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史


 

 

 

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史

 

《中国机械史》  原稿之十六  文化、办公用机械目录)

 

 

第一节电影机械

一、世界电影发展简析…………………………………………………………(3)

二、我国早期电影设备…………………………………………………………(4)

三、电影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491965)…………………………………(5)

四、电影工业发展鼎盛时期(19661980)…………………………………(9)

五、电影工业调整时期(19812003)………………………………………(11)

 

第二节照相机械

一、世界照相机械发展简析……………………………………………………(17)

二、照相机械工业形成时期(19561980)…………………………………(19)

三、照相机械工业发展时期(19811990)…………………………………(22)

四、照相机械新的发展与调整时期(19912003)…………………………(26)

五、数码照相机与数码彩扩(19982003)…………………………………(32)

 

第三节复印机械

一、世界复印机械发展简析……………………………………………………(35)

二、复印机械工业初具规模(19641983)…………………………………(36)

三、复印机械工业的发展时期(19841990)………………………………(38)

四、复印机械工业大调整时期(19912003)………………………………(42)

 

第四节缩微技术与设备

一、世界缩微设备发展简析 ………………………………………………… (48)

二、我国缩微技术应用及市场简况……………………………………………(49)

三、缩微机械初创时期(19561980)………………………………………(50)

四、缩微机械发展时期(19811995)………………………………………(51)

五、缩微机械融合时期(19962003)………………………………………(53)

 

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史

 

 

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是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视听信息的记录、处理、复制、存储、传输、还原设备。它是处理现代办公事务,提高办公品质和效率;普及电化教育和现代职业培训,提高人员文化、技术素质和教育质量;以及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广泛应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宣传、艺术、档案、商务、金融、科研以及现代办公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国家标准,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类号C415)包括下列六小类制造业:

电影机械制造  包括各种用途的摄影设备、录音和转录设备、电影洗片设备、电影印片设备、电影剪辑设备、电影护片设备、电影放映设备及银幕、电影胶片制作设备、电影光学镜头、数字电影制作设备、数字放映设备等及其他电影器材、零件、附件。

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  包括各类幻灯机、投影仪和显微投影器、投影物镜、投影银幕、幻灯及投影设备零件、附件。

照相机及器材制造  包括各种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及其照片打印设备、照相镜头(定焦距和变焦距镜头)、闪光灯、彩色照片扩印设备、数字彩扩设备、放大机、摄影暗室设备、影楼专用设备、缩微设备、其他照相器材及零件、附件。

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  包括静电复印设备(模拟式静电复印机、数字式静电复印机)、数字多功能办公设备(采用静电方式具有复印、打印、传真、扫描等功能)、排版印刷文件整理多功能办公设备(静电多功能印刷机)、喷墨复印设备、重氮复印机(晒图机)、小型胶印设备、油印机、速印机、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热敏复印设备、银盐复印设备、工程图纸复印机、   缩微阅读复印机和放大机、办公室用装订机和盖章机、碎纸机、复印设备的零件、部件和附件。

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  指金融、商业、交通及办公等使用的电子计算器、具有计算功能的数据记录、重现和显示机器,以及货币专用设备及类似机械的制造。主要产品有:电子计算器(单一功能计算器、配有时钟等多功能计算器、装有打印装置的电子计算器)、装有计算装置的会计计算器、现金出纳机(收银系统);验钞机、点钞机、清分机、复点机、捆钞机;硬币分类机、硬币封包机、硬币记数机;自动柜员机(ATM)、出钞器;银行自动服务终端、POS终端、IC卡交易终端;加油机税控计量器、邮局自助缴费机、电话计费器、售票机;银行卡片制作设备等。

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包括装订机(胶圈装订机、铁圈装订机、热溶装订机)、裁纸机、钻孔机、折纸机、塑封机、考勤机、门禁机、标签机、打号机、售饭机、增款机、补贴机等。

现代文化、办公用机械,是一个集数字技术、激光技术、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影像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文化、办公用机械经历了从黑白向彩色、从无声向立体声、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系统化、网络化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的发展阶段,正沿着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目标继续前进。

世界第一架照相机诞生于1839年法国;1859年法国获得了世界第一个缩微胶片的专利,并开设第一家商业缩微企业,宣告缩微应用技术的诞生;18951228世界第一次售票公映电影获得成功,这一天被世界电影史确定为电影诞生日;193810月美国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印出世界上第一份复印文件,“复印”开始为人类作出贡献。

    照相摄影作为一门新型实用技术,于1844年传入中国;1896年外国电影开始在中国放映;1936年国内开始应用缩微技术;我国复印技术的应用较晚,1964年才开始使用静电复印机。

    1949年前旧中国时期,电影制片厂、电影院和照相馆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所用设备和器材,几乎全部是进口的外国设备,国内仅有一些维修和配件生产小厂。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得到发展的是电影机械,1950年我国政府接管了苏联移交的电影机器制造厂,成立“哈尔滨电影机械厂”专门生产放映机;1952年又成立了“南京电影机械厂”和“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1956年为生产制片设备,成立了“上海电影机械厂”,形成了中国电影机械生产的骨干力量。照相机械1956年成立北京大莱精机厂(后更名为北京照相机厂)和天津照相机厂,1958年成立上海照相机厂,从此开始了照相机的批量生产。缩微机械1956年由北京照相机厂开始生产,复印设备1966年由上海照相器材厂开始生产。

    我国的文化、办公用机械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一五”到“五五”的初步建设,形成了独立体系;80年代(“六五”和“七五”期间)进入全面发展和局部调整时期,行业规模已经形成,初步满足了国内需求;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全行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产品格局有较大的变化,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进入21世纪,全行业开始了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全面转化的新时期,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2003年按国家统计局资料全行业共有国有企业和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290个。按专业产品分类:电影机械制造业10个,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电教设备)12个,照相机及器材制造100个,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57个,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63个,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48个。按不同经济类型(所有制)分类,在290个企业中,国有及联营企业33个,民营企业82个,三资企业175个,占总数的60.34%。其中港、澳、台商企业82个,中外合资、合作企业38个,外资企业55个,占三资企业的31.43%

    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对办公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通过实施扩大对外合作、招商引资、调整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扩大出口,支持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战略,现已成为一个专业齐全、规模宏大、三资企业为主导的外向型高技术产业。

 

第一节   电影机械工业发展史

 

一、世界电影发展简况

 

电影是建立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之上的一门完美而独具风采的综合艺术。18951228日下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墙》、《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短片,电影放映成功。这一天,就被世界电影史确定为电影的诞生日。对电影的发明,美国的爱迪生、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俄国的索斯诺夫斯基、英国的劳勃·保尔、德国的马克思·斯克拉坦诺夫斯基等等,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随着电影的流行、电影市场的逐步形成,各国电影机械制造商、胶片制造商、影片制造商等应运而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在20世纪初,据统计放映机的规格多达50多种,胶片的尺寸也五花八门,美国影片的宽度为12.7mm35mm;英国为60mm、德国为65mm、法国为21mm等,此外还有17.5mm16mm28mm9.5mm26mm不等。严重影响了电影艺术的推广和电影工业的发展。

1925年“国际电影与摄影大会”统一了电影胶片的规格,大会一致同意把爱迪生选定的35mm宽的影片作为国际统一标准。1901年国际上开始有声电影的尝试,一直研究到1929年有声电影才正式诞生。到1932年国际上才统一采用有声影片,每秒的放映标准速度为24格画面。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开始显示出声画综合艺术的魅力。

1910年彩色胶片开始研制,到1930年彩色胶片研制成功,又经过10年的努力,彩色电影于1940年正式诞生。电影由黑白到彩色,完成了第二次革命。

在这以后,电影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画面形式上出现了宽银幕、假宽银幕、大银幕、球幕、环幕、全景、特大银幕及水幕等多种多样的电影表现形式。音响上,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道到多声道立体声,从模拟声到数字立体声发展。电影胶片也由标准的35mm变化出超35mm35mm横向拍摄、16mm、超16mm8mm、超8mm8.75mm65mm70mm(5齿孔、8齿孔、10齿孔、15齿孔不同规格画面),电影在不断创新,在变化中前进。

19995月美国出现首批数字电影院,迪斯尼公司制作了首部无胶片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续集》,标志数字电影的问世。数字化电影是继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性 改进,使电影从模拟技术走向数字化技术,使电影从制作到表现手法、运作方式、发行方式、放映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字化电影的出现,使视觉影像制作技术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可以用一场数字化的文艺复兴来形容。数字化电影的出现,比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巨大、深远。

 

二、我国的早期电影设备

 

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即1896811日,美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一天被中国人公认是电影正式传入中国的开端,随后又从上海转入浙江等省。19008月,电影又被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而转入古都北京。电影不是作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不是新技术引进传入中国的,而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最初由外国商人为了占领中国电影市场以谋取丰厚利润,随后由帝国主义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而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从放映外国影片开始,是从进口外国胶片和电影机械开始的。

1905年,中国摄制出京剧短片《定军山》,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此后,中国便开始了电影创业,当时兴建的电影院和中国人创办的电影制片企业,所用设备和器材全部是从国外进口。据不完全统计,到1920年电影院安装进口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11套,1921年—1925年安装19套,1926年—1930年安装35套,1931年—1935年安装76套,1936年—1940年安装136套,1941年—1945年安装134套。

国内从1928年起,一些爱国有识之士,先后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创办了以维修、仿制为主的电影机械私营小厂,开始了自己研制电影设备的尝试,中国电影机械的胚胎开始孕育。在上海先后创办了上海华成贸易有限公司、亨生影片公司、大来机械厂、电通电影器材制造公司、维纳氏电影器材厂、中西电影机械公司、增泰电影机器厂等私营工厂。1930年上海明星公司附营的上海华威贸易公司制造出国产“四通达”电影还音装备,为普及我国的有声电影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制作有声电影的需要,1932年试制出“鹤鸣通”录音机和“清贤通”录音机,分别在电影《春潮》和《春风杨柳》中录音。1933年上海电通电影器材制造公司,试制出“三友式”电影录音机,为影片《渔光曲》、《大路》、《新女性》等录制了插曲,并在1934年用该机为影片《桃李劫》录音,使影片《桃李劫》成为我国第一部用自己制造的录音机录制的国产故事片。1933年中华无线电公司试制成“中华通”电影录音机,为《红羊豪侠传》录音;上海亚洲电气公司制造出固定式四路输入的光学录音机和一台移动式二路输入的扩大机、录音车,为影片《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录音。亚洲电气公司还制作出“宗义通”录音机为《人间仙子》影片进行了录音。1935年电通影片公司制造出了“马维通”录音机,上海中央摄影场制造出“鹤鸣通”光学录音机,并为“中电”各制片厂使用。1942年中西电影机器公司试制出“标准牌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到1946年仿制美国新包莱克斯35mm固定式放映机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平均每月生产2台,到19495月上海解放前生产放映机70多套,除上海外,还销售到长沙、南昌、福建、柳州、广州、杭州、青海、兰州、玉门油矿等地。1947年上海维纳氏电影器材厂,以美国米契尔N·C型摄影机为样机,试制出中国第一台35mm电动有声电影摄影机,并立即投入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使该影片成为我国第一部用国产摄影机拍摄的故事片。该机到上海解放前共生产了12台。在北京,先后创办了强声电影机器厂、高华电影机厂、景山工业社、永光电影机厂等私营工厂。其中,强声电影机械厂于1942年仿制出日本“罗亚鲁”(Royal)半固定式35mm有声放映机。并在西单旧刑部街大光明电影院正式使用,该影院成为北京第一家试用国产放映机的电影院。在哈尔滨,苏联侨民维斯孟特买下德国人的自行车商行,改建成“天极电影机器制造厂”,1939年开工生产天极牌35mm电影放映机,1940年批量生产了21台放映机。在天津,有5个从事电影放映机维修的小厂,其中盖新工业社的电影放映机修配业务维持到解放前。所有这些私营小厂在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成为发展新中国电影机械工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1946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接管了伪“满影”,为适应制片摄影安装和调试的需要,在东北解放区的黑龙江省兴山市,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修理科(后改为东北电影机器修配厂和东北化工厂),从此解放区有了自己国营的电影机械企业。为满足社会各方面宣传教育的需要,于19486月开始生产幻灯机,同年11月将生产出的第一批幻灯机和幻灯片,发往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政治部。于19495月制造出240台幻灯机,创历史最高记录。1950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修理科扩建成机械工厂,开始试制各种制片生产用机器设备。东影机械厂为新中国电影机械工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物资的准备。

 

三、电影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491965)

 

19494月,中央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年11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后,中央电影管理局改属文化部领导,称“文化部电影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电影事业在文化部电影局领导和筹划下开始进行建设,即在逐步建立电影制片、电影洗印、电影发行、电影放映系统的同时,并逐步建立电影机械制造、电影光源和灯具制造、电影胶片生产、电影器材供应、电影机械修配系统以及电影科研、电影教育、电影出版等企事业单位。

19509月,苏联对外影片输出公司驻哈尔滨办事处,把苏联侨民维斯孟特经营的“天极电影机器制造厂”,移交给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并将该厂改为“地方国营哈尔滨电影机械厂”,承担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的生产。19557月划为文化部电影局领导。为了满足人民对电影文化的需要,根据中苏友好文化协定,为哈影厂从苏联购买了KNT-1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的全部资料,并派专家巴耶夫来厂指导新品研制工作。1957年仿制成功,以我国牌号出厂的松花江牌5501型产品,年产量达103台。松花江牌5501型的诞生,标志我国放映机的生产走上了一个新阶段。1958年,文化部投资140万元,扩建了厂房和增添了设备,工厂由道里经纬街迁到南岗区学府路,职工人数发展到981人,主要生产设备增至124台,固定资产达到212.8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放映机450台。1959年,该厂自行设计生产了多片路、附循环片盘的巨龙牌35mm多用放映机。1959年生产放映机415台;1960年生产730台,创历史最好水平;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中央下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放映机的年产量又下降到200多台。

195171,经政务院批准,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任务是“以工业生产为主,供应为辅,使电影器材逐步达到自给”,“首先制造发展放映单位的设备,然后制造制片设备”,“统一全国技术标准,掌握全国电影器材的制造与合理分配”。同时,将东影机械厂划归中器公司领导。同年8月,文化部决定东影机械厂迁往南京,筹建南京电影机械厂。

195213,南京电影机械厂正式成立,工厂隶属中央文化部电影局领导,为中央直属企业,以生产16mm35mm移动式电影放映机为主。该厂的第一代创业者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于1952628生产出我国第一台长江牌20016mm移动式放映机。工厂从试制的十台放映机中,精选了两台,一台送给党中央毛主席,一台送给南京市委。中央办公厅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发来贺电:“机器收到,已试,很好,希努力!”630《新华日报》报导了这一消息。这台机器记载了新中国电影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写下了南京电影机械厂光辉的一页。该产品共生产949台后,被新产品所代替而退出历史舞台。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试制成功54-16(仿乌克兰16)16mm移动式放映机和54-35(仿K-303)35mm移动式放映机,当年投入批量生产。1955年生产54-161340台,1956年生产3600台,该产品在全国的使用覆盖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在制片设备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1954年成功生产四台54型复式洗片机,供东影、上影、八一厂、北京洗印厂使用,这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的大型洗片设备。1957年与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合作,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手提式“和平牌”新闻电影摄影机。1958年完成16mm放映机2317台、35mm移动式放映机2001台、35mm摄影机60台,还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35mm逐格放映机,我国第一台35mm电影声画编辑机和第一台16mm简易印片机等新产品。60年代初为电影胶片工业设计生产了精密胶片冲孔模具,开发了35mm宽银幕变形放映镜头、35mm逐格摄影机等。60年代中期,中央文化部要求南京厂脱离苏联的老框框,自行设计制造8mm16mm35mm三种轻便式放映机。经过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轻便式移动放映机研制成功。乌克兰16mm放映机一套70kg重,新型16mm放映机只有20kg。此时的南影厂已形成放映设备、制片设备、放映镜头三大系列产品,使工厂产品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多品种的生产,由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逐步走上了系列化、成套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轨道,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能提供成套电影机械产品的国营综合性重点企业。

1952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决定,在上海建立“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机械修配厂”,该厂由部队7人和中西电影器材公司新星电影工业社54人组成。建厂当年生产“八一”型16mm移动式放映机293台,受到部队的好评。1953年又试制成功35mm移动式放映机,经总政治部文化部批准,定型为“解放101型”,当年投产294()发往部队,满足了部队的急需。1954年对101型进行改进,定型为“解放牌102型”35mm移动式电影放映机。19541月为满足部队文化建设全面的需要,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教用品制造厂”,除生产电影专业产品外,还先后生产了干电池收音机、五灯交流收音机、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扩音机、“62型”手摇唱机和部分体育器材。195510月总政文化部要求该厂研制固定式电影放映机以装配部队礼堂使用。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610月试制成功解放Ⅰ型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当年投产30台。由于当时电影机械行业产品制造的分工,该厂任务以生产35mm移动式放映机为主,故未再生产。该厂奋战五年,跨了三大步,完成三种机种的试制,使该厂成为全能的放映设备制造厂家,也奠定了行业骨干企业的地位。1957年该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机器厂”,并试制成功“解放103型”35mm移动式放映机,替代了“101型”。1958年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机械厂”,并向企业化经营过度,开始上缴利润。50年代末,在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的委托下,开始专业生产系列印片设备和护片设备,如ST-A型字幕动画摄影台、16mm印片机、跳光机、脚踏接片机等。1959年为部队研制生产了解放10型发动发电机。60年代初期,生产感光仪、胶片涂布机、台式接片机、影片湿润箱、缩片机、检片机、幻灯机、光号打孔机等。经总政文化部批准,电影制片设备使用第二个牌号“长征牌”。19647月,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关于部队企业一律改为编号的决定,该厂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O一工厂”。1961年该厂生产的“解放103型”放映机,以礼品形式赠送给印度尼西亚,从而打开了放映机出口的大门。仅1962年、1963年两年出口近200套,以后驻外使馆,也都使用“103型放映机。为适应需要,该厂设计了“井冈山”商标,逐步替代了“解放”、“长征”商标。

19531224,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我国发展电影放映事业和发展电影工业的指导性文件。《决定》指出:“为达到电影胶片自给,必须着手筹建电影胶片制造厂,发展放映事业所需要的放映机,并达到全部自给,必须建立放映机制造工业”,“为保证放映机的修理和配件供应,各大行政区应成立修配厂,各省应成立修配站,及时进行放映机器的修理及零件修配工作”,“中央高等教育部及有关工业部门应协助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补充和培养电影工业所需要的机械及化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在此前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建立的电影机器修理供应站,按《决定》精神,很快都进行了分离,先后建立电影机械修配厂。195437,在上海成立“华东电影机修配厂”,归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1954731将“中国幻灯公司上海制造厂”与“华东电影机修配厂”合并改称“上海电影幻灯机件制造厂”,其任务是:以生产各种电影机零件及幻灯片为主,兼顾生产发电机零件和生产幻灯机及修理电影机。195611将该厂由上海市文化局领导移交给中央文化部电影局接管,定为国营三类工业企业。

19561月,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有12家私人企业并入“上海电影幻灯机件制造厂”,他们是:中西电影机器厂、声光幻灯器材厂、兴华电影机械社、美华放映机器厂、幸福电影机器厂、增泰电影机器厂、兴振机器制造厂、维纳斯电工器材厂、影声工艺社、三鑫翻砂厂、顾德隆电业社、华康照相器材工业社。这里囊括了解放前后所有从事电影机械的私营电影行业全部力量,胜利地完成了对上海私营电影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22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厂名正式改为“上海电影机械厂”,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同志亲自为工厂书写了厂牌。从此,上海电影机械厂成为全国三个列为中央直属的电影机械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由中央文化部直接领导。该厂的方针是:为电影事业服务,为各电影制片厂制造机器设备为主。1956年生产出二挡套片机、四挡套片机、35mm接片机、91019102型幻灯机、普通和宽银幕圆孔银幕。1957年生产出1101型上海牌35mm大型同步摄影机。1958年生产出2203型跃进牌35mm同步磁性录音系列,友谊牌5235mm复式洗片机、东风牌35mm间歇式印片机、平面倒片台、看光机、收缩式量片尺等。1959年生产出,上海牌全景电影摄影机、1201型上海牌35mm中型摄影机、青年牌35mm手提摄影机、友谊牌3035mm复式洗片机、3501型黄浦江牌35mm染印机、MJ-YK金属立体宽银幕等,1960年生产出4302型上海牌35mm环式洗片机、六挡套片机、16/35mm套片机等。1964年生产出多挡倒片机、玻璃珠银幕等。1965年生产出4304型上海牌16mm环式洗片机、4303型上海牌4×8.75mm环式洗片机。

1958年,在国民经济“大跃进”带动下,电影放映网的发展加快,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影机械修配厂纷纷从维修转入生产,有的生产维修配件,有的生产放映机。同时放映机修配任务相继下放专区(),相继建立电影机械修配厂、站。在全国形成了由主机生产、配件生产、机械修配组成的全国电影机械工业网络。为适应电影技术的发展,文化部于195891在北京组建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设:电影声学(包括电声、建声)技术研究组、染印法技术研究组、电影建筑工艺设计研究组、电影放映技术研究组、电影科技情报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引进、开拓新形式电影和电影新技术;解决我国电影制片与电影放映领域内的重大科技课题,促进我国电影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电影事业的发展。

1960年底,电影机械生产厂由1952年的3家发展到9家,配件厂和维修厂发展到近30家;职工人数由608人增加到5025人;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117万元增加到509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由157万元增加到1126万元;利润总额由70万元增加到1161万元。电影放映机的产量由1952319台,发展到1960年的8349台。

鉴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文化部指示:“电影机械工业必须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电影事业缩短战线,提高质量,确保零件配套补缺,坚决把产量指标降下来,退到可靠的阵线上……为以后继续跃进充实必要条件。”按中央的指示,从1961年开始,各电影机械厂进行了调整、压缩,职工人数由1960年的5025人,减到1962年底的3201人,压缩掉36.3%;工业总产值由5096万元降到1283万元,下降了74.8%;放映机产量也由8349()降到1827(),下降了78.1%

196431,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至616结束。在展出的62项全国电影工业新产品中,有16项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联合授予的奖励。它们是:技巧印片机、中型反光摄影机、上海牌中型摄影机、东风牌亮宝印片机、BSⅡ型摄影镜头、红外线合成摄影法工艺、动画字幕摄影台、三镜头技巧幻灯机、解放10A发动发电机、FD-12型发动发电机、胶片打孔机冲模、跃进Ⅱ型录音机、长征牌影片湿润箱、黑龙江牌宽银幕电影放映机、电影放映碳棒、电影胶片(彩色正片和黑白正片)。在获奖产品中,上海电影机械厂得了6项新产品奖,占16项的37.5%。这次展览会是对我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一次全面的检阅和总结,宣告了我国电影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电影机械工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加强电影机械新产品开发能力,经国家科委(64)科三张字129号文批准,文化部于19647月成立了“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前身)。在成立后的4年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5mm马斯克特技摄影机、16mm新闻摄影机、16mm摄影镜头、8.75mm放映镜头等,并为上海洗印厂改制了一台35/4×8.75mm缩片机。19647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电影机械、电声、洗印三个专业首批大学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国家机关、研究所、电影学院、洗印厂、制片厂、机械厂等单位,后来成为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96551,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出通知,指示“将文化部直属的南京、上海、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和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交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根据这一通知精神,文化部物资局有关电影机械工业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干部也归并到一机部。当时,全国1/2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文化局也将所属电影机械修配厂移交给地方机械工业局领导。

196511月国家科委、一机部、文化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电影技术会议”,会议领会毛泽东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在“立足备战、面向农村”的口号下,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8mm电影的标准和工艺;二、解决为农民服务所需的轻便、坚固、经济的16mm放映机问题;三、交换磁录还半幅电影、白昼电影的看法。会议拟订了在中国研制发展8.75mm    电影的系统工程,包括确定8.75mm电影规格、研制全套缩印、录音和放映设备以及确定缩制点等。并在北京成立了“支农电影设备指挥部”,一机部副部长沈鸿任总指挥,于光远、赵辛初为副总指挥,司徒慧敏任办公室主任。在上海设立分指挥部。“支农电影设备指挥部”全面领导,协调各部委之间工作安排,把电影工业生产、供应工作转到为工农兵服务的轨道上来,用政治统帅业务,业务为政治服务,政治与业务相结合。

1965年底,全国有电影机械厂14个,职工人数453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7),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计算)218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60万元,利润总额472万元,放映机年产量3606()。全国有配件厂、修配厂、配套厂30多家。

至此,我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已基本建立。有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技术研究所、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中央直属厂——哈尔滨、南京、上海三个电影机械厂和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有辽宁、黑龙江、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重庆、广东、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等13个省级电影机械厂,以及地县级电影机械修配厂,形成中央、省市、地县三级管理体制。电影摄影、录音、洗片、印片、剪辑、放映、护片、专用电源、银幕、电影灯泡、电影音箱、电影放映碳棒、胶片制作设备等,在少量进口高水平设备的基础上,基本能满足国内需要;产品的设计也从完全仿制,开始走向参考国外样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道路。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品种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产品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内电影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四、电影工业发展鼎盛时期(19661980)

 

1966年依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为改善电影机械工业的布局,一机部决定在甘肃省临夏市筹建甘肃光学仪器总厂(简称甘光厂)。由国家定点投资,从哈尔滨、南京、上海三个电影机械厂抽调部分职工内迁甘肃进行组建。到1969年底,甘光厂生产出:S-35和平牌摄影机、红旗牌875mm电影放映机、JD-Ⅱ型三用电影胶片打孔机、DF发动发电机、放映镜头及部分军工产品。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在江西省德兴县,1965年底动工修建,1967年基建完成后,由上海电影机械厂、上海照相机二厂、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南京测绘仪器厂、南京摸具厂等5家工厂的部分职工,搬迁合并建立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电影机械、照相机械、显微镜、测绘仪器等四个系列的产品。19696月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全体人员和设备搬迁到甘肃临夏,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仍为部属一类所性质。至此行业大的布局调整已结束。

196710月—机部在北京召开了“8.75mm电影放映设备选型定型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农村电影的发展,将以8.75mm为主,16mm为辅,35 mm为补充的方针,此后,各省市电影机械厂,便积极开发8.75mm放映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电影已成为当时唯一的文化娱乐形式,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样板戏”的需要,自1968年起,便开始了染印法工程攻关会战。为了弄清全国电影工业的现状,中央组织了“全国电影器材调查组”,于19693日起,兵分五路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37个电影机械(修配)厂、两个研究所进行了调研,并于514612向中央提出了调查报告。经周总理批准,1969711在国防工办成立“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由国防工办、国家计委、国防科委、—机部、四机部、五机部、物资部、电影器材调查组等单位共13人组成。为了加强对电影工业的领导,中央于1969113决定成立“电影工业生产指导小组”,把电影工业全面管起来。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各方面的准备,遵照周总理等中央首长关于迅速发展我国电影工业,为宣传革命文艺积极创造物资条件的重要指示和相关批示,于196911151210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业协作会议(代号六·二八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以及解放军总后勤部的有关负责人;有关使用、生产、科研单位的工人、技术人员、解放军和各级领导干部,共计303个单位、554名代表。是我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议。几乎是全国总动员,以压倒一切的态势发展电影工业,把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推进了高峰期。会议期间,周总理等10多位中央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

“六·二八”会议后,全国组成了电影胶片、电声、电影机械、电影光源四大会战组,采用相关企业大协作的方式,经过会战,电影光源很快的研制出电影聚光灯、电影散光灯、电影回光灯、电影追光灯、天安门城楼专用灯等急需产品;电影机械方面,陆续组织了染印法设备会战、电影录音设备会战、印片机加色法灯箱会战、电影洗印设备会战、电影光学镜头会战、8.75mm放映机联合设计、35mm移动式放映机联合设计、16mm固定式放映机联合设计、放映镜头联合设计等重大攻关活动,集中了行业内外最好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进行开发、设计,选择了加工能力最强、设备最好的工厂进行试制,完成了一大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组织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8.75mm制片成套设备和16mm制片成套设备的攻关战,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大发展。

为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电影工业协作指导小组于19726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全国电影工业展览会”。展会由一机部、四机部、燃化部和轻工部等单位联合筹办,参览单位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个工业部门所属的工厂、研究所等单位。共展出1200多项,展出时间历时19个月,到19743月结束,创下了展会最长的历史纪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也参观了展览。这次展会是对“六·二八”会议以来的三年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展会期间召开了有关设计、生产、使用单位参加的“电影摄影、录音技术交流会”、“电影放映技术交流会”、“电影洗片、印片技术交流会”,对全行业的技术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根据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的建议,由国家计委报经李先念副总理同意,于1972127197322,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电影工业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14个省市的代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代表,共130人。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特别是1971年第二次电影工业座谈以来的工作,交流了经验,讨论和修订了“四五”电影工业发展规划。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等中央首长,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与会代表,对电影工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先念同志等还召开了由部分代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省市负责人参加的汇报会。

为了健全电影工业的管理机构和进一步加强领导,自1969年,周总理批示成立“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1973年周总理委托李先念副总理抓这方面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李副总理指示,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电影工业领导小组,下设“国家计委电影电视工业办公室”,一机、四机、化工、轻工等部和24个省、市、区计委或经委也先后设立了专门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从此电影电视照相工业开始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协调地发展。“国防工办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经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历史史命,于1973年底撤消。

1969年至1975年国家累计向电影工业投资6425万元,重点用于发展8.75mm放映机生产,筹建了湖南、甘肃、江苏、山东、重庆、北京等六个计划年产万台8.75mm放映机生产厂点。为此在全国组织了8.75mm放映机专用生产设备的开发和研制。

为加强电影机械科研开发能力,1974年成立了“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重点开发加色法印片设备、电影录音和转录设备及缩微设备等。1979年又成立了“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以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为中心,成立了“全国电影机械情报网”,发行了“电影机械”杂志;组织成立了“电影机械标准化委员会”,进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成立了“行业产品质量测试中心”,开展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评比活动。

经过“五·五”规划期间的快速发展,到1980年,全国电影机械设备制造、配件、配套和维修厂共246家,其中机械系统82家,文化系统115家,其他系统49家。当时一机部归口企业42家,年职工人数2371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69人;设备总台数6400多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4560多台、锻压设备565台;固定资产原值1.8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

1.31亿元、利润总额0.38亿元、税金总额795万元;工业总产值(1970年不变价)1.7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522/人;全行业生产能力5万台();重点企业有:甘肃、南京、哈尔滨、上海、天津、山东和上海八一共七家电影机械厂。全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电影机械行业可提供胶片制作、摄影、录音、洗片、印片、剪辑、放映、护片、供电、电影专用测试设备、电影光学镜头、电影银幕、幻灯、投影设备等13个小类、291个品种、527个规格的产品。电影机械设备基本成龙配套,可满足电影制片、电视台、放映单位、部队、科研等单位需求,并实行专业化定点生产。到1980年,累计生产各类放映机261912() (其中:

8.75mm放映机97623),电影制片设备3640()。这些产品装备了全国25987个放映点(包括城市影院)41个电影制片厂、电影洗印厂(其中中央厂22个、地方厂19),包括七个8.75mm和七个16 mm电影拷贝洗印厂点的成套设备。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1961年至1980年,我国出口援外电影制片设备共80(),主要有摄影机、转录机、电影录音机、同步磁转录机、洗片机、印片机、胶片打孔机及剪辑护片设备。出口援外放映设备2900多台(),主要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及马里、喀麦隆、毛里塔尼亚等20多个国家, 和地区。

根据1980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法》,经李先念、于秋里、姚依林和国务院批复,决定取消“国家计委电影电视工业办公室”,其业务由综合部门承担,统一管理。

随着19798.75mm电影的下马,当时的六个8.75mm放映机重点生产厂和九个省级

8.75mm生产厂以及五个配套生产300W发动发电机和相关设备的多家配件生产厂,不得不转产其他产品或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有的脱离了电影机械行业。特别是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视频技术的发展,电影市场受到电视、录像、视盘等强烈的冲击,电影观众大幅下降,电影机械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电影机械产品需求开始逐年下降。

 

五、电影工业调整时期(19812003)

 

“六·五”期间(19811985),由于市场情况的变化,当时的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为调整行业的产业结构,发出了“在加强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的号召,引导各厂家开发与电影机械“技术相近、产品相似、工艺相同”的电教设备、缩微设备、照相设备、现代办公机械等视听机械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技术、增强竞争能力。重点开发了16mm集镇影院成套设备、16mm科教电影制片设备、幻灯机及投影器系列设备、135照片扩印冲洗设备等,使行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电影机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为开发70mm电影系列,研制出35mm8齿孔摄影机、35mm前景8齿孔放映机、前景放映幻灯机、70mm印片摄影机;低噪声摄影机(35mm16mm)16mm字幕动画摄影机、医用眼底摄影机;16/35mm电影热印法打字幕机、2×16mm加色法灯箱面板式连续印片机;35mm单机立体放映机、35/70mm两用放映机、同步录音放映机、新型16mm放映机(槽式、铟灯、锡灯、氙灯)、新一代氙灯35mm固定式放映机、宽银幕放映镜头等。开发了JG304C甘光牌135照相机、KX内藏闪光灯照相机、照片放大机、彩色扩印机、彩色相纸冲洗机等照相机械;开发了反射式透影器、实物投影仪、自动幻灯机(圆盘式、直轨式)、彩色幻灯片印片机等电教设备;开发了缩微摄影机、平面阅读器(反射式、透射式)、缩微胶卷阅读机、缩微阅读复印机等缩微设备;开发生产了FZ-240型静电复印机、FX-129型台式复印机等复印设备。到“六·五”末期,我国教学投影器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台,幻灯机的生产能力达2万台;行业内复印机1500台、照相机4万架的能力。1985年电影机械产品的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59.4%,到1986年底,所占比例下降到38.2%,说明电影机械行业的调整初见成效,电影机械行业初步改变了单一产品的格局。

随着电影事业的进一步滑坡,制片单位的收缩,农村电影放映网点的机制变化,城市影院的萧条,电影机械产品市场进一步萎缩,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行业陷入困境。为此国家主管部门在“七·五”期间(19861990),提出了“产品要调整、技术要跟踪、差距要缩小、力量要保存、服务领域要扩大”的指导方针,引导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革开发大潮的推动下,一些电影机械厂经过努力拼搏,又从困境中重新崛起。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在“六·五”期间,先后开发了十多种放映机,满足了市场不同用户的需要,在竞争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固定式放映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3%以上。在扩大服务领域方面,1985年后开发了小型彩扩机、点钞机和环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扩大了铝压铸生产能力,使铝压铸加工成为企业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换代产品松花江牌5505型座机是省优、部优名牌产品;第二代彩扩机含有三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第三代彩扩设备具有电脑校色功能,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与台湾合作生产的CQ200型立式点钞机获哈尔滨市名牌和优质产品,具有国际80年代末水平。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狠抓电影机械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以103型、104型、163型为基础,开发系列产品,使用溴钨灯、铟灯、锡灯、氙灯等不同光源,制片设备方面开发程控加色法印片机,影片洁片机等,在19831990年的8年时间内开发出50多种电影设备。井冈山103-A35mm移动式放映机和104-X2 35mm移动式放映机分别获国家银质奖。从1986年起大力开发照相彩色冲扩设备,成功的开发了811型、812型、813型和814型彩色照片冲扩设备。199010月,812型彩扩设备荣获国家银质奖。随着服务领域的扩大,八一厂逐步形成电影机械、照相机械、印刷机械、医疗和家用器械五大类系列产品。建厂至1990年末生产过150多种产品,其中40多项填补了我国电影机械的空白,累积生产放映机10万余台,出口超过1万台,成为我国放映机出口大户。南京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16mm放映机为主的骨干企业,1952年至1977年的25年间共生产16mm放映机66780台,而1978年至19847年间就生产了96725台,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年产16mm放映机19502台,创历史最高。1985年从日本引进“小型化高效氙灯光源”及“开关电源”生产技术,使16mm放映机的整机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随着电影市场的萎缩,该厂积极利用本身声、光、机、电综合开发、制造能力较强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跨出电影行业界限,形成了电影机械、电教设备、办公机械、照相机、光学镜头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其中电教产品已批量出口世界各地。从建厂到1990年末先后研制、生产过200多种产品,其中电影放映机215万余台,约占全国放映机总量的40%;制片设备385台;各种镜头12.5万余只(不包括整机配套镜头);电教设备14.5万余台;办公设备1000余台;照相机4.2万架。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先后有149项产品获全国、省或市的各种奖励。其中F16-4A16mm放映机,1981年获国家银质奖。经过调整,工厂渡过难关,进入回升、发展阶段。上海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制片设备,尤其是洗片设备和录音设备为主的工厂。70年代末,由于电影制片设备的大量引进,国产洗片机的需求量逐年减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光、机、电综合的技术优势和铸、镀、钣金加工的有利条件,产品服务向教育、科研、办公机械、电视等领域扩展。1979年投产了直轨式幻灯机,1982年与美国柯达公司合作生产柯达圆盘式自动幻灯机,形成万台生产能力。产品54%返销到香港和美国,被誉为海关“免检产品”;1986年研制了缩微胶卷拷贝机、缩微胶卷冲洗机、多用途缩微阅读机。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电影机械、电化教育、复印设备、缩微设备等四大类系列产品。完成了第三代高温快速摩擦传动洗片机的研制。从建厂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电影制片厂、洗印厂和其他部门提供了电影摄影机337台、各种录音机312台、电影洗片机660台、电影印片机13台、35mm电影染印机17台、电影放映机1000台、电影银幕9622件、电影胶片接片机209台、各类幻灯机69万台、各类复印机3958台、缩微设备175台。天津电影机械制造厂是生产35mm固定式放映机骨干厂,该厂1982年试制成功电影放映机用“8倍锥轴深椭球冷反光镜”,使放映机的有效光通量达到40%1986年完成“东风”FL-35mm立体声放映机的试制。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87年天津市企业实行了体制改革,成立了“天津市中环影像设备公司”由天津电影机械厂等3家企业组成,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化公司。发展到90年代末,公司下属单位有天津市电影机械厂、天津市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影像机械厂、影像器材厂、影像器材经营服务公司。该厂自1960年至1987年,共生产放映机3435台,(其中35mm放映机2750)、彩色冲扩设备16套、日本高宝彩色冲扩设备10套、台式彩扩冲纸机10台。山东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发动发电机、8.75mm放映机为主的行业骨干企业。随着8.75mm放映机的下马,发动发电机市场不景气,工厂面临重大危机。为此,工厂选择了扩大服务领域、面向市场发展的新格局。首先以质量求生存,通过整顿,生产出 DF750TDF1500DF2000汽油发动发电机优化系列产品,还研制了DF5000DF7500柴油发电机组,由于产品系列化的形成和大功率机组的问世,解决了产品单一、机器功率小、适应面窄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发了办公机械产品,试制成功酒精五彩誉印机、自动油印机。从1965年至1988年累计生产DF750型发动发电机组70405套、DF1000型汽油发动发电机组3390套、DF1500A792套、DF2000122套、MF-40汽油发动机521套、8.75mm放映机10975套、MC50轻便摩托车896辆、快速誉印机423台。该厂初步形成内燃发电机组和办公机械为主的两大支柱产品。保定电影机械厂,原是生产发电设备和8.75mm放映机的专业厂,1984年以后转产台式砂轮机,产品98%出口,19841991年累计为国家创汇1800多万美元,成为保定市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大户。广州电影机械厂原是生产16mm放映机的专业厂,随着电影机械的滑坡,断然“激流勇退”,先后组装过收录机、计算器、放像机等现代产品,最后选择了复印机。1984年与日本理光公司合作形成年产万台复印机专业厂,1987年又与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联合引进“硒鼓”先进生产技术,组建“硒鼓”专业生产厂。广州电影机械厂从一个地区级小厂发展成16mm电影放映机国家定点厂,在改革的大潮中,又转产变成全国重点复印机生产厂家。

为振兴行业的发展,“七·五”期间重点开发了新形式电影,先后研制了35mm球幕和70mm球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开发了球幕鱼眼放映镜头、九级环幕电影放映成套设备、70mm超大银幕电影放映成套设备;环幕电影摄影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5mm/70mm多功能成套电影制片设备——35mm八齿孔电影摄影机、35mm/70mm多功能技巧印片机、程控加色法灯箱、70mm六声道磁性录音设备、70mm洗片机和各类印片镜头。

随着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拓展的领域有:(1)电化教育设备:直轨自动幻灯机、圆盘自动幻灯机,透射式投影仪、反射式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教学银幕、语言实验室等;(2)照相机和彩扩设备:透视取景全自动相机、一次成像照相机、背景合成机、证件照相机、身份证专用胶卷冲洗机、胶卷冲洗机、彩色放大机、彩色照片冲扩设备、彩扩冲卷机等;(3)现代办公设备:各种复印机、自动油印机、速印机、文件碎纸机等;(4)缩微设备:开发了缩微摄影机、缩微片冲洗机、拷贝机、缩微阅读机、阅读复印机、贮片柜、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等;(5)医疗机械:医用X光洗片机、红外光治疗仪、眼底摄影机等;(6)银行机具:台式和立式点钞机、捆钞机等;(7)轻印刷机械:热敏制版机、树脂液体制版机、普及型电脑排字机、名片拷贝机、PS版冲洗机等;(8)其他:电动工具类的台式砂轮机、汽车发动机配件、摩托车配件、汽车铝压铸件、高温物性测试仪、光电比色计、负荷传感器、自动称量系统、污水处理设备等;(9)定点企业多数改行转产:广州电影机械厂改为广州复印机厂、大连电影机械厂改为大连录音机厂、北京电影机械厂改为北京录音机厂、陕西电影机械厂改为陕西手表厂、安徽电影机械厂改为安徽橡胶制品厂、云南省电影机械厂与云南省医疗器械厂合并、上海放映器材厂和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并入上海申贝集团公司等。42个定点生产企业中,有30多个企业改行或转产。

进入90年代的“八·五”期间(199199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行业进行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按市场要求发展产品。初步形成四大类产品生产基地:(1)电影机械仍以常规电影机械设备为主,适当开发新形式电影设备,保留制片设备的科研开发力量和年产万台放映机的生产能力(1992年生产放映机12054台,1995年生产5579)(2)电教设备发展系列产品,形成年产10万台投影器和2万台幻灯机的生产能力;(3)其他办公机械设备,形成年产万台银行办公机具、年产3万台自动油印机和文件碎纸机的能力;(4)电动工具形成年产80万台小型台式砂轮机的能力。同时,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彩照冲洗扩印设备形成千台以上的生产能力、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的照相机形成20万架的组装生产能力,它们已成为照相机行业的骨干企业。以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为核心,形成了新的缩微技术与设备小行业,开发生产了三个系列60多种缩微设备,与德国合作建立了北京缩微培训中心。电影机械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的目标初见成效。

截止1995年底,全国已有立体声电影院600多座,70mm/5p电影院36座,70mm/8p电影院2座;35mm九机环幕电影院8座,35mm球幕电影院40多座,70mm球幕电影院3座,水幕电影院2座,动态电影院2座,韵味电影院1座。电影机械行业为这些影院建设提供了成套电影设备(部分进口设备除外)。同时全行业已有专业技术标准142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80%,行业产品覆盖率超过80%

据海关统计,“八·五”期间,五年累计电影机械出口额990万美元,幻灯机及投影器为1808万美元,打字机及油印机9994万美元,其他文化办公机械2716万美元。主要创汇企业有:保定电影机械厂、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郑州照相机厂、哈尔滨电影机械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和南京电影机械厂。1991年南影厂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粉末静电喷涂生产线中关键设备;1992年保定厂引进美国、日本砂轮机生产中的高速冲床、模具、电动机、绕下线成套设备和检测设备;1993年秦皇岛视听所引进日本菲涅耳透镜制作技术和设备。

开发的主要产品有:35mm九机环幕电影摄影设备,35mm通用摄影机,加色法印片电子光阀,16mm/35mm高温快速洗片机,摄影升降移动车,35mm三声道电子联锁同步录音机,松花江5505B35mm放映机,井冈山10535mm移动式放映机,实物投影器、便携式投影器、高亮度氙灯幻灯机,TTB系列投影器,2000系列投影器,新型全自动油印机,自动分页机,封闭气吸钞票计数机,硬币计数机,新型系列汽油发动发电机组。

“九·五”期间(19962000)电影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在适当保留电影机械产品科研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发展银行办公机械、文件印刷设备和小型电动工具等扩大服务领域产品,完善产品系列,逐步形成适度经济规模”。电影机械工业经过调整后,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产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一般的电器控制向工业计算机控制转变;由人工监控向电视监控转变;常规管理向计算机管理转变,使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视频技术等在行业内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印片过程的控制、洗片过程的控制、数字化录音、计算机动画、数字化灯光控制、计算机自动售票等。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电影制片设备开发的主要产品有:带电视取景的35mm通用摄影机、摄影/摄像用减振器、35mm电影胶片扫描仪、65mm/70mm接触式连续印片机、16mm拷贝单声道磁性转录机、军用胶片洗片设备。放映设备主要是开发LED模拟和数字立体声还音放映机和特殊用途放映机,主要产品有:松花江5515系列、东风FG35-V型和Ⅵ型、井冈山GX98型和206微型固定式放映机;升级换代产品井冈山10535mm移动式放映机;70mm8齿孔和10齿孔放映机,2×16mm鉴定放映机;各类大孔径光学镜头、70mm8齿孔和10齿孔鱼眼镜头。幻灯和投影设备有:SR200自动幻灯机、HGX380高亮度幻灯机;TTB5000系列、APOLLO1500系列、TTB-8040TT250系列、T25C全塑型、TF300系列投影器,反射式投影仪,实物投影仪,LCD液晶显示投影器,视频展示台等。彩扩设备有:FP30FP50负片冲洗机、F8100卧式彩色放大机、816型和819型彩扩机、CK306型彩扩机。其他办公设备有:CQ510型立式钞票计数器、CM500系列智能型点钞机;LP系列、JM系列自动油印机、制版机、折纸机、装订机等。

“九·五”期间,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向集团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结构迈出了一大步。上海放映器材厂、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上海电影机械厂,加入“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组建了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电影机械厂创建了“济南吉美乐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保定电影机械厂组建了“河北五洲集团公司”;郑州照相机厂,转归河南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下,改名为“郑州光电仪器厂”,生产投影仪;哈尔滨电影机械 厂将铸造分厂与开发区工业 发展股份公司合资,组建成“爱迪压铸有限公司 ”。南京电影机械 厂改制后,以产 品为龙头成 立“金南影视听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放映机;以特色工艺为龙头成立“顺达机械 制造公司”,主要从事模具制造铸造压塑 等;精干部分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新世界长江仪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教学投影仪生产。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改制加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

据海关统计“九·五”期间,电影机械、幻灯机和投影仪19962000年间,年出口创汇值分别为955万美元、982万美元、1539万美元、1662万美元和4701万美元,出口形势逐年看好。累计五年出口各种放映机656台,幻灯机15.2万台,正射投影仪38.32万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0年底,电影机械制造业,企业数9家,年平均人数4696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35亿元,工业增加值0.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总额15.7万元,流动资产年均余额2.12亿元。幻灯机及投影仪制造业,企业数9家,年平均人数1047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25亿元,工业增加值0.4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总额亏损389万元,利税总额亏损1.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0.38亿元,流动资产年均余额0.75亿元。

进入21世纪后,电影机械工业经过20多年的结构和产业调整,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的产业格局,除了保留适应市场需要的电影机械 产品外,在电教设备、照相机、彩扩设备、复印机、速印机、金融办公机具、其他办公机械、缩微设备及光学冷加工、光学镀膜加工、铝压铸、压塑成型等方面,都形成了生产能力,成为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电影数字立体声开始起动。1991 2月杜比实验室推出数字立体声6声道SR·D制式,1992 6月首次在影片《蝙蝠侠归来》得到应用。1993年又相继推出DTS系统和索尼公司的8声道SDDS系统。当前世界上安装SR·D制式的数字立体声解码设备的银幕约4.1万块,安装DTS制式约2.2万块,安装SDOS制式约0.8万块。我国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于1995年引入国内,上海新城安装了SDDS 8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上海永乐宫安装了SR·D 6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引进6DTS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分别安装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的6家重点影院。1996年广电部电影局制定了数字立体声的选择原则:“首选SR·D、再选DTS、特选SDDS”。当前我国已安装SR·D制式的银幕约700(模拟立体声银幕2000多块),安装DTS制式的银幕约350块。1996年引进了SR·D制式电影数字立体声制作技术,1997年完成《泰坦尼克》和《鸦片战争》的数字立体声制作,1998年引进DTS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完成《宝莲灯》的数字立体声制作,2002年在引进最先进的大型数字电影混合调音台和数字录音设备,建成了第一个全数字电影混合录音棚。到2003年已制作数字立体声电影约80部。

1997年国际上影片拷贝声迹由留银的普通声迹向无银的青染料声迹过渡,为了适应声迹的多种变化,电影还音的激励光源也由白光向红光转换。为此上海与广东联手开发了珠江FG-2ES双红光(数字声迹和模拟声迹)还音的电影放映机,1998年开始供应市场。红光还音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的电影放映机生产更新换代的步伐,作到了与国际上红光还音技术同步发展。

   “十·五”前三年,在制片设备方面,研发了ST-2型摄影减震器、35mm双机同步立体摄影机、电影胶转磁设备等。在放映设备方面,开发了F16-10 16mm一体化高效氙灯放映机(机头、电源、扩音机一体化),更新换代产品GS-F16K 16mm放映机;松花江5535型、5545型系列35mm放映机,GS35-523型供收片放映设备;东风牌XP35mm循环片盘和FG35-3D电影放映机,环幕立体电影放映系统,井冈山GX8GX200235mm固定式放映机和小型35mm台式放映机;最新开发的珠江FG35-2G型、GX-02S35mm固定式放映机,影院扩声系列和立体声还音系列设备。其他产品还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一体化速印机,双滚筒制版、印刷一体机,大功率碎纸机,自动塑管装订机,自动打孔热塑装订机、CF2000型纸币清分机、DK200型全自动打捆机、系列轻型柴油发电组等。

国外数字电影在19996月第一次公开放映以后,至20038月,在世界18个国家安装了162块数字电影银幕,其中34套落户中国(2003年底发展到50);另外还有36套数字电影银幕用于数字电影后期制作的审片放映室,在全球商业影院中已有1300万以上的观众观看了数字电影;放映的场次超过14万场,发行的数字电影69部。数字影院采用的放映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研发的DLP技术(核心技术是DMP偏转棱镜)生产的数字放映机,如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CHRISTIE)、比利时巴可公司(BARCO)和日本NEC公司三家。另一种是利用ILA放映技术,是由美国休斯公司和日本JVC公司共同开发的,其核心器件是影象光放大光阀(ILA-LV),是另一种数字影院放映技术。

中国的数字影院建设发展迅速,2002年安装13套,2003年安装50套,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计划2004年再发展50家,2005年再建100家,用3~5年时间建立300~500家数字影院。

200273中影集团首发“数字影片”开始,标志着中国已拥有数字电影全程制作能力。在数字电影后期制作上,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两个数字电影制作基地,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在后期加工制作上已经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到2003年底已完成十几部影片数字版节目的后期加工,已发行《天上草原》、《海底总动员》等7部数字电影(全球已发行69)20031127国内数字影院首次通过卫星实时直播现场节目成功,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发行体制具有新的突破。

由于当前使用的数字电影制片和放映设备都是进口产品,为开发国内产品,IT行业联想集团联合上海高清、美加科技等组建“中国数字影院产业发展联盟”,研发中国自己的数字放映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2003年电影机械行业企业数10个,全部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4亿元,同比增长8.12%;销售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87%;利润总额亏损17.03万元;产品产量5763台;出口创汇655万美元。幻灯及投影设备企业数12个,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5.59亿元,同比增长26.95%;销售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34.6%;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65.75%;产品产量6.25万台,同比增长2.66%;出口创汇1.21亿美元。

电影机械未来的发展将是影、视、录技术的紧密结合,传统的电影机械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数字电影成套新设备,以满足数字电影时代的需要。

回眸新中国电影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它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组建扩充、60年代的巩固提高、70年代的高速发展、80年代的结构调整、9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21世纪向数字化进军等几个阶段。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生产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产品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我国自己独有的制造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电影机械将会缩减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规模。随着数字电影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影机械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照相机械

 

照相机械包括各类型不同用途的照相机、影像冲扩设备和照相器材。传统胶片照相机是指被摄景物的光线通过装在暗箱前的镜头,成像于暗箱后壁的镜头焦平面上,并能通过感光材料将景物记录下来的一种装置。包括: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立体照相机、一次成像照相机和各种专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是配有电子影像传感器、并输出一个可以被记录在存储媒体(如存储卡或存盘)上,表示光学影像的数字或摸拟影像信号的照相机,包括:单反数码相机、一体化数码相机(仿单反数码相机)、便携时尚数码相机、超便携袖珍数码相机、数码后背等。影像冲扩设备包括:彩色扩印机和彩色相纸冲洗机。又有摸拟式彩扩机和数字式彩扩机之分。照相器材是配合照相摄影及后处理附件设备的总汇,包括:镜头、放大机、三脚架、云台、闪光灯、影楼配套设备、暗房设备、摄影灯具、相框、相册、照相机配套滤色镜、接圈等各类附件。

 

一、世界照相机械发展简况

 

将人与自然变化的历史影像予以再现,曾经是人类一个伟大的梦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学者孝庄周、公孙龙、墨瞿等人就有对光影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公元前四世纪“墨经”中,专门讲述了现代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针孔成像”的原理。

1939年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银板感光片和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照相机的诞生,使人类的梦想成真。

照相摄影术的发明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各种各样的照相机得到快速的发展,从早期的湿版相机发展到干版相机,1860年机械式照相机问世,1885年胶卷被推出后,出现胶卷相机,木制的笨重相机也逐步改为金属机身相机。18581900年之间为了获得高质量成像的大照片,都在纷纷自己制作可拍1m以上照片的大型座机;也出现了体积(16mm×26mm×65mm)仅大姆指大小、重36g的超小相机。19世纪中后期,产生了规模空前的“立体照片热”,前后持续了近20年,形成了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次立体相机的大繁荣。

进入20世纪照相机向新的高峰迈进。1912年鲁道夫·费舍尔发明了成色显影法,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形成彩色影像的化学方法,是后来各种减色法多层彩色片制造的基础。1930年彩色胶片研制成功,导致1935年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片出世,1942年柯达彩色负片诞生。

1914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设计发明金属机身的“徕卡”(URLEICA)35mm相机,它一改当时流行相机因“大”与“笨”不能手持拍摄的缺点,首次使用带齿孔的35mm电影胶片拍摄,片幅规格为24mm×36mm,以后成为20世纪标准通用规格。该机奠定了照相机小型化设计的基本结构,成为相机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1925年推出“徕卡”A(I)35mm相机,1929年推出禄来弗徕克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其原理一直延用至今;1934年柯达公司对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照相机,起用“135的命名,这种24mm×36mm画幅的135照相系统成为后来照相机的主流系统。

1938年,随着硒光电池测光技术的发展,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世界首架硒光电池控制的自动曝光120相机。

1948年美国Zoomer公司,制造了第一个供35mm相机使用的36~72mm变焦镜头,采用光学补偿原理。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及联邦德国伏伦达公司先后推出实用的变焦镜头,拉开了照相机用变焦镜头大发展的序幕。

1947年美国人兰德博士发明一次成像照相机及一次成像页片(采用银盐扩散转印工艺),世界第一架波拉一步法成像照相机问世。1948年改进的“波拉95型和“宝丽来95型一步法成像相机进入市场。1960年兰德又发明了彩色一次成像页片。一步法成像技术的诞生是照片冲印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1950年蔡司公司发明屋脊型五棱镜取景器并用于康太克斯S35mm单反相机上,一举解决了棘手的光路转换问题,使单反相机由俯视取景变为平视取景,使35mm单反相机成为专业摄影和高级发烧友的主流产品。

60年代起,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进入了全盛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具有TTL内测光功能的相机如佳能新F1、尼康F3、美能达XD7等相机受到青俫,出现了尼康、佳能、美能达几乎一统天下的盛世。

1975年日本佳能首次将数字回路控制技术引入照相机,推出世界第一架内装微型电脑的高度电子化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佳能AE1型。这是照相机电子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

1975年美国霍尼威尔公司推出世界第一个自动对焦组件——双像光电对称式自动调焦组件(VAF)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引用该技术研制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AF)相机——柯尼卡C35AF型。

1982年美国霍尼威尔公司研制出TCL自动对焦组件(采用CCD元件)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用类似原理,研制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美能达7000型,该机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最杰出的高技术相机。此后,单反相机开始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1986年,日本旭光学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架全自动变焦小型照相机——ZOOM70型,被誉为世界135旁轴平视取景相机中最优秀的机种,成为小型相机发展方向。135旁轴平视式相机,分为易操作的傻瓜式、半自动式、自动式和多功能式四种类型。90年代进入了全自动相机的鼎盛时期。

1987年日本富士公司率先开发“一次性相机”上市,在短短的几年,产量剧增,主要有三家公司生产: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和柯尼卡,都是世界著名的胶片公司。一次性相机以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风靡各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一次性相机的年产销量都在1亿个以上。2003年又出现一次性数码相机。

1996年由美国柯达、富士、佳能、尼康、美能达联手开发包括胶卷、暗盒、相机、冲洗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组成的“APS”高级照相系统。使用24mm胶卷、可拍152540幅三种画面、使用PEN片基、特殊暗盒、三种画幅规格。APS系统是在传统相机的基础上一种改革品,为与数字影像技术接轨创造了一些条件。但并没像人们预期那样发展。

20世纪后期是传统胶片照相机发展的顶峰时期,各项技术成熟,控制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自动测光功能,由外测光,逐步发展到内测光。内测光模式有: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弹性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部分测光模式、点测光模式、多光位点测光模式、多点测光模式、多区测光模式、与自动调焦连动的多区测光模式、与自动调焦连动的蜂窝状多区测光模式、3D矩阵测光模式和3D彩色矩阵测光模式11种。与此同时,为适应变焦距镜头相机测光的特点,传统的外测光功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自动曝光模式有: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模式(自动光圈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自动速度曝光模式)、高速程序控制自动曝光模式、弹性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和最新颖的闪光自动曝光模式。

自动聚焦(调焦)模式有:“动力聚焦”模式、陷阱聚焦模式、单次拍摄自动对焦模式、连续随动自动聚焦模式、多导向焦点预测自动聚焦模式、眼控自动聚焦模式等。

在摄影模式现代化发展中,出现了程序控制的专门摄影模式——条形码程序控制、电脑软件磁卡控制等,个性化摄影模式,自选摄影模式等。

照相机的辅助功能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DX识码功能、自动包围曝光功能、远视点取景功能、全景像幅摄影功能、影像尺寸锁定功能、电动卷片自动“跳位”功能、照相机减少振动功能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磁、液晶、电荷耦合CCD等记录方式和相应材料相继问世,大大拓展了记录影像的方式和载体。

19818月,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磁盘照相机“马雅卡”,是一种以模拟方式把影像信息记录在磁盘上的照相方法。80年代有多种数字式相机相继出台。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到1995年正式拉开了照相机数字化的序幕。当时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并出现了专业级数码相机;1997年分辨率提高到1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猛增,突破100万台,迎来了数码相机发展普及的新高潮。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码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布和出售新机种60多个。1999年先后有20多种超过200万像素的轻便型数字照相机被推向市场。2000年开发的热点升为300万像素,新品种有80%的产品使用变焦镜头,光学变焦最高倍数达10倍。如果说2000年是数码相机以技术创新、新产品迭出为特征,则2001年是以技术进一步提高,新产品升级换代为主要发展趋势的一年。世界数码相机产业开始进入成熟期。轻便型数码相机进入400万像素发展期,一体化(不可换焦镜头)单反数码相机及准专业系列都跨入500万像素发展阶段,专业级数码相机向600万以上像素进军;多功能数码相机成为2001年发展新趋势。2002年是数码相机精彩纷呈的一年,全球数码相机的产量已达到2750万台,新品上市量达100款以上,以至高的分辨率、丰富的功能,前卫时尚的造型,轻巧酷炫的机身,低廉的价格引起业界内外关注。随着柯达PRO  DCS14n和佳能EOS  1DS两款专业数码相机的诞生,标志着数码相机已进入1000万像素时代。2003年是全球数码相机走向成熟,产品市场竞争“价格大战”全面展开的一年,专业级数码相机向更完美方向发展,专业级单反数码相机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了传统专业单反相机的水平,部份功能还有所超越。CCD传感器,最高达到800万像素,CMOS传感器达到1400万像素。数码单反相机新产品迭出,万元以内相机降低了数码单反相机的“门槛”;“4/3系统数码专用产品正式起动,奥林巴斯E1型数码相机问世;第二款采用X3影像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适马SD10型投放市场;新型传感器不断出新,索尼推出四色CCD、尼康推出JFET传感器;大变焦比镜头在小型数码相机上广泛使用;小巧、时尚成为便携式主流,实用与方便更上一层楼。

 

二、照相机械工业形成时期(19561980)

 

1844年一批法国人携带照相器材,随“西来纳”号战舰来华,为两广总督等清政府官员拍摄肖像,并在澳门和广州拍摄风景照片,摄影术从此传入中国。

1860年前,外国人在广州和上海开设了照相馆,摄影开始在南方沿海几省传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广东摄影师陆续到天津、武汉、重庆、福州、昆明等地建立照相馆,摄影术开始由南方向北方发展。1892年,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开业。1903年皇宫内专门设有御用摄影师,为慈禧及宫眷拍摄照片。“五·四”运动后,我国的照相业发展很快,1925年上海已有照相馆53家,1930年广州有照相馆33家,重庆有15家,贵阳有12家,宁波有13家,北京有61家,到1937年,国内照相馆已超过2000家,照相从业人员在1.5万人左右。

解放前,国内所有照相器材,除照相馆用的木制相机、小型环形摄影机和部分照相干板、照相纸外,绝大部分器材和材料都依靠进口。据报道:1930年—1949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约5000台照相机,品种有德国的禄莱、徕卡、美国的柯达,苏联的卓尔基、基辅,日本的尼康、佳能、美能达等。

1949101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相继成立了一批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生产厂,开始大力发展民族照相工业。我国第一架国产相机1956年在“手工作坊”里诞生。19561月北京成立公私合营大莱精机厂(后更名地方国营北京照相机厂),经全体职工努力,于19568月手工制造出12架大莱135相机。1956年还参照日本理光和德国禄莱120双反机相,生产出我国首架120长虹牌双反相机。1958年生产出仿罗莱弗莱克斯120双反相机的样机。

19564月,成立公私合营天津照相机厂,(9月改为地方国营天津照相机厂),仿制日本玛米亚Six120折叠相机成功,于当年7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5周年之际,手工打造出3架命名为“七·一”的折叠相机,这是我国首架折叠式120相机。到1958年底,总产量不超过200架。随后又仿德国阿尔蒂萨简易120盒式相机,生产出“幸福I型”车灯式简易120相机,从195610月到1959年底停产,共约生产7.5万架。1959年后该厂又仿制日本平视取景简易相机、生产出“幸福II型”120简易相机。到1961年底,总共生产约1.1万架。

1956年起,国家除建立北京、天津照相机厂外,还在上海、福州、广州、哈尔滨、杭州等地建立了照相机厂,还有一些相近行业也在生产照相机。1957年全国共生产照相机约200台。

1957年在上海轻工局领导下,成立了照相机试制小组。1958年国家轻工业部将原钟表工业处改建为钟表照相机工业处,负责全国照相机生产管理,并于同年10月与浙江大学共同举办了《全国照相机技术培训班》,为照相机生产企业培训了骨干力量。浙大光仪系也成为全国最早的照相机科研基地。

1958317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并试制成功仿徕卡ⅢB型的“上海58-1型高品位135相机。该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照相机工业正式起步。此外,195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了“兰天”胶木壳120简易相机,和“星光”135简易相机;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出仿苏联费德-2型的“长江”牌135平视取景相机,1959年改型为“南京牌”,采用了加膜镜头;西北光学仪器厂推出“华山牌”简易平视取景相机。

1959年,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口号推动下,国家轻工业部第二次与浙大光仪系合作,成立全国照相机技术协作设计组,开发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35mm镜头反光相机,定名为“晨光牌”,安排在天津照相机厂生产,总产量在200台以内。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仿1956年苏联基尼特机型的“紫金山Z”型单镜头反光相机;吉林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参考了民主德国的康泰克斯机型,设计出“天池”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照相机厂在“上海58-I”型基础进行改进,推出了“58-II”型相机,前后共有4个版本,上海58系列相机是我国徕卡古典风格仿制品的代表作,一直延续生产到80年代中期。北京照相机厂参考日本雅西卡A型试制出“天坛”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上海201型普及折叠相机,是1950年阿克发厂的仿制品。

中国的照相机工业是在大跃进中形成的,1959年轻工部举办了“全国照相机行业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经验系统会议”大大推动了照相机械工业的发展。到1959年底全国已有照相机厂近20家,年产照相机达到10.4万架,1960年底产量达到17.31万架。

60年代初,由于国内连续3年自然灾害和国际上的原因,经济陷入极度困难,全国照相机生产逐年减产,许多生产厂纷纷下马或转产,我国第一个照相机厂——北京照相机厂也被并入北京市玻璃总厂,从事缩微设备生产。1964年,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仅11万架。

60年代是我国照相机新品种发展时期。19613月,上海照相机厂借鉴了德国禄莱弗莱德相机的技术特点,推出“上海58-4型照相机1962年在“上海58-4型基础上,改造定型为“上海”牌双镜头反光相机,并投入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照相机生产技术正在走向成熟。上海照相机厂在201型基础上,增加了自拍器,以“上海202普及型折叠相机开始投放市场。1962年,西安西北光学仪器厂生产了仿苏联“接班人”—2型的“华山牌”135普及型相机,采用胶木机身,镜头质量相当好;并发行“长乐”牌120普及型双反相机,该机具有1/500秒的快门速度。1963年,上海第三照相机厂试制出“上海203相机,这是一款中等技术指标的折叠式120相机,1964年批量生产,重新命名“海鸥203,一直生产到80年代。1964年,“上海”双反相机改版为“海鸥-4型”(海鸥204)批量生产,成为行业的主要骨干产品,它成为日后“海鸥-4系列产品的基础机种。同年北京照相机厂研制出“北京牌”高级135单反照相机,快门速度为1~1/1000秒,试制出二台样机。1956年,天津照相机厂参照日本的雅西卡Minister D型相机,生产出“东方”牌135旁轴式相机,该机在国产普及型相机中名列前茅。

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的“海鸥-4型”双镜头和203型折叠式照相机开始远销欧美,结束了中国照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照相机工业顺利渡过困难时期,从1965年起,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首先制定了照相机、照相物镜、照相机快门和照相机附件等共10个标准,1966年以JB标准发布执行,使我国照相机械生产从此走上了质量的规范化。遵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于196510月召开了由一机部牵头,有对外贸易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和国家科委近十个部委领导参加的“全国照相机生产协调会议”。制定和指明了我国照相机工业发展途径和方向,并决定照相机工业由轻工部划归一机部归口管理。

19666月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电影、电视、照相三机受到当时中央和国务院的特殊重视,而有较好的发展。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推出“海鸥DF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它是最受欢迎的国产相机,一直生产到现2003年。1967年广州照相机厂推出珠江4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仿日本理光超级Shot相机的“北京S2-1135旁轴式相机,机身上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字样,采用发条输片装备。上海第五照相机厂推出的“海鸥501相机,是一款带有简单135附件装置的120普及型相机。1968年,一批军工企业也加入了相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四川的军工企业推出了“峨眉”牌双反相机,技术上与“海鸥4B”双反相机一样。1969年,北京照相机厂将“北京S2-1改版为“长城”S2-1型”,一直持续生产到1977年。

1969年春,一机部在北京清河召开全国照相机生产专业会议,会议根据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传达了周恩来总理有关要开发研究国产高档相机和提高国产照相机质量的指示,推动了照相机工业的新发展。

196911月,上海照相机厂试制成功仿瑞典“哈苏勃来德”的“东风”120相机和与之配套的50mm f/4广角镜头、80mm f/2.8标准镜头和150mm f/4中焦镜头三只专用镜头,最高快门速度1/1000秒。1970年广州照相机厂试制成功仿联邦德国“禄莱弗莱克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命名为“珠江7型”。1970年,由上海、南京等五个对口厂内迁组建的江西光学仪器厂,将“上海205型改版生产,命名为“海鸥205。其性能与天津厂的“东方”相机相当,镜头的光学品质相当优异。在205原型的基础上,不断改版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205产品系列。1983205系列开始启用“凤凰”商标。1971年,上海照相机二厂开发仿联邦德国60年代盛行的 “徕卡M-3型”的红旗20135单反相机,和与之配套的35mm f/1.4广角镜头、50mm f/1.4标准镜头和90mm f/2中焦镜头。120“东风”相机和135单反“红旗”相机是我国照相机工业仿制的极品。1972年,北京照相机厂试制出仿西德禄莱35小型相机,命名为“长城35,仅装配了几台。70年代中期,上海第三照相机厂推出“海鸥9型”35mm相机,使用24mm×31mm非标准画面,每个标准35胶卷可拍42张,但因工艺性差,未能打开市场。70年代后期,由四川明光仪器厂、永兴仪器厂和金光仪器厂三家联合推出“珠江S-201型高级135单反相机,它是我国第一台带有可换取景器的135单反机,其他指标与“海鸥DF”一样。随着海鸥4型系列的发展,并且在技术上已成为国产双镜头反光相机的揩模,70年代末以后,许多新厂纷纷“翻版”海鸥4型,如四川华光仪器厂的“华莹”;河北华中仪器厂的“华中”;青岛相机厂的“青岛FS”系列;武汉相机厂的“友谊”和大连出品的“大连”等。此外,1974年丹东相机厂投产牡丹I120相机,1975年投产西湖PI1135相机、红梅I120相机,1976年投产虎丘HQ351135相机、孔雀牌DF-1135单反相机,1978年投产红梅II135塑料相机、太湖TH-2135相机、孔雀DL-1135相机,1979年投产珠江8135相机,1980年投产东方S3135相机、虎丘HQ121120相机、无锡4B120相机、友谊SF120相机。尽管有近30个型号的照相机,实际上只有六个品种,而且式样也十分陈旧;1980年市场上畅销的双镜头反光120型照相机,只相当于德国40年代产品;单镜头反光135型相机,也仅是国际上60年代初期产品水平。折叠式120相机和照相馆使用的座机或外拍机的技术水平,则落后更多年。

为加强对照相机工业的管理,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批示,1973年在国家计委成立“国家计委电影电视照相工业办公室”(简称“三机办”) 19734月一机、五机、轻工、燃化、商业、外贸六个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照相机工业座谈会”,制定了照相机工业“四五”规划。19731975年共安排基本建设和措施项目44项,其中大型项目4项,并开始引进国外生产线。1975年,全国照相机产量为18万架。1957年至197620年间累计产量为133万架,只相当于日本1958年一年的产量。

“五·五”期间,国家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江西等照相机厂进行了重点建设,建立了常州、丹东、哈尔滨、苏州、武汉等一批新厂。在此期间除一机系统外,兵器、电子、轻工、总政、总后等部门也建立了一批照相机生产企业。为加强照相机工业科研力量,1979年一机部在杭州建立了“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上海市成立“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19751980年,国家用于照相机械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2亿元。

截止1980年,我国的照相机工业已有照相机生产厂16个,照相器材生产厂31个,行业研究所2个。1980年生产各种照相机37.3万架,比1975年增长1倍多;生产各种照相器材120万台()19571980年累计生产了26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照相机240多万架。国产照相机自1964年起进入国际市场,到1980年累计出口各种型号照相机50多万架,创汇2000多万美元。到70年代末期,我国的照相机工业体系已基本建立。

 

三、照相机械工业发展时期(19811990)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造就了照相机工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市场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1985年达到顶峰,19871988持续稳定发展,到1989年国内市场开始疲软,许多照相机厂陷入困难,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1992年。

1980年世界照相机总产量为3922万架,中国的产量为37.3万架,只占0.95%。为加速照相机工业的发展,“六·五”期间(19811985),通过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照相机行业完成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投资1.6亿元,有力地改善了生产和科研条件。

为加速我国照相机械行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我国照相机械工业的发展,从1980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生产制造技术。“六·五”期间,我国从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照相机生产制造技术6项、关键生产技术4项、彩扩设备生产制造技术1项,由国内14家照相机厂引进19家国外厂商21种型号的照相机散件42.7万套,用汇2000多万美元,形成了15条装配生产线。这些引进项目大部分采取技贸结合、许可证贸易方式,也有中外合资和外国专家诊断企业等方式。引进项目包括了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35平视取景照相机、成套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等产品系列的生产技术,以及为照相机生产配套的快门、闪光灯管、镜头等关键部件和关键元器件的制造技术。

我国原有照相机械产品系列品种不多,性能不全,大部分产品属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水平。照相机产品绝大多数为机械手动式,放大机为仅用于制作黑白照片的手动控制式。通过技术引进,我国照相机械产品品种总数由1980年的30多种增加到1990年的近百个品种,而且不少产品实现了更新换代。这些新增品种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技术引进而实现的,如海鸥DF300自动曝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珠江S207自动测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明佳S207、金都S207)、青岛6型等135平视取景自动曝光照相机、“星辉”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等。这些新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于国外70年代末的水平。

通过技术引进,初步实现了我国照相机产品的电子化,特别是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技术基本上已趋成熟;单反照相机的自动测光技术和自动曝光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的微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基本上得以解决。随着技术引进政策的实施,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关键模具加工手段、塑料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装配流水线及主要测试仪器,解决了生产中的主要难点,产品质量大大提高。通过技术引进,配套生产水平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推进了生产组织结构逐步走向专业化。内藏闪光灯组件、电子程序快门等已能大量供应整机厂生产需要。

为满足国内市场的急需,花费1亿多美元进口国外照相机整机122万架,充实市场。到1985年,全国照相机产量达18416万架,是1980年产量的494倍。“七、五”期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充分利用了引进技术,照相机产销持续发展,1986年照相机产量达215万架,比上年增长1675%1987年达到239万架;1988年达到292万架。但从1989年开始,由于进口照相机,特别是走私“水货”的冲击,加上国产照相机技术、质量等原因,国产照相机市场疲软,导致生产下降。1989年照相机总产量230万架,同比下降21%1990年总量为189.9万架,同比又下降了17.44%。产品滞销,造成库存积压上升,部分企业亏损严重,有的已经停产或半停产。照相机工业面临新的考验。

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族照相机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了一大步,实现了120相机向135相机的过渡。大力发展了电子程序快门照相机,形成135平视取景照相机系列;完成了从纯机械式到自动化的过渡,开发了一些自动调焦、自动卷片的全自动照相机,提高了金属相机的质量和增加了电测光功能,扩大了电子程序快门闪光灯和塑料机身照相机的生产能力。在引进的基础上,提高了电子程序快门、钢片快门、光敏元件、专用集成电路、内藏闪光灯器件、AF测距件、环带透镜的制造技术。

80年代末,我国主要有33家照相机生产厂家:

上海照相机总厂、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北京照相机总厂、丹东照相机工业公司、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照相机厂、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福州照相机工业联营公司、上海照相机二厂、无锡市照相机厂、浙江照相机一厂、深圳华仪照相器材公司、南京电影机械厂、南京3304厂、国营湖光仪器厂(559)、国营西北光学仪器厂(248)、国营华北光学仪器厂(218)、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358)、华中精密仪器厂(238)、国营华光仪器厂(308)、国营明佳光学仪器厂(338)、国营金都光电仪器厂(268)、国营华西光学电子仪器厂(398)、国营红光仪器厂(348)、广东石龙华法实业有限公司、广州至法实业有限公司、机械工业部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等。

主要彩扩设备生产厂家有11家: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国营旭光仪器厂(528)、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利安纳实业有限公司、天津中环影像设备公司、山西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苏州虎丘照相器材厂、上海海南照相机设备厂、合肥长宇机械厂、上海地质仪器厂、浙江乐清县海鸥照相器械厂等。

主要照相器材生产厂家约21家:上海照相器材二厂、上海照相机三厂、上海照相机四厂、北京照相器材厂、丹东照相器材厂、上海光耀电影照相器材厂、天津市照相器材厂、上海市奉贤照相器材厂、上虞县照相器材厂、广东番禺照相器材厂、广东大良照相器材厂、北京银燕电子闪光灯有限公司、常州银燕电子闪光灯有限公司、余姚金鹰电子器材厂、沈阳美德康光学电子有限公司、国营东北光学仪器厂(长春228)、武汉照相机快门厂、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湖北襄樊市仪表元件厂、天津南高电子有限公司、国营华东光学仪器厂。

在“六、五”引进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在“七·五”期间发展新品种照相机共15种,有电测光单反照相机,如海鸥DF1ETM、珠江S207;自动曝光单反照相机,如海鸥DF300;自动曝光镜头快门照相机,如红梅AE、华山AE以及电测光显示机械快门照相机,如凤凰205B、虎丘351、华夏841等。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占53%,有40%达到国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1987年,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研制成功JG304D135自动附印日期相机,它集手动曝光、自动曝光和多次曝光三功能于一体。上海照相机总厂推出了带内测光系统的海鸥DF1ETM照相机,以塑料代金属用于DFKJ1型照相机的顶、底盖卓见成效。该厂五棱镜加工工艺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聚氨酯定时定光圈抛光新工艺、镀膜翻板夹具、镜片防光眩涂黑墨水、压敏胶饰皮都已试制成功且投入批量生产。天津照相机公司最近推出两种独具特色的大众化照相机,其中EF35II型照相机可进行两次曝光或多次曝光,增加摄影的艺术色彩;EF72型照相机是在通常照36张的135胶卷上拍72张照片,像幅呈18mm×24mm,可彩扩3in5in照片。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研制的DK809电子程序快门,通过技术签定,国产化率达98%,已大批量生产。西安交通大学研制成功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激光全息散斑照相机。该照相机带有自动程序记录器、激光频闪仪、条纹自动分析仪、全息干涉条纹分析仪系统、回向反射涂料的“连续波激光全息散斑无损检测”系统,它可针对不同的研究测试对象采取有效、经济、实用的测试方法。由浙江大学研制成功的照相物镜快速在线检验仪,以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基础,采用电视扫描、全电子方式实现了照相物镜MTF全视场快速扫描。这种设计思想属国内外首创。根据市场需求,上海无线电二十厂试制成功了DF1ETM照相机软性印制板,该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折叠弯曲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质量检验规定。

1988年,北京照相机总厂狠抓了电子程序快门的国产化,在推进技术进步方面完成了98项技术革新项目。天津照相机公司完成了EF35B型、EF35C型、EF35D型、S5型、EM型照相机和240PC闪光灯、180镜头机构等产品的试制任务。丹东照相机工业公司,先后试制了12种大小不同的新产品,已批量生产5种。上海照相机总厂除抓紧DF300型照相机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外,努力形成DF1ETM电子内测光照相机的生产能力,对DF102照相机所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推广塑料件应用,改型为DF102ADF102B照相机,并投入生产;将KJ1型照相机分别改型为88型和KEM电测光照相机,并研制AF135型自动塑料照相机、F1.8标准镜头、F1.7标准镜头和变焦距镜头。常州照相机总厂生产的DT4EM照相机通过省级批试鉴定投产,AE照相机解决了电子快门不稳定问题,通过了部级批试投产鉴定,PT5型照相机第一批试产135架投放市场。该厂还组织了PT6MDPT7AFDF1TTL等新产品的设计工作,组织了304A的派生产品304E304EM的试制工作,使主产品205照相机的替代产品205A实现大批量生产。

1989年照相机行业完成一批新产品开发任务。如华光仪器厂的珠江牌标准镜头f50/F2f50/F1.8f50/F1.7,通过了部级鉴定并已形成年产1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使我国高级照相机系列镜头的配套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哈尔滨照相机厂的两种金属焦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EAMA DC1型和DEZ1型,通过了国产化技术鉴定并已形成年产1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质量均已达到国外80年代初同类产品水平。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井冈山812型彩色冲扩设备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更新换代产品,已通过了新产品技术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此外,不少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如常州照相机总厂在短期内开发了PT6型和PT6D型两种型号的自动卷片平视取景照相机,无锡光学仪器厂开发了松尼PC8型双焦距全塑照相机,国营湖光仪器厂开发了AF全自动照相机等。

1990年开发了一批结构合理、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如:上海照相机总厂改进的DF3ETM照相机配830镜头,取代DF102相机。无锡光学仪器厂的PC822全塑双焦距内藏闪光灯135照相机;苏州照相机厂的虎丘PC17型照相机,采用红外主动式自动调焦,外型为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流线型小圆弧设计;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的604D高档全自动照相机,它采用集成电路电脑控制,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变化光圈,自卷、倒片,有DX编码系统及日期摄入结构;红光仪器厂的华莹AEI是具有多次曝光功能的多功能照相机;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与日本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的PC101系列135全自动相机也已投产。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研制了一步成像旅游相机,该机的照片尺寸为8.3cm×8.5cm。在彩扩设备方面,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井冈山813系统通过了部级鉴定,它是全国产化的高档彩扩设备,具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由于功能先进,价格合理,成为与进口相机抗衡的机种。

随着我国彩色摄影的发展和迅速普及,彩扩设备应运而生。我国彩扩设备的研制工作从1983年开始,1985年产品供应市场,到1987年已有上海八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井冈山811型彩扩设备、广东南方照相设备公司的南方彩扩设备、上海地质仪器厂的白玉兰牌彩扩设备、苏州虎丘照相器材厂的HO系列彩色冲印系统、天津电影机械厂的DL400冲扩机、南京528厂的星辉1型、上海联合照相器材有限公司的施乐牌、上海天马摄影电子仪器厂的“天马”牌彩扩设备,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山西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利安纳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小30多个工厂都推出了彩扩设备。

1985年至90年代初是国内彩扩发展的第一阶段。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形成了几十家彩扩设备的生产企业,制造技术趋于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初现国内彩扩产业的兴旺繁荣。初级阶段的彩扩设备,基本是分体型的彩扩机,由一台放大扩印机和一台彩色冲纸机构成。90年代初,彩扩机开始由半自动型向全自动联体型发展。到80年代末,彩扩机的年产量已超过2000套,产值超1亿元。

随着改革开放,80年代国内组建一批中外合资照相机械企业。1984年成立北京银燕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电子闪光灯;飞越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销售电子彩色扩印机。1986年成立的武汉巴尔达照相器材制造有限公司,与德商合资,年产照相器材10万件;雅刚照相器材有限公司(深圳),与港商合资,生产闪光灯及照相器材。1987年成立辽宁五星照相机有限公司(丹东),与日商合资,生产全自动照相机、变焦镜头。1989年成立深圳海曼电光有限公司,与德商合资,生产电子闪光灯及相关元器件。1991年成立常州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年产照相机30万台。深圳贝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照相机遥控器等。

随着我国照相机械产品对外来料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广州深圳、珠海地区,在8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照相机企业达到20多家。1988年深圳和珠海两地照相机产量达800万架以上,1989年超过1000万架,产品大多为中、低档普及型35mm照相机和110照相机,以来件组装为主,产品几乎全部外销。是我国极富潜力的照相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中,照相机行业出现了许多乡镇企业,这是一支具有较强生命的新生力量。大部分乡镇企业以生产简易低档照相机及照相器材、配件、简易彩扩机为主,并逐渐占领了一定市场,有的还开拓了出口市场,如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余姚市第二光学仪器厂等。

四、照相机工业的新发展与调整 (19912003)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照相机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家对进口照相机的限制和国人文化生活的提高,国产相机在一个时期内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我国照相机生产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照相机生产企业最多时达33家,加上配套和器材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产照相机超过300万架。但是,我国照相机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技术水平上与日本相差约15年、在生产水平上相差约20年。中国的照相机工业实质上也相当脆弱,一旦失去国家政策的保护,就完全抵挡不住国际市场的冲击。自1989年下半年起,大量照相机“水货”涌入中国市场,国外新型相机进口增多,国产相机市场开始大滑坡,大多数企业无竞争之力。到1990年,国家投资定点生产照相机的23家企业,有12家开始亏损,产品库存积压,产量锐减,90年代初产量徘徊于100万架左右,一些企业开始停产。到1994年全行业仅剩下两家最具实力的上海照相机总厂和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保留了“海鸥”和“凤凰”两个品牌。其他不少企业,则通过与境外厂商合资和合作,摆脱困境,走出新路。彩扩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最后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彩扩设备生产队伍。

80年代中期,台湾、香港地区的照相机, 工业发展迅速,它们的产品绕过了照相机的难点技术,如自动曝光、自动对焦、快门制造等,以生产低档普及型的35mm旁轴取景照相机为主,年产量达到2000万架。80年代末,为了降低劳务费用,台湾、香港的厂商逐渐将照相机的生产加工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以销定产”的照相机加工厂,组装或扩散由台湾、香港转移来的低档简易相机,年产量超过1500万架。90年代这种合资、合作生产的势头逐步向内地企业渗透,使我国的照相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992年苏州照相机总厂转换机制。总厂一分为四,成立了与香港合资的依利法有限公司,与台湾公司成立了野马有限公司,从事取暖器的生产。青岛照相机总厂与台湾明腾公司合资成立青腾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与台湾拓汉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西江辉照相器材有限公司,并建两条生产流水线,生产35mm袖珍自动相机。

199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与台湾五大照相机生产厂之一的普立尔照相机有限公司合作,用“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中、高档小型照相机。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与日本旭光学(潘太克斯)合作生产PG系列照相机,内、外销逐年增加,成为畅销的国产名牌照相机之一。北京照相机总厂与香港宝源(中国)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北京北照·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引进了照相机生产的高新技术和严谨的管理机制,向国内市场推出HMAE200/D平视取景照相机,仅1993年便盈利100多万元。常州照相机总厂与香港丰达仪器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MD35MD135DX1AF74个系列9种照相机,产品大部分外销。

1994年照相机械工业走出低谷,生产、销售开始回升。此时,国外一批知名的照相机企业,特别是日本的照相机公司如佳能、奥林巴斯、尼康等公司,看中了中国潜在的大市场,也纷纷来中国建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进一步改变了我国照相机行业的企业构成和经济运行,当年,全行业95个企业中,合资企业占40个,80%的大、中型企业都有与外商合作产品生产。我国照相机的产量1993年突破千万台大关,达到1930万架,1994年为2830万架,1995年达到4373.5万架,其中“合资”企业产量约4000万架。

1995年照相机行业,按全年销售总额排序前10名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不包括在内)是:上海宝丽来影像股份公司、上海照相机总厂、北京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公司、青岛青腾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上海照相机三厂、武汉照相机器材研究所、青岛照相机总厂。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很大进步。1991年推出的新品照相机有:江光的PC1535mm全自动相机,常州红梅AF8型和PZ11型,福州的FY901DFY901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彩扩设备有:苏州虎丘HQ500A2彩色相纸冲洗机、厦门星辉III型快速彩照冲印系统、江门奥丽LEO180型负片冲洗机和彩照冲洗机、山西科麦达KMD9051C型连体彩扩机和KMD226型彩色负片冲洗机。1992年江光开发6种新机型,凤凰DC303MC型单反相机,达到国外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青岛推出678型、ZA110型、ZB110型等产品;广州推出新一代ME100型全自动照相机;武汉照相机快门厂推出80年代中期水平的“江花90型”(1/2000)钢片快门;杭照所推出T901型内藏闪光灯相机。上海八一推出全电脑812K型彩照扩印机和810型彩照冲扩设备。1993年上照总厂推出DF300X,是对DF300型相机外观造型进行了创新设计,适应国际潮流,属国内首创;江光推出DC838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是DC303型的改进型、此外还推出了LS930全自动相机(采用CPU自动控制)1993年是国产彩扩机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在产的90种彩扩机中,约60%为新产品,其中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815全电脑多功能连体彩扩机,全国普及型彩扩机的产量已超过2000台。1994年江光推出DC818单反相机,佛山普立华的超薄型956相机入市。1995年广东江门长润企业集团投资9300万元,开发出立体照相机和洗印系统,并建成照相机厂、立体彩扩印机厂、立体光栅厂和立体镜头厂,产品80%外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立体摄影器材研制和生产基地。

1997年上海海鸥推出DF300A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单反相机和F35135 mm变焦镜头;江光凤凰推出DC828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常州银燕推出CY400节能影室电子闪光灯;上海托特克推出TTC300影室闪光灯,温州光宝推出ZY3000专业影楼闪光灯。为纪念香港回归,江光推出“金凤凰”205特型镀金纪念相机。

1998年江光凤凰推出DC500DC700DC900单反相机;北照·宝源推出HM150(D)HME150(D)系列中、低档傻瓜相机;上海八一推出FP40型冲卷机、F570立式彩色放大机、812E型连体彩扩机、819型数码影像工作站;凤凰DC828B单反相机被批准为1988年国家级新产品试用项目。

1999年江光凤凰推出DC828NDC828NEDC858NE系列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具有珍藏意义的凤凰DC1999纪念版套装单反相机;MD接口的凤凰DC505DC701型单反相机、PK卡口的DC303NE单反相机、MD卡口的DC901单反相机;开发成功由德国设计师卢吉·科拉尼教授设计的凤凰DC20(机械钢片快门)DC10(电子钢片快门),实现了西欧美学创意和传统凤凰的完美结合,使产品外貌有了划时代的改变;自行开发设计了EK100AE系列单反相机,这是中国第一台完全拥有自动曝光(AE)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反相机;推出被中国称为凤凰T981型、在日本被称为“安原—1式”的凤凰JG50型特制纪念照相机,采用卡口39 mm L螺纹接口;试制成功用205B改造的135彩色编码相机;推出凤凰T120全景照相机。上海海鸥推出120五镜头立体照相机;重庆光华推出f 2880 mm/F3.84.5f 70210 mm/ F45.6变焦镜头;深圳华实推出LIKA10平视式135相机;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991桌面式全电脑彩扩机、FP50型冲卷机;上海天马推出TD1218S型彩扩机;北京银燕推出A系列影室灯、自动调焦AF闪光灯(为佳能、尼康、美能达相机专用灯)

2000年上海海鸥推出DF2000A单反相机、DF300XDF300WDF300XDDF300S系列单反相机;DF400NDF500型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单反相机;全自动相机有:海鸥SC888DSC898DSC918DSC968D;全自动变焦相机有:海鸥SZ120DSZ52DSZ70;变焦距镜头有:2870 mm/ F3.54.52880 mm /F3.54.828105 mm / F3.54.535135 mm/ F3.54.580200 mm/F4.5770210 mm/ F4F5.6等。江光凤凰推出凤凰DC2000单反相机、DC999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凤凰大眼睛PH70D相机、PH120D(38120变焦)PH628(2860变焦)、凤凰PH700D(3570 mm变焦)全自动相机;“2008冠军”全自动相机。北京银燕推出BY360AF自动调焦电子闪光灯。此外,甘肃光学工业公司、普立华照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华实业有限公司、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苏州依俐法照相机有限公司、奇能照相机有限公司等都推出很多新产品上市。

中国的彩扩设备,一直以价廉物美的特色占据着国内90%的市场,并出口俄罗斯及东南亚、东欧和中东地区。90年代中国的彩扩业日趋成熟,生产企业都开发出第二代连体型彩扩机,主要有:上海八一的井冈山牌813814815816型彩扩机;上海天马的天达牌23230123022305型彩扩机;上海索维尼的索维尼牌923925926型彩扩机;上海索菲亚的索菲亚牌SPI960型彩扩机;上海汇丰的天益牌TY23TY2301型彩扩机;山西五洲的LPG12C型彩扩机、山东特霓的特霓牌TN2001型彩扩机、广东南方的南方牌GCVI型彩扩机、广东安纳的麦士牌150350型彩扩机、广东江门外联的丽奥牌180型彩扩机、苏州虎丘的各种规格的专业负片冲洗机。90年代初,上海八一与日本科宝合作生产彩扩机、上海索菲亚与德国阿克发彩扩技术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的彩扩业已走进世界。1995年美国的柯达公司购并中国上海索维尼摄影器材有限公司,则标志着我国的彩扩业已向世界一流的水平迈进。

彩扩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1992年,日本的柯尼卡向中国市场推出柯尼卡808单进单出8in×12in的桌面式彩扩机。两年后的1994年,上海努力士电脑冲印厂便推出KaiLi 818桌面式彩色扩印机,随后,上海多丽推出多丽DL2000 B型桌面式彩扩机,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991型彩扩机。特别是上海天马推出的天达TD1812 S桌面彩扩机和索维尼的SPI990 KZ型桌面彩扩机,扩印尺寸达到18in,超过了进口设备,使国产的第三代桌面式彩扩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除满足国内要求外,还大量出口。到2000年底国产彩扩机产量约3000套。

1964年启用的“海鸥”商标,在1999年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00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983年启用的“凤凰”商标,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029月,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凤凰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和透视取景相机、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的金拍得丽透视取景相机、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的海鸥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荣获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0年国家统计局资料,照相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3(其中三资企业47),年平均人数47315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87.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7.7亿元,出口交货值120.3亿元,利润总额6.6亿元,利税总额8.2亿元。照相机产量5514.5万架,同比增长14.12%。照相机出口创汇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照相机出口9073万架(含一次性相机和简易相机),同比增长52.46%。主要照相机生产企业有:上海宝丽来影像有限公司、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佛山普立华照相机有限公司、广东尼康照相机有限公司、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常州红梅照相机有限公司、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北京北照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北照奥林巴斯光学有限公司、常州红达照相机有限公司、青岛青腾光学工业股份公司、宝源(新会)光学有限公司、兰州鑫泰光学有限公司、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科技有限公司、矽峰集团(珠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入WTO,中国照相机行业的骨干企业,都在寻求用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上海海鸥,把握科技创新的规律,精心构筑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立体相机三足鼎立新格局,至力开发中国人买得起的产品。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日本美能达、美国柯达等前后共建6个合资企业,成为参与新一轮国际照相机市场角逐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出的新产品有微电脑芯片控制的单反相机:DF300BDF300GDF400GDF5000等;全自动相机:SC188型、Z60i(变焦);新型系列海鸥双反照相机:4A107型、4A109型;数字式证件翻拍仪等。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1997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成为我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988年成立上海青浦凤凰光学有限责任公司,199911月成立南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与清华大学、深圳在线通数据网络有限公司组建“深圳凤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索普卡电脑小宝系列产品。20027月在广东中山市成立“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20047月在上海嘉定建立新的“光学加工基地”,将形成上铙、中山、上海三地互动,优势互补的光学企业架构。在发展传统光学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面向新经济时代的信息光电子、消费光电子、网络与通讯三大产业。主要新产品有35mm单反相机:EK180DN66DC938AWDC828MDC701M等;便携式自动相机有:GOSOGS310GS311GS300GS312GS320GS600等。保定乐凯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推出阳光型一次性相机、闪光型一次相机、套装自动相机、礼品相机等。佛山普立华推出,大变焦轻便相机Z950 1DZ810 1D,娇小型全自动相机系列:X2(D)型、P20/P20S(D)型,大取景器全自动相机:BF89BF80DGP65(D)GP59S(D)GP58(D)等。北照总厂推出长城牌全自动变焦相机ZMAE1800/D(2870mm变焦)、全自动相机HMAE2305/D、自动相机HME168型、MINI型相机。

此外彩色扩印设备和电子闪光灯、影室闪光灯以及三脚架等照相机器材,以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而且还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照相机公司都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形成在中国设立了加工基地,纷纷在中国成立办事机构,实行本土化战略。

柯达早在1927年就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办事处。从1998年开始投资12亿美元巨资、在中国拥有三家感光材料生产厂和三家影像器材生产厂。到2003年底,我国已是柯达在全世界的第二大胶卷消费市场。国内拥有8000多家柯达冲印店,3000多家柯达照相馆遍布中国大小城市。

200215,柯达公司在沪宣布,将柯达Easyshare(中高档)数码相机生产基地移师上海,并推出首款DX3500数码相机。接着又生产了四款数码相机。200310月又与乐凯签订合作协议。

佳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公司之一,到2002年在华投资累计为6.9亿美元,拥有10家独资企业和4家合资企业。中国成为佳能在全球设立生产基地最多的国家。2003年佳能取得了在华的内销权(包括数码相机、扫描仪等),佳能亚太地区的总部也将迁到国内,2003年投资1亿多美元在苏州建成海外最大的数码生产基地。佳能表示,在三年内要实现三个目标:销售额比2002年提高三倍,全部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客户满意率第一。

奥林巴斯1987年首度进入中国,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公司不断地加快在中国的步伐:2001年率先取得了数码相机在华的内销权;20024月,将亚太地区总部迁至深圳;5月宣布将1/3的数码相机生产转移到中国,还将再投资4500万美元,打造高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世界性基地。2003年新春在北京向全球正式首次发布旗舰产品μ系列的第一代数码相机、“百分之百中国制造”的μ300和μ400数码相机。并宣布在华战略:“全面提升和加强顶级高品质世界知名数码相机的品牌形象、加大在高附加值领域产品的在华市场份额。”奥林巴斯在北京、番禺和深圳都设有相机生产基地。奥林巴斯是当前唯一 一家真正实现百分之百中国“造”、中国“销”的数码相机国外厂商。产品精密工序,包括镜头研磨都在中国完成。并把400万~500万像素的高端数码相机移师中国生产。

奥林巴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强化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顾客服务体系,于20024月在上海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1126又在北京成立“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提出了“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的服务方针。2003年在广州、成都建立同样的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大面向全国的综合服务网络。

此外 ,三星、美能达、宾得、东芝、尼康、宝丽来、理光、诺日士等照相机厂商都在中国设立了工厂,从简易的一次性相机到先进的数码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国内都有生产厂家。

东芝在中国的34个生产企业中所有产品,有2/3在中国市场销售。

日本三洋公司为完成在中国的布局,与深圳华强合资的数码相机生产基地落户东莞。在胶卷生产上一争高下的柯达和富士,在数码相机的生产上也是各不相让。柯达已将其全球数码相机生产基地正式移师上海;而富士在苏州的合资公司所生产的数码相机,也已在2002年初获得了在中国内销权,并宣布其产品将全线汉化。索尼也宣布将逐步把数码相机等数字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2001年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与苏州机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苏州富士数码图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是国内专业生产数码相机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与总投资均为300万美元。主要生产CCD135万、200万、432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诺日士(上海)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日本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彩扩机生产基地。该公司位于上海嘉定工业区,总投资2亿元,一期生产能力年产3600台彩扩机。

美能达1994年在上海成立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公司,在2001年成立上海美能达精密仪器公司。

日本京瓷在天津与一轻集团(控股)公司合资组建销售公司——京瓷(天津)商贸有限公司。同时获得“进口销售”和“国内生产销售”两种许可,在制造业中尚属首次。在广州成立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

20024月尼康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在无锡新区建立数码光学仪器生产基地,生产数码相机及元件。

韩国三星:截止2002年底,三星集团对华累计投资达27亿美元。2002年营业额82亿美元,有员工4.2万人。有天津三星、苏州三星和宁波三星。三星的目标是:在中国的业务3年内超过美国和欧洲市场,中国将成为三星最大的海外市场。三星集团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第二运营中心及最大的海外投资地。三星也拟将韩国生产数码相机的基地全部转移到中国,中国将成为三星唯一相机生产基地。

2002年,IT业与传统影像业的联手合作异常火热。在美国惠普与柯达成立合作公司;在国内联想与柯达、三星结成合作同盟。爱普生与乐凯联手5月份推出“数码快乐印”,计划一年内发展500家。

200331,柯达公司携手其网络数码冲印服务伙伴长凯数码空间站,在上海举行“数码影像全球接触”发布会暨网上冲印网友联谊会,以扩大网上冲印业务。

日本索尼公司于2003年在江苏无锡市兴建小型液晶显示器组装厂,把日本国内的组装业务逐渐转移到中国,以降低生产成本。工厂投资5亿日元(3500万人民币)。将组装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使用的高强聚硅液晶显示器拿到中国生产,每月可组装60万只。

香港宝源公司已把生产总部从香港迁至广东省新会。

台湾普立华公司在佛山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立生产基地,2000年已形成年产上千万架照相机的生产能力。2003年生产照相机1249万架,同比增长1617%

国外厂商在国内设立工厂的同时,国外品牌也开始进行市场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搭建。像索尼、三星等电子巨头的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都已经初具规模,同时还把他们在国外几十年高效运作的经验带到了国内,将直接服务中国用户。

上海将成为世界影像业的中心。柯达和富士在中国的总部都已设在上海。自200385日柯尼卡和美能达在日本宣布合并以来,已全面开展工作,合并后在中国的总部也选在上海,其目标是,形成一个“像柯达和富士一样的数码影像整体服务提供商”。

2003年底,国内已有规模照相机生产企业49家,组装厂和零配件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出口各类照相机约1.1亿架。中国已成为世界照相机的加工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照相机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制造行业,100个企业中,三资企业6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0个、港澳台商独资企业18个、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15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4个、与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2);民营企业18(其中私营企业10个、股份制企业8);国有企业11(其中国有独资企业1)。三资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23.83亿元,同比增长53.17%;产品销售收入322.19亿元,同比增长54.66%;出口交货值281.18亿元,同比增长55.05%;利润总额11.67亿元,同比增长51.1%。可见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2003年全行业49个照相机生产企业共生产照相机6011万架(不含简易相机和一次性相机),同比增长16.75%,其中数码相机约占60%。生产集中度较高,年产100万架以上的企业16家,合计生产5223万架相机,占全部产量的86.9%,同比增长27.3%16个企业按产量排序为: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中山日荣塑料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彩晶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奥林巴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市番禺蔡二耀佳光学电子厂、苏州富士胶片映像元器件公司、惠州东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汉辉照相器材厂、均德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宝丽来影像有限公司。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出口创汇41.57亿美元。出口照相机整机约1.1亿架,其中传统照相机出口量6133万架(包括一次性相机及简易相机)、创汇5.65亿美元;数码相机出口4863万架,创汇29.56亿美元。显然数码相机已成为照相机及器材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成立,主要负责照相机、光学镜头、照相器材、彩色扩印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的ISOIECTC/SC。下设三个分委员会:照相机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照相机、光学镜头标准)、照相器材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照相器材标准)、彩色扩印设备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彩色扩印设备标准)。标委会秘书处挂靠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截止2002年底,制定照相机等国家标准(GBGB/T)11项、机械行业标准(JB/T)72项。

“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84年成立,挂靠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多次认证复查,重新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和计量认证合格,颁发“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可证书”。2000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部、国家轻工业局联合发文(工商消字[2000]第43)授权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全国唯一照相机机械产品消费争议检验机构。该“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考核认可,全面开展照相机械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并对送检产品检验结果予以社会公布。

《照相机》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2004年第一期,渡过了25个岁月,迎来了第200期的纪念日。她纪录了中国民族照相机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年代到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艰苦岁月。记录了“凤凰”和“海鸥”不平凡的经历;记录了闪光灯、影楼灯等照相器材生产企业由小到大成长的历程;记录了彩扩设备制造企业走过的由“分体”、“连体”到“桌面”,由传统、传统加数码片夹到数码的发展过程。她伴随着摄影爱好者渡过了“120相机热”、“135相机热”、“黑白热”和“彩照热”,而今又开始了“数码时尚”的新时代。她是一本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特色的杂志,是读者的良师益友。

国内照相机及器材最大的国际性展览会,“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自19987月在北京首次展出后,至20044月共举行了7次展览,展会规模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参展商最多、代表最高摄影技术发展水平的国际性照相器材博览会。第七届博览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际展览会中心集团公司联合主办,德国科隆国际展览会有限公司合办,由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具有重大影响的杭州“中国国际照相器材与数码影像博览会”,自1985年“首届全国照相机械产品博览会”诞生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的举办了10届。杭博会是国内照相机品牌和技术进步的大展览,始终是国内外彩扩机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照相器材应有尽有。“要买卖中国货,请到杭博会!”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第10届杭博会由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中国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协会照相机械与器材分会和浙江世界贸易中心联合主办。

 

五、数码相机与数码彩扩(19982003)

 

数码相机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销量逐年增产,2000年国内销量11.6万台,200124.78万台,200256.6万台,2003年约160万台。然而国产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2003年仅为10%左右。

19988月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郑重推出中国第一架海鸥DC33型数码相机,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世界数码相机生产的行列。海鸥公司在19992001年建成年产60万台数码相机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我国第一条数码相机生产装配生产线。

1999年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凤凰公司)与台湾新普公司合资在南昌成立南昌高科技数码公司,2000年推出SX410Z(可变焦、410万像素)SX330Z(可变焦、330万像素)SX210Z(210万像素)SX130F(130万像素)四款数码相机。

为推动我国数码相机的发展,国家计委以计司技函(2000)16号文《关于组织实施数码相机产业化专项通知》号召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数码相机产品的开发和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攻关。

20017月北京照相机总厂与奥林巴斯公司“第二次握手”,成立奥林巴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数码相机。

20011212上海海鸥数码影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6家公司联合投资,重点推进数码相机及产业链的发展。

2002年初方正、紫光陆续推出130万像素和200像素的数码相机产品,成为最早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的IT行业厂商。20025月,联想又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数码相机产品,并在全国50家“联想数码影像中心”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在广州建成年产4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线。接着朝华科技、华旗资讯、京东方等IT类厂商,海鸥、凤凰、普立华、麦科特等传统相机厂商,还有先科、TCL等消费类电子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20032月西安西光集团也推出西光牌DCC300数码相机,使军工企业也加入了数码相机开发行列。到2003年底,全国已有30多个数码相机品种。先后推出33万像素、80万像素、100万像素、130万像素、150万像素、210万像素、321万像素、410万像素,直至500万像素的低、中档数码相机。

当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掌握在国外几家大厂商手里。国产数码相机都是用外国关键零部件和芯片,2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多为贴牌生产和销售。本土企业推出的主要产品如下:

上海海鸥:DC33SDC80DSC110SDC1500等;

凤凰光学:SX410ZSX330ZSX210MSX130F等;

联想:2002年推出SOSHOW730W530W305W303W301W500W5022003年春季推出V30V20V20C2003年秋季推出V50V45V40T30V30CC20

方正:DC Smart35DC33DC32数码相机;DC Power25DC23DC2数码相机;

清华紫光:Unis4500Unis DC5110Unis DCQ8DCQ5DCQ3、金Q8型、T8型。清华紫光正在推行“200万像素起步,300万主流,400万挺进高端,500万奠定国产品牌优势,以高性能价格比推动产品普及”的方针。

TCL数字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推出V6系列数码相机(210万像素、310万像素)和画外音系列——281818281818型数码相机。

中恒讯视公司推出V系列:DECV320DECV330DECV340DECV350DECV360S系列:DECS220DECS240DECP430型数码相机。

京东方推出4900Z数码相机。

上奇科技推出光讯S7数码相机。

华旗资讯推出“爱国者”A360A340数码相机,DCP710数码相机;“爱国者”数码相机伴侣王I代、II代。

北照·宝源光学有限公司推出T6型、M300型、T20型数码相机。

西光集团推出:DCM1201型、DCM1202型、DCM1203型、DCC3200型、DCC3400型数码相机和数码伴侣DP2001型;数码相框DOF1SO1型、DPFG801型。

保定乐凯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推出SX410Z3型、SX330Z3型数码相机。

佛山普立华公司推出:DC2000DC2070DC3460DC2300DC2350DC530DCS6DCS5 DCS4DCS3DC4311DC3321DC3000数码相机;MDV2型数码相机。

杭州超意数码摄影技术有限公司自19997月成功的发布了1000万像素的数码机背——超意EB67,震惊海内外,填补了我国生产专业数码机背的空白。2000年上半年开发出第二代数码机背—EB67II(1160万像素、面阵一次曝光成像),随后开发出超意EB67普通型后背(670万像素)2003年开发出超意EB67III型后背(1600万像素)。是全球第一台内置式数码后背。

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和我国未掌握数码相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国产数码相机发展中1200多家。,面临与国际知名大企业竞争,形势严峻,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上都处于劣势。

数码彩扩设备发展简况

全国在册的彩扩店约3万多家,彩扩机约3.5万台以上。其中数码彩扩店才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彩扩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我国数码彩扩设备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现已成熟,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数码彩扩主要采用的是CRT(阴极射线)LCD(透射式液晶)LCD微位移法、LCOS(反射式液晶)LDD(微光阀)LASER(激光)等。

国内数码彩扩的发展存在着二种思路,一种是开发全新的数码彩扩机,开发目标为新的用户群体;另一种是开发数码彩扩电子片夹(数码部件总成),使传统的彩扩机升级为数码彩扩机,开发主要目标是老用户和部分新用户。

生产数码彩色扩印机整机的企业,以上海多丽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这两家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数码彩扩设备开发的企业。上海多丽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于2000年向市场推出一款采用CRT技术的DL2109数码彩色扩印机,2001年推出了采用LCDDL2201D数码彩色扩印机,2003年推出了采用LDD微位移的DL2300数码彩色扩印机,扩印照片的最高解析度达到了520dpi、最大尺寸达到了18in。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于2001年率先推出了采用LCD微位移的SPI990D数码彩色扩印机,最高解析度达到了512 dpi、最大尺寸达到了18in

生产数码彩色扩印机数码电子片夹为主导的企业,以原彩色扩印机的生产企业上海天马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上海汇丰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特霓电子影像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以及具有IT背景的生产企业上海丽宝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丽宝、金成生产的数码电子片夹,拥有专利等核心技术,产品可供市场上的诺日士、富士、柯尼卡、爱克发以及国产的各种传统彩色扩印机升级配套使用,性价比高,具有价格优势。

2003年,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推出LDD技术的“SPI990E”全数码彩扩机。LDD(LED+LCD)微光阀曝光引擎的特点是:(1)红、绿、兰LED微光阀具有与激光相同的色纯度,色彩表现力俱佳;(2)大画幅投射式LCD,可获得中心与边缘一致的成像品质,对像素进行多次插值,照片更加细腻;(3)LCD板有机械微移动外,LDD微光阀曝光引擎可全电子曝光控制,结构简洁,运行稳定;(4)LEDLCD均是成熟而价廉的电子元器件,寿命长达5万小时以上。因此是性价比较高的数码彩扩设备。

上海汇丰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推出天益“TY2301D(LCD技术)、天益“TY1218D(LCD技术)和天益“TYLD16(LDD技术)三种数码彩扩机,可满足低、中、高不同层次用户需要。所采用的LCD数码电子片夹、图像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开发和制造。

上海丽宝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丽宝超“e2108”数码彩扩机,采用LCOS数码曝光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数码彩扩软件,再配上扫描仪,便是一套小型全数码化彩扩系统。

上海天马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推出天达“LA2030”激光数码扩印机(明室操作),采用激光曝光引擎;天达“LED1218A(LDD技术)数码彩扩机,LCD专用镜头,选用德国罗敦司德产品。

北京恒友信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影龙”YL68I(LCD技术)数码、传统两用彩扩机、“龙影”LY2000G型数码彩扩机(LCOS技术);上海八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推出816D(LCOS技术)数码彩扩机。

2003年市场上主要的数码彩扩电子片夹有:丽宝LBDE01A数码曝光器(LCOS反射式液晶体);丽宝LBDE02A数码电子片夹(LCD透射式液晶体),用微移动插值法,提升分辩率;天达LC1300型数码电子片夹(LCD技术);杜高DIPS Pro131型数码电子片夹(透射式LCD液晶),曝光时4次微移动,提高分辩率;上海正申DM26S数码电子片夹(透射式LCD液晶),是引进美国LCD等元器件生产而成;金成传统彩扩LCOS数码转换器(LCOS技术);金成激光数码曝光系统,采用RGB三色单一波长激光器,共有三款产品:12in幅面、20in幅画和32in幅面激光数码曝光器;特霓TN2001S型数码电子片夹(LCOS技术)。深圳意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意大利GPE公司的成熟技术,提供三种产品:(1)标准版(8in×10in)数码片夹;(2)专业版(12in×18in)数码片夹;(3)独立光源(8in×10in)数码片夹,解像力可达400 dpi;该系列片夹可在20多种传统彩扩机上升级使用。还有易美图数码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泰来32明室激光放大系统(TERA)”,扩印宽幅达32in,采用激光打印技术,其核心的曝光部件及冲纸机均从美国进口,整套售价130万元,与意大利宝利3049型彩扩机相比便宜近80万元。

总之,国内品牌数码彩扩机技术日渐成熟,与国外技术差距逐步缩小。国外主要集中在激光数码彩扩,国内主要集中在采用液晶曝光的数码片夹上;在价格上,国外品牌多在100万元以上,最低80万元,而国内品牌仅卖30万元左右,有很强的竞争力。数码彩扩电子片夹的开发,走出了一条以最低的投资改造传统彩扩的新路,电子片夹的价位在612万元之间,这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彩扩机升级数码机解决最佳方案。

中国照相机械与器材制造行业是一个以“三资”企业为主导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行业技术进步快捷,数码产品已占主导地位。由于IT行业、消费类电子行业和通讯行业的加盟,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跨行业发展趋势明显;行业生产、产品出口都以三资企业为主,主要产品生产集中度高;出口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为主;国内市场已国际化,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本土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第三节   复印机械

 

复印机械是指用各种不同工作原理、不同复制过程来产生原稿件的复印品、而原稿件不受损伤的现代办公设备。包括复印设备、小型胶印设备和文字处理设备。主要产品有:重氮复印机(又称晒图机);银盐复印机;热敏复印机;喷墨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包括办公用静电复印机、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缩微静电复印机、军用地图静电复印机、多功能数字静电复印机、全彩色静电复印机);油印机、自动速印机、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小型胶印机(单色、多色和彩色);复印器材(感光材料和显影材料等)。关键零部件有:有机光导体鼓(OPC)、硒鼓、硅鼓、卡盒组件(鼓粉总成)、文件自动送入器、送纸器;文件分页、装订、折页等配套设备。

 

一、世界复印机械发展简况

 

193810月美国物理学家查斯特·卡尔逊(Chester Carlson)发明静电复印技术印出世界上第一份复印件,至今已经历了70多年的历史,静电复印技术已发展成熟,广范应用到复印机上(模拟式、数字式)、激光打印机和普通纸传真机中。1959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造出世界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自动复印机,1960年正式投入市场,掀开了办公用复印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为了打破施乐公司对普通纸静电复印机技术的垄断,世界上许多厂商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新的复印方法和材料的探索,一方面研究可重复使用的光导体技术(普通纸静电复印),另一方面研究消耗性光导体技术(深层纸静电复印)1963年施乐公司制成用氧化锌感光复印纸的Xerox813型静电复印机;1984年制成1400(复印速度40/mim)3600型复印机;1965年日本理光公司在引进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利基础上,研制成功BS1型氧化锌湿法小型台式静电复印机;19671968年日本佳能公司研制成功用硫化镉作光导材料,具有绝缘膜表面的静电摄影的光导体,以及相应的逆充电成像法。日本小西六公司与荷兰奥西公司研制成功将氧化锌做成的光导体等。目前使用的硒、硫化镉、氧化锌、有机光导体(OPC)等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研制成功的。

日本的静电复印机在光导体和显影剂方面取得重大进步。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理光公司生产了液体显影体系的复印机。日本佳能公司开发了新型光导体(由绝缘上层和硫化镉下层组成),研制出“NP”型复印机,1970年上市;1980年又做出了第一台采用绝缘型磁性色调剂的单组份显影体系的NP200型台式复印机。这种显影体系省去了瀑布显影体系和印刷显影体系中所用的载体。80年代的复印技术,普遍采用微电子技术,向多功能化、高可靠性、高速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发明了将所有部件作成一体的小型卡盒式组件,实现了产品更新换代,如佳能公司PC10PC20复印机。复印机也由黑白向彩色发展,出现双色、多色、全彩色复印机。90年代,复印机进一步向可靠性、高复印质量、环保型、节能型、一体化、数字化、全彩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光公司首先推出imagio 3208型数字复印机,佳能推出NP9030NP9330数字复印机,柯尼卡推出8010型数字复印机。数字复印机既是一台复印机,也可做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或成为网络的终端。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外各大复印公司对以前的机型进行了升级换代,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数字复印机,如理光公司的AF Gi200/400,佳能的GP215,夏普的AR5040,东芝的3850D等数字复印机。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图象编辑功能;一次扫描,多次复印功能;电子分页功能,一次复印、分页可达999份;可升级为A3幅面高速激光传真机;可升级A3幅面高速激光打印机;具有键控颜色变换功能;具有较大的存储量(400);可与其他设备相连接,实现办公复合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彩色化和图象逼真的形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1985年以来,日本佳能、东芝、理光、柯尼卡,美国施乐和利盟等相继研制成功数字彩色复印机,并推向了市场。特别是近年来,A4幅面的彩色激光多功能复印机也纷纷进入了市场,成为普及的商用彩色打印机。其中有的采用数字技术和激光扫描电子照相印字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有的采用数字技术和热转移印字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佳能公司1992年成功的推出CLC550650型数字式彩色激光复印机,是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彩色复印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应用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和网络技术,集复印、打印、传真、扫描为一身的多功能复合办公设备应运而成。20世纪90年代初,各个公司都看到了多功能复合机在市场上的巨大优势,都相继推出数字式多功能复印机。日本理光公司推出, MF530Ⅱ、Ⅲ型传真/复印组合的复合机,1993年推出智能传真系统多功能复合机;1995年日本美能达推出多功能高速数字复印机。2000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复印机公司都相继推出系列数字多功能复印机。此外,惠普、联想、方正、佳能等公司相继推出了以打印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复印机。

静电复印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使复印机产品经历了从手动到全自动,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式到数字式,从单色到多色、全彩色的发展过程。未来的发展将向全自动办公系统数字化、全自动通讯系统网络化、办公设备系统彩色化、办公自动化设备多功能复合化、信息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的复印机械工业初具规模(19641983)

 

()复印机械开发研究试生产阶段(19641973)

 

静电复印机的问世,引起全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界的关注和兴趣。中国出于改进本国科技情报传输手段的需要,于1964年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内组建“复印新方法研究室”,开始研究设计静电复印机。而当时的日本,几乎在这同时也开始了复印技术的研究。1965年初设计结束,由上海照相器材厂(后名上海复印机厂)试制,于19666月通过样机鉴定。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台自动式静电复印机——“浦江牌”自动复印机。它的诞生时间仅与世界第一台复印机相差六年。

1965年我国第一次由中国科技文献复制公司进口两台硒静电复印机Xerox 5BC型和12A型。

19661月组建“国家科委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1966年天津实验厂(隶属原四机部)对进口的施乐大型静电复印机12A型进行测绘仿制,获得成功;天津复印机所与上海照相器材厂合作,对进口施乐5BC复印机进行测绘,并试制出Se4型大型复印机,随后又试制成功Se5型和立式Se16型复印机。三种型号复印机共生产了700多台,不仅整机是完全由国内制造,而且机内所有零件、所有消耗材料,完全是我国自己的产品。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随后的几年中,复印机行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到1973年才开始复苏。

 

()复印机械工业基础建设阶段(19731983)

 

1973年至1983年,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地非常热衷于研究开发与复印有关的技术和产品,参与的厂家、人数和开发的品种如雨后春笋。到1986年底全国已有复印机设备主机生产厂20多家,配套企业近百家。生产静电复印机、重氮复印机、小型胶印机和复印器材等4个小类、10多个品种的产品。1983年生产各类复印设备3425()。年底500台以上的生产企业有武汉复印机总厂、上海电影机械厂、上海复印机厂等3家企业。营口复印机总厂主要生产胶印机;天津复印机厂主要生产单色、彩色晒图机;天津复印设备厂、青岛照相机厂主要生产大型复印机。从1966年至1983年间共开发和生产了70余种型号的复印设备产品,初步形成了复印机及其器材配套生产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复印机品种开发上已有相当规模和实力。

1973年起,我国开发研制的复印设备及配套耗材品种主要有:

大型工程图静电复印机:有上海复印机厂的Se4,天津实验厂的12A,泰兴仪器厂试制的DJ地图机,青岛照相机总厂的SeASeBSeCSeD,哈尔滨冶金机械厂的XCB-Ⅲ型平板式,衡阳治金复印机厂的Y771Y711AY771B,奉化仪器厂的FT907FT907EFZ309,华航光学仪器厂的HS775,天津复印设备厂(后天津佳能)BXF101,上海晒图厂的YTD841-Ⅰ,上海东海复印技术公司的YJ880-Ⅲ,杭州复印机厂的YF85A,上海延中复印机厂的79A80A,太仓复印机厂的XDPB82,淮南市新星复印机厂的XDPB83,浙江鄞县云龙复印机厂(型号不详)的产品。共计16个厂家的24个机型。

普通型(包括落地式和台式)静电复印机:有上海复印机厂的Se5Se6,上海电影机械厂的Se5FX129FZ240,天津复印设备厂SYF1SYF900,武汉复印机总厂的长江600600-Ⅱ、710,桂林电表厂的GXF1200GXF3,青岛照相机厂的YG1200,哈尔滨冶金机械厂的XCG720,汉光机械厂的HG720,重庆巴山仪器厂的鲲鹏牌BFIBF-Ⅱ,四川仪器四厂的FJX1200,沙市复印机厂的彩蝶-42,天津复印研究所设计试制的硒静电小型复印机UBxiV型,桂林电表厂与美国克拉克(clark)公司合作生产的CMC2000。共计12个厂家的21个机型。

缩微照相(阅读)放大复印机:有北京照相机厂的JZD-Ⅱ缩微摄影仪,青岛照相机厂的SeB,上海复印机厂的Se4,天津实验厂的12A,武汉复印机总厂的长江-600F、与日本合作生产的KD1KD3,天津复印研究所设计试制的氧化锌阅读复印机等。

重氮复印机:有天津复印机厂的CDOGX65CDOGX71CGIX76、飞星牌CGO4CS25CSI6CGO7CGI9,上海延中复印工业公司的DGGB120/R29JXT501T1200T12002,北京晒图机厂的SH120-ⅡCSH120TSH120-ⅡTXHX1SH120-ⅡTL,武汉晒图器材厂的751782793CD/LTS/A5CJ580共计4家,产品品种计23种之多。

除此之外,从事复印设备配套件如曝光灯、电动机、齿轮、齿轮带、传动链条、钢丝绳、刮板、分离带、臭氧过滤片、清洁卷子、分离爪、热辊等,以及相配的耗材如硒材料、硒鼓、硒板、氧化锌材料、氧化锌版、氧化锌纸、复印纸、卷筒纸、墨粉、载体、重氮复印纸、湿法显影液等,其生产厂近百家。

小型胶印机主要是由营口复印机总厂和四川建筑机械厂生产的,除胶印机外,还有静电制版机、固版机等配套器材的生产。

19825月,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从国家科委划归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更名为“机械工业部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复印所)1983年根据部统一布置,对全国复印机械工业自1949年至1982年机械部归口的(计划内的)县以上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清理,经调查,列入复印机械工业产品清单内的产品共有4个小类、14个系列、24个品种(其中:静电复印机11个品种、重氮复印机2个品种、办公用胶印机1个品种),共统计了15个企业的产品。

1983年以前,虽然已形成年产3000台的生产能力,并在全国建立了维修服务网点,国产复印机为缓和国内市场急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国产设备与进口的国外复印机相比,差距较大,产品结构陈旧,技术性能差,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输纸误送、卡纸,图像不清晰等毛病,稳定性差。尤其是生产工艺方面差距更大:在程序控制方面,国内采用印刷线路,国外当时多采用集成电路、数字显示;机件国内多用机械切削,国外多采用冲压成形;国外多用精密浇铸,外观光美,省材料省工时,国内仍用砂模浇铸;外表面处理国外采用珐琅纹漆,国内运用喷漆、烘化;板金件国外形成专业化自动化水平高的生产方式,国内仍用切、弯、焊、冲、钻工艺加工方式;装配与调试国外多是专用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国内多用通用仪器设备和人工进行;国外已采用粉末压制,当时国内极少使用;鼓基加工国外由专用机床,国内用通用机床或改造的设备;电气元件国外经筛选和检测,国内较少筛选,等等。国内用户普遍反映国产复印机质次、价高、不好用。

 

三、复印机械工业的发展时期(19841990)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办公机械的需求更迫切、更广泛。自1982年开始,国外的各种静电复印机通过多种渠道涌入国内,并完全占领了国内市场,使国内复印机厂商一下子陷入困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渐尴尬,无力应付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国产设备昨日的辉煌变成了泡影。

19844月国务院发出了44号文,“把对外商品贸易与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实行技贸结合,用我们一部分市场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从1983年起,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复印机械生产技术,并以技贸结合、散件组装(CKD)、大件组装(UKD)等方式进行复印机生产。19831984年间国内生产静电复印机的12家工厂中,有11家企业从国外9家企业引进23种机型,进行散件组装达8.7万余台。(见下表)

 

“六五”期间复印机行业进口散件组装表

 

序号

散件组装企业

外国企业名称

散件的型号

1

北京科学仪器厂

日本三洋公司

SFTII502

2

天津复印设备厂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600,UBix1600MR

 

 

日本佳能公司

NP400,NP270,Selex8203

3

汉光机械厂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800z

 

 

日本三洋公司

SFT8004

4

武汉复印机总厂

日本东芝公司

BD4515,BD5511,BD88115

5

桂林电表厂

美国克拉克公司

CMC2000

 

 

日本佳能公司

NP155

 

 

日本理光公司

FT40856

6

上海复印机厂

美国施乐公司

Xerox10357

7

上海电影机械厂

美国施乐公司

Xerox10258

8

福建光电设备厂

日本三田公司

DC121,DC211,DC2139

9

广州复印机厂

日本理光公司

FT3050,FT406010

10

湛江复印机厂

日本佳能公司

NP125,NP40011

11

深圳佳美科学仪器公司

香港朗巴斯公司

CPF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600

 

 

日本佳能公司

NP155

 

 

9家公司

23个品种

 

 

“六五”期间引进的项目有:装配生产线9条,感光鼓生产线2条,显影剂和墨粉生产线4条,关键件生产线2条,单项技术4项和联合国资助测试中心项目1个,合计共用外汇3100万美元,造就了最大规模引进技术形成的新型复印机械产业。到1985年,国产复印设备除两种大型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外,只有上海复印机厂的e16小型静电复印机还在维持生产,其余国产复印设备全部停产,靠引进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静电复印机产品由于引进技术过程中,多头对外,重复引进和盲目进口的问题比较严重,已进口的散件和引进的技术、机型水平相差不多;关键制造技术的引进不配套,各厂几乎都靠用外汇进口散件(UKDSKDCKD方式)组装生产,给国产化造成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有关部委从1985年起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文件。19858月由国家经委副主任朱嵱基主持召开了由国家经委、纪委、经贸部、中国船舶总公司,机械部出席的复印行业“七五”规划座谈会,会上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90号文件,加强宏观管理,对复印机进行定点生产。装配线一律停止进口,并联合统一对外谈判。19851215日在北京,机械部召开复印行业“七五”规划座谈会。在19865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机械工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落实复印机行业七五规划”通知:“七五”期间要形成7~9万台生产能力;在“六五”技术引进基础上填平补齐关键技术,要求技术攻关使国产化水平达到80% 以上,建立基本完整的专业配套协作体系,满足国内市场;感光体以硒鼓为主,幅面标准采用A系列,搞好产品定型,逐步实现关键件、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优选二、三种机型,择优定点,组织专业化协作;严格把好复印机械技术引进关,联合对外,分头签约;严格限制静电复印机和整套散件进口,统一归口机械部审批,凭经贸部许可证进口,未经许可不得进口整机及装配线;对复印机价格进行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并建立全国复印机产品质量监督监测机构。

经过“七五”的努力,制止了“多头对外”、“重复引进”、刹住了“一哄而上”、“盲目引进”之风,限制了整机及散件进口。到“七五”末,全行业16家主要生产企业中,引进静电复印机生产的企业压缩到7家。“七五”期间,引进技术的企业开展了深化吸收工作,使产品国产化程度逐年提高,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武汉仪器仪表自动化工业(集团)公司、国营汉光机械厂、营口复印机总厂等4家国产化程度达80%;桂林复印机厂达60%;广州复印机厂、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达40%以上。

“七五”期间,复印机行业从初期年产值1亿元发展到19905亿元,已形成产业,并初具规模。复印机装配能力11万台/单班车,感光鼓生产能力14万台/单班车,显影剂生产能力416t /年。行业内外,有逾百家企业为复印机产品协作配套。

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情况详见下表。

 

 

19841990复印机械行业引进技术项目概况

 

企业名称及引进时间

引进技术合同的主要内容

引进技术项目国产化情况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19841987

 

引进日本佳能公司复印机装配、感光鼓及墨粉生产技术和设备。

NP270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85%NK1型显影剂1990年国产化率86.7%Cds感光鼓1990年国产化率95.7%

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

1985

引进日本东芝公司复印机装配线、墨粉、显影剂、硒鼓生产线、喷漆生产线、塑压备及模具、冲压设备及模具、金切数控车床。                              

1990年:BD511复印机国产化率为91.4%,色调剂为80%,显影剂为95%,硒鼓为80%         

海施乐复印机公司

1987

合资生产、制造销售台式静电复印机、感光鼓、墨粉。

Xerox127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为42.3%

广州复印机厂

1984

日本理光公司无偿转让组装技术,引进DK2复印机生产线,由部件组装逐步过渡到零件组装。

 

 

FT4065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为50%

广州复印机厂

1985

在引进DK2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引进DK8生产技术和设备,加速国产化工作进度。

广州复印机厂

1985年—1987

引进日本理光公司硒鼓制造技术及关键设备39(),可生产H型和F型感光鼓。

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

1989

引进日本佳能公司复印机生产装配线及监测仪器。 1988年合资生产、销售显影剂。

NP1215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46.8%

桂林电表厂

桂林复印机厂

19851986

引进日本理光公司复印机装配线KDAKDB及其生产设备;引进日本东芝公司氟辊生产线

FT4083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65.4%

汉光机械厂

1985

引进日本小西六公司复印机CKD装配线,硒鼓生产线,色粉载体生产线等生产技术和设备。

1990UBix1800z复印机国产化率80% (批产),色粉原材料和硒鼓原材料国产化率均达100%

营口复印机总厂

1985

引进日本1800 AWD胶印机生产技术和设备。

1800AWD胶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达100%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各主机厂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对引进产品进行国产化的同时,一些主机厂还积极地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工作。其中开发的主要整机新产品共16项,50%为静电复印机产品,还试制了多种复印机的配套感光体和消耗材料新产品,如: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材料厂试制了FT4000型系列色调剂,同时还试制了两种型号感光鼓;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硫化镉鼓和NP270显影剂的原材料;上海复印机厂试制生产了海鸥牌x01型显影剂等。此外,激光印字机、电子白板、数码速印机等产品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七五”期间累计完成计划科研及中间试验项目3项,新产品的试制项目52项。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开发的主要产品(整机)

 

序号

新产品型号

研制单位

鉴定年份

备注

1

FS20B1

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

上海电影机械厂

1989

大型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

2

NY231

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

1987

小型静电复印机

3

NP270S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1989

等倍静电复印机

4

F3200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5

JZB1800

汉光机械厂

198812

静电制版机

6

F3240

汉光机械厂

198911

 

7

F3200Z

汉光机械厂

19905

 

8

J23

营口市复印机总厂

1989年完成开发

静电复印机

9

BF2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0

T1200 I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1

T1090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2

HX5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3

CGO6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4

CGO8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5

CGO11A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6

582B

武汉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已完成技术改造及技术引进投资3.5亿元,技术引进达20项,即7条办公用静电复印机整机装配线,1条办公用胶印机生产线,5条感光鼓生产线,5条显影剂生产线,2条复印机专用零部件生产线。另外,还相继引进了细长轴加工、冲压、喷漆、部件装配等加工生产线。与“六五”期间相比,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全部产品均已调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

1983年以前,国内市场销售的复印机基本上以国产机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复印机整机进口逐年增加;国内的复印机生产企业一方面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也组装进口散件。19851987年间,国内市场销售的复印机大部分是进口整机和全套散件组装机(1985年复印机整机进口量高达98万台)。“七五”规划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较好地控制了大量整机进口的局面,19881990年间以消化引进技术生产的复印机为国内市场的主要销售产品,机型主要是施乐、佳能、理光、东芝、优美等品牌。由于国内生产的品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1990年以后,复印机的整机进口又出现回升的势头。

复印机的社会需求与国情、国力密切相关。分析复印机历年来的销售情况,19851987年是销售高峰期,销售量为4.5万~4万台;1988年开始,随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紧缩,提高汇率和关税,对复印机等产品实行专控等原因,复印机的销售量明显下降,1989年销售量为2.2万台;1990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复印机的销售量又呈缓慢的上升趋势,1990年销量达到2.8万台。

在国内生产的复印机销售量中,合资企业产品所占的份额达到40%左右。

下表是海关总署统计的复印机械产品的进口情况,包括整机、全套散件(UKDSKDCKD散件)、国产化率未达到40%者被视同整机。

 

复印机械产品历年进口情况

 

分类

年度

静电复印机及热敏复印机

附件及零件

金额(万美元)

数量()

金额(万美元)

1981

1266

3683

120

1982

991

3552

239

1983

4927

22087

521

1984

6813

27910

1376

1985

16556

98700

4065

1986

 

15707

 

1987

2080

8674

 

1988

2331

10689

 

1990

1612

8871

3077

1991

2658

17822

7695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历年统计资料

 

随着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深入,复印机行业一些有特色的产品也相继出口到国外,例如显影材料、感光鼓、复印机零部件等,复印机、办公用胶印机的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这些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东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行业的出口创汇取得了一定成效,出口的产品包括静电复印机、感光材料、显影材料、小型胶印机等。1987年出口额796.9万美元,1988年为713万美元,1989年上升到1141.8万美元,1990年又下降到934.4万美元。

到“七五”末,复印机行业已建立国标、专标、厂标的标准化体系,覆盖面达80%以上,并建立了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可靠性考核工作也已开始进行。

至此,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国复印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经过“六五”和“七五”的建设,到80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国内拥有静电复印机装配线7条,具备装配能力11万台/单班·年,综合生产能力达45万台/年;感光鼓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2436万只/年;显影剂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1060t/年;重氮复印机生产能力2500/年,办公用胶印机生产能力1500/年。

1990年,全行业15个企业,职工年平均人数5401人,产品销售收入5.47亿元,利润总额0.63亿元,劳动生产率65358/年·人。主要企业有: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上海复印机厂、上海延中复印机厂、广州复印机厂、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天津中环复印绘图机械公司、营口复印机总厂、汉光机械厂、桂林复印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南京电影机械厂、华航光学仪器厂、四川建筑机械厂。

我国当时生产的静电复印机基本上是标准型(标准I型、标准II)台式静电复印机、大型工程图纸复印机和静电制版机三小类,而手持式、个人用、普及型、中级型、高级型、高速型、全彩色及数字式等多种类型尚无产品。产品类型单一、品种少、性能相近、还没有形成系列、无法满足市场不同用户的需要。

 

四、复印机械工业结构大调整时期(19912003)

 

199110月,机电工业全行业统筹领导小组和机械工业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复印机械行业“八五”规划工作会议。会议认为“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改造和开拓出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开发能力薄弱、协作配套水平低,还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等问题。

“八五”前期,复印机械行业抓住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回升的机遇,克服国内市场价格混乱、“水货”冲击、“控制采购”等不利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一系列促销政策,建立社会专业化销售渠道与合理的价格体系,在复印机市场中地位日益提高,产量不断增长。1992年上海施乐等8家企业销售静电复印机4.1万台,感光鼓4万台,单组份显影剂256.1t,色粉161.1t1993年销售静电复印机5.15万台,硒感光鼓约5.5万台,硫化镉感光鼓1.2万只,单组份显影剂232t,办公用胶印机1855台,氮硒图机2386台,共约有50个品种。在市场的销售量中,国产机所占比重已占74%,其中上海施乐占39.1%,天津佳能占12.7%,汉光优美占12%,湛江佳能占10.6%,桂林理光占10%,广州理光占9%,武汉友谊占6%;营口复印机厂生产的小型胶印机销售总量覆盖率达70%

此期间,国内生产企业仍以“七五”引进的国产化机型生产为主,同时,有的企业还扩大了引进机种,并对生产条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扩建。

19914月,合资企业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二期扩建竣工,从而实现机、鼓、粉三位一体的生产模式。桂林复印机厂引进的FT4085型复印机和汉光机械厂引进的UBIX1800Z复印机的国产化率分别达到65%80%。继续进行引进产品并进行国产化工作的有天津复印设备公司的NP2020,桂林威达的FT4418,广州复印机厂的FT4490,广东世联的NP1215型等。完成并验收的引进项目有:营口复印机厂的高科技胶印机,市场占有率已达77%;桂林威达集团公司模具中心技术改造已基本完成,“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完成后,可形成年产OPC复印机5000台、传真机5000台的生产能力。1994年汉光机械厂完成OPC技术改造、OPC鼓试验室改造、OPC显影剂试验改造,总投资125万元;营口复印机有限公司于年初先完成总投资额116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完成地方总投资210万元的3项技术改造。

在此时期主要引进项目有:营口市复印机总厂进口日本国东航()R胶印机软件、设备、部分散件;天津市复印机设备公司进口日本佳能公司WP-2020复印机检测仪器及夹具共69789台套;桂林金威复印材料有限公司进口瑞士BLFOTEC AG公司墨粉生产成套设备及辅助设备:墨粉174t /年、显影剂87t/年。

主要的科研成果与新产品有:小型台式静电复印机用有机光导体感光鼓,单组份显影剂中试成功,FT4085静电制版机,数码速印机,全自动静电制版机,无氨晒图机,A3幅面激光印字机,汉光F3320F3280复印机,JZB3280制版机,Xerox 5416新型复印机;以及优美220E复印机,D82小型自动双色胶印机,复印机清洁辊,施乐工程图纸复印机用显影剂,办公用碎纸机,单组份正电显影剂,施乐5421型复印机,以及专利产品祥龙LX01型电子显影材料。并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国产化静电复印色粉生产线,验收后投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业发展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有:

(1)受进口原装机和二手机的冲击,国内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多数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2)由于国内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实现国产化后,产品质量出现一些问题,多数企业没有达到一定经济规模,生产成本较高,国外大量原装机进口,产品技术水平高,质量稳定,价格低。相比之下,国产化机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74%下降到40%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下降,1998年全行业利润2668万元。

(3)由于技术的发展,国外公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我引进机型国产化过程中,外国公司已推出新机型。这样,原引进产品在技术上、价格上已无竞争力。二次引进不但资金上有问题,而且同样面临引进产品很快被淘汰的命运。

(4)世界复印机厂商到中国建立独资企业

中国潜在市场以及低廉劳动力和优秀人才吸引了复印机外商来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八五”以来,陆续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并不断扩大产能。如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芝(深圳)复印机有限公司、夏普办公设备(常熟)有限公司、美能达(东莞)工业城、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柯比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施乐科技有限公司等。

日本富士施乐公司,继200012月用5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施乐在中国的业务后,20013月又以1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施乐余下的一半股份,510更名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并开始了在中国“夺冠复印机市场,领先激光市场”的策略。20014月东芝复印机(深圳)有限公司搬进新厂房,生产能力翻一番,并开始数字复印机的生产,80%的零部件采购,实现了本地化。20016月,日本佳能决定投资5亿美元,在苏州建设佳能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包括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光学、佳能可比雅(苏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3个企业。将在日本的中速和基本型号复印机生产转移苏州,佳能总产量的30%将由苏州生产。2001年,深圳(理光)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在中国复印机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全行业第一名的好成绩。武汉美能达公司为扩大数码产品能力,在开发区新建厂房,并于20028月投产。

在此情况下,原复印机行业的“定点”企业处境日益困难,不得不进行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原中美合资的上海施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公司)中方为解决技术来源,同意由股比各占一半,改为美方占85%。调整之后,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公司有了迅速发展,自1991年开始与美国施乐联合设计,共同开发。于1993年推出5416型复印机;1994年后又推出54系列的54215518等复印机;到1997年推出56系列新产品——5615(19973)5618(19989)5621(1999)复印机;199910月推出Power V8系列——V228型、V258型、V338型和V338型复印机;20008月推出新一代V2K系列复印机——V2015V2018型、V2021型。从此,上海富士施乐,已完善从15/min38/min<, /SPAN>的各档模拟复印机系列,品种齐全。施乐V2018/V2021复印机,具有增强寿命及能防伪耗材的特点,可支持照片、报纸、文本三种复印模式,可实现书刊复印、留边移位、清除边框、清除中缝、用户密码设置等功能;是有超低臭氧、噪声和粉尘排放的环保设计和无文字化的操作面板等。2001年推出富士施乐第七代外型设计产品——Work centre 415/pro 420数码打印/复印机,全面提升了文件处理能力。

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是国家规划中复印机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原引进佳能技术,主要产品有:“湛江佳能”复印机年生产能力1.5万台,与日本佳能公司合资生产的“湛江佳能”显影粉,年生产能力210t;与日本理想公司合作生产的数码一体化速印机,年生产能力1万台。2000年与中国纺织机械(集团)公司实行资产重组,组建“湛江全国办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9月运营,主要产品有:湛江佳能NP1215NP6318复印机及湛江佳能NP1000系列墨粉。开发的产品有:世界最小的移动式传真机、300C彩色数码多功能彩色复印机、会议办公自动化系统、3D光学鼠标等。

武汉复印机总厂原引进东芝技术,199410月武汉威科集团供销总公司联手与日本美能达株式会社创建合资企业武汉美能达办公机器有限公司。199812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12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年产模拟复印机、数码复印机6个品种5万~7万台的能力。200011月推出由传统复印机3200发展为数字复印机Di181Di250Di3502002年推出了DiALTA数字办公系统系列产品,应用了美能达的CS数码技术,具有影像质量清晰、效率高、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网络连接好。多功能环保型产品有Di152f/152型、Di1835/183型、Di251f/251型、Di351型、Di450型、Di550型和Di650型数字办公系统。

广州复印机厂的前身是广州电影机械厂,1984年引进日本理光公司复印机生产技术和设备,转产复印机,生产能力为年产1万台复印机。后又引进复印机硒鼓生产设备和技术,成立广州市复印机硒鼓厂,生产能力为年产8万只。自1998年搬进新厂。在引进产品淘汰后,主要从事复印机散件组装和代理销售。1999年生产体积轻巧细小的FT4015低速复印机。2000年生产FT5627FT5827型复印机和VT2210型一体化速印机。随后又生产理光VT2210扫描制版机,理光VT2250一体化数码式速印机,集环保、轻巧、快速、耐用于一身的FT3813型复印机、理光FT5627/5827型高效复印机等。2002年承接日本理光JP3000数字式一体化印刷机组装,7月通过了ULTUV安全规格审核及EMC抗电磁干扰实验,获得了在美国及欧共体国家销售的许可。随后生产了理光JP3800最新数码一体速印机。

天津市复印设备有限公司原引进佳能公司技术,19974月与佳能公司合资成立中日合资企业天津佳能有限公司。1997年推出中档机型NP3200NP3100复印机,19991月改型推出NP3000JNP3100JMNP3200M共四种机型,于19995月推出速度更高的NP3300NP3300MNP3300MP共三种机型,从而使NP3000系列复印机在国内复印机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0006月又推出功能更强大的NP3050型复印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又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PC920型个人复印机、FC220FC200型轻便式复印机、换代产品NP7163NP7164新型复印机、NP7214型复印机、NP6318型复印机、NP6330型复印机。还生产FAX33FAX88经济传真机、FAXB110型喷墨普通纸传真机、FAXL350L350J型激光普通纸传真机、FAXL900激光普通纸打印机、GP160GP160F型数码复合机(集复印、传真、打印多功能于一体)GP160GP160F型数码彩色复印机(集复印、打印于一身)GP405型数码复合机、IR6000型高速输出数码复合机。

河北汉光机械厂原引进小西六技术,还在生产,但产量不大。

此外,原引进理光公司技术的桂林复印机厂实际上已逐步退出了复印机整机的生产。

原生产热敏复印机的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原是国有企业,1978年成立营口市复印机总厂,1992年与香港合资,成为中港合资企业。从1998年起开始改制,由全体员工将公司的国有股及增值部分的1650万元,给予买断,组建股份制公司,成为中外合资民营企业。实施竞聘机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在“九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新产品有:1800B/C型胶印机、4700B/NPIC型胶印机、YK868/B/D型胶印机等产品。结合市场情况,认真的听取了用户的意见,开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型印刷机,使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埃及、南非、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吉美乐办公设备开发公司,是油印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三大系列产品:办公自动化系列产品、小型电源设备和办公消耗材料产品。在“九五”期间,主要产品有:用微电脑控制的BY910LP970自动油印机等高档产品;LP93LP95LP200等大众化自动油印机,还有经济型的“希望之星2001产品。1999年又推出JM99JM992JM1650JM3650等新产品自动油印机。2000年又推出按国家新标准产品:先行者——A3A4自动油印机,开拓者—A3A4自动油印机,JM3826自动油印机。推出TP21S经济型制版印刷一体机,它是采用日本技术、合作开发的第一台双滚筒制版印刷一体机。还有JM92610型制版机、JM8260小伙伴热敏制版机、JM630自动折纸机、装订机、碎纸机等新产品。

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的国有控股企业,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经营、海内外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公司。1997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贝公司继“八五”期间开发成功复印机等48项新产品后,“九五”期间加快新品上市速度,完成了93项新产品开发,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形成了产品发展的四大板块:(1)文化办公设备:与日本富士合资的上海富士施乐生产的V系列和8系列复印机、碎纸机系列(15种产品)、传统型号码机系列(7种产品)、转动及其他计数器系列(12种产品)、装订机系列(3种产品)、钻孔机系列(3种产品)、滚刀式裁纸机系列(6种产品)、速印机系列(5种产品)(2)计算机类产品:计算机、多功能打印一体机、电脑标签印字机、塑封机、电脑印章机;(3)医疗设备及新材料类产品:X光胶片洗片机、初步形成平直型、半深槽型和深槽型系列、工业炭棒、石英玻璃坩埚、玻璃饰品、光学玻璃;(4)数码类产品:5400型反射式投影仪、自动幻灯机、网络会议编辑装置、电子线束、电缆,还有一次成像照相机。上海申贝公司筹建了上海施乐、上海宝丽来、兄弟申贝三家合资企业,总投资4660万元。三家合资企业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复印材料厂等若干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20019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的金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整合了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武汉复印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的优质资产,联合重组,形成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信息科技企业。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运作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复印机械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除小型台式印刷机、速印机、重氮复印机等低端产品和辅助材料外,复印机已基本没有自主品牌产品。国内企业基本上以生产配件、耗材为主,还有一些企业贴牌组装生产主机。

2003年复印与胶印设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3家、合资企业12家、合作企业4家。)三资企业占8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6282人,销售收入304.31亿元,同比增长40.89%;销售产值285.86亿元,利润9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50.18亿元,占销售产值的87.5%。进出口总额18.35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13.32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金额10.0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76.8%;出口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合计出口金额为12.2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92.8%。主要产品产量为复印机254万台,同比增长24.17%。其中年产复印机10万台以上的7个企业共生产复印机234万台,占全部复印机产量的92.15%7个企业是: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产量60.4万台)、京瓷美能达办公设备(东莞)有限公司(51.3万台)、夏普办公设备(常熟)有限公司(40.8万台)、可比雅工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35.8万台)、东莞石龙事务机工厂(17.3万台)、东芝复印机(深圳)有限公司(16.9万台)、东莞石龙拓普康光学仪器厂(11.9万台)

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为,由传统模拟机向数码机转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机转化,复印机新产品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开发重视了安全、环保型的设计

产品使用了无铅电线,电气组件外部采用达到阻燃标准的材料,使用不含铬的钢板;塑料材料都选用了无毒材料;墨盒设计更加密封合理,可防止墨粉外漏,并能做到循环使用;臭氧排放量控制在0.01mg/m2以下,低于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准<0.02mg/m2的要求,对人体完全无害,一些企业采用了非晶硅(ASi)感光鼓,更有利于环保,多数产品通过了“国际能源质量”认证。

2处处考虑人性化设计

采用超大液晶中文触摸屏,全部操作均采用对话方式进行,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由于所有功能内容均有导向显示,因此可以进行无手册操作,万一纸盒、双面复印装置的部分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断故障装置,让其他功能装置继续工作,避免整个系统瘫痪;对复印的方式、版面的样式等都有完成示意图显示,以便及时校对;面板有二种倾斜角度,可供用户选择;产品都增加了安全保密设计。

3组合式结构、模块式设计

由于产品更新快、功能不断扩展,同时设计时都留有较大的扩展、升级空间,适合不同用户选择。

①内部扩展:在复印功能的基础上,有多种附件,供用户选择。有传真组件、打印组件、打印/扫描组件、自动双面器、打印控制器、硬盘驱动器组件、64MB内存,128MB内存、256MB内存等等,可扩展为网络打印机、网络扫描仪、远程传真机等构成不同的复合设备。

②送稿装置:单面自动送稿器、双面自动送稿器、大容量侧纸仓或供纸工作台等等。

③出纸装置:主机内置装订器、小册子装订器、作业分离器、七格邮箱、打孔器、翻转适配器、搭桥单元、多功能排纸处理器等等供用户随意选购。

4数码复印指标越来越高

(1)复印速度达到85/min(A4横向)75/min(A3),当双机联动时,可达到130/min

(2)复印分辨率已达到1800dpi,打印分辨率2400dpi,扫描分辨率 600dpi。灰度等级256级。

(3)首张复印时间已少于4s。机器预热时间最高小于3s

(4)缩放比率也扩展到25%~400%(原来一般50%200%)

(5)最大内存288MB(选购件),配置硬盘20GB,内存128MB

(6)连续复印张数1~999张,扩展后可到7650张。月生产能力:每月输出至少3万印张。

(7)低噪声设计,使产品噪声低于52db

(8)可同时进行复印、打印、扫描工作,做到互不干扰。具有多种打印语言和网络协议,适应各种办公环境。可同时在一张纸上,打印出4种水印(如分页号/页码/日期/时间等)

(9)丰富多彩的记忆复印功能:如双面复印、旋转复印、二合一、四合一,电子分页、交叉分页等等应有尽有。

5功能扩展越来越多。

(1)互联网扫描功能,可实现将文件扫描到FIP服务器中存储;扫描到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等;

(2)网络打印功能,可实现互联网打印;远程访问;远程浏览(PMV)等;

(3)数码传真,可实现普通传真无法做到的各种先进传真功能,如原稿双面依次发送;可通过稿台直接将装订的文件或尺寸不规则的材料用传真发出;对不同规格纸张混装的原稿一次性用传真发出等等什么样的传真都能发;

(4)部门打印管理功能:可对多达1000个部门进行打印分部门管理,并可随时列表输出各部门使用张数等等。另外通过与NetSpot Accountant连接还可以实现对机器的更高度管理。

总之,复印设备技术高度成熟,与计算机、网络的紧密结合,将实现更现代化的信息办公新思路。办公设备的新潮流,不仅仅是多功能、高性能,还有家电化、细分化、按需选购等。专业应用市场将向“高速度、集成化、个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  缩微技术与设备

 

缩微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缩微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文献影像技术。

模拟缩微技术是指通过光学成像技术把文字、图像等信息大比例缩小后,存储在缩微胶片上,然后逆向取出,还原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的技术。数字文献影像技术是指用电子影像技术把文字、图像等信息以高压缩比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在光盘、磁盘等介质上,然后逆向取出,还原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的技术。所以缩微技术也可简称为图文信息缩微存取技术。

由于用高密度信息存储介质替代了普通纸张,从而开创了信息资料管理现代化的新时代,一卷缩微胶卷可以储存18000A4文件;一张光盘容量可达6004000MB,可存35万张文字信息文件或10万张图形信息。

因此,缩微技术大量应用于图书、档案、科技信息、金融、气象、地震、医院、政府机关、国防军工等各个部门。

缩微机械是指将纸质原件加工成载体为胶片的系列设备,主要有:缩微摄影机、缩微胶片冲洗机、缩微胶片拷贝机、缩微装片机、缩微检索设备、缩微胶片阅读机、缩微放大还原机、存贮设备、检测设备、缩微复印机和其他缩微设备。

数字文献影像设备主要由扫描仪、扫描与拍摄一体机、数字化阅读打印机、数字化存档机或COM系统、光盘扫描刻录机、检索光盘柜以及以计算机和相应管理软件组成的影像处理主机等。

一、世界缩微设备发展简况

 

早在1839年,人称“微型摄影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本杰明·丹塞尔,制成第一台光学缩微摄影装置,拍出第一张缩微胶片开创缩微技术新纪元,并于1853年成功地出售通过显微镜浏览的缩微照片。六年之后,亦即1859年,法国眼镜师雷纳·达格龙利用丹塞尔的技术,获得了第一个缩微胶片专利,并开了第一家商业缩微胶片企业,生产、销售显微摄影专业用具。1870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中,巴黎受困,达格龙将消息缩合在底片上,通过信鸽传递(每张3mm×65mm的底片上可缩合3000条消息,而每羽信鸽最多可携带18张底片),从而开创了缩微技术用于军事情报的先河。

时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市银行家乔治·麦克阿瑟为防范欺诈性支票,利用缩微术于1925年发明了支票摄影机,将所有银行记录制成永久性胶片副本。1928年柯达公司构买了麦克阿瑟发明,并以柯达记录部的名义销售产品。1935年该部使用精致的35mm微型胶片照相机,制作、发行纽约时报的缩微胶片。1938年美国各图书馆与公共机构将缩微技术用于档案保存。由于报纸在使用与保存上的诸多困难,哈佛大学开创了其外国报纸(缩微)工程,并延续至今,缩微原版储存在芝加哥研究中心。同年,尤金·鲍威创建了大学缩微公司。该公司先是从事外国珍稀书籍的缩微,后于1938年扩展为缩微博士论文的商业企业。

二战期间,缩微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谍报和一般的军事邮件。寄往海外的信件以缩微形式寄出,再由接收处制成复印件送达。由于战争对社会文明的种种记录带来了威胁,促使了当时匆匆将有关记录、文件、档案和收藏等进行缩微。而在战争将要结束与刚结束的几年里,占领国更是急风暴雨般地赶制缩微胶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缩微多用于现有信息系统和资料的保存。图书馆将缩微作为现有信息的来源,并用做储存的方法。日益增加的基金和不断改进的技术,推动了缩微在这方面的应用。

进入信息爆炸的70年代,迫使图书馆和公共机构及其用户采用缩微以取代大量而且昂贵的印刷品。同时,不断改善的胶片、阅读机、浏览机、阅读打印机,以及便携式膝上阅读机的问世,更使这种省钱的选择倍受欢迎。

80年代以来使用的缩微胶片,已远非3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所用的缩微胶片,PET胶片,即使储存在室温中,其寿命也有几百年,可谓绝佳的档案介质。不仅比多数纸张稳定可靠得多,而且由于并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退化之虞,故而也胜过电子介质。当然,缩微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输出缩微装置每分钟可以缩微18000行的报告,而复制的速度更是十倍于此。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与模拟缩微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设备COM系统。70年代又开发成功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即CAR80年代以来,开发出大量数字缩微设备,如英国IMTEC公司的IMTEC4000系列胶片扫描仪,工程图纸缩微拍摄扫描系统,德国AGFA公司的ECOPOS305COM机,美国KODAK公司的DIGITAL数字影像工作站,及新产品MODEL4800 (DAW)数字存档机和DIGITAL SCIENCE智能缩微影像扫描仪,数码胶片阅读机和扫描仪。从档案胶片获取资料的代价不高,从而更促进了缩微的运用。

日本缩微技术的应用及缩微设备的发展晚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70年代由于COMCAR系统的广泛应用,缩微品加工服务业大量发展;80年代缩微技术应用发展进入全盛时期;90年代,富士、佳能、美能达等公司推出了各种数字缩微设备。日本是世纪缩微技术强国之一。

 

二、我国缩微技术应用及市场简况

 

我国的缩微技术发展是从缩微设备应用开始。早在1936年,经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各装备缩微摄影机一台,对美国的现代科技书刊和中国的善本书进行拍摄,并互相交换。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图书馆102箱善本书,辗转运往美国。抗日胜利后北京图书馆从美国买回自己的102箱图书的缩微品,共计1056盘,目前这些胶卷仍完好地贮存在图书馆的善本库里,这是国内最早缩微技术的应用。接着在1953年北京图书馆正式成立了照相复制组,开始馆藏文献缩微品的生产。1955年中央档案馆和中国气象局分别设立缩微复制筹备机构,开始进行档案资料和气象资料的缩微化制作工作。1957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在“档案保护学”中开设缩微摄影复制技术课。1959年中央档案馆为了存贮和保护珍贵的档案资料,从国外购买了少量设备,开展档案缩微品的拍摄。相继在一些图书资料拥有量较大的图书馆,珍贵档案较多与国际上有一定交往的档案馆,如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开展缩微工作。资料、文献档案一般采用16mm卷式胶片,配置的设备为16mm摄影机,全部为进口设备,这些单位的生产和使用,为缩微技术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的新路。

国内各大主要行业缩微技术应用情况如下:

(1)图书馆系统。

 20世纪60年代北京图书馆拍摄善本书开始,到80年代初的抢救孔府档案,加快了缩微技术的应用。至今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成立了全国图书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中心在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15个大、中城市的图书馆配置了全套缩微设备,截止1987年已缩拍报纸786种、善本书7106种,约7万余册。并在全国40余家省、市图书馆及清华大学、南开、上海师范学院、北京外贸、山东医学院等30多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缩微工作。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又采用了现代的“数字缩微”系统。

(2)档案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中央档案馆开始,到八十年代,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综合档案馆均开展缩微工作。到1990年中央和省()直机关已拍摄16mm缩微胶片16m(5246),平片21万张;国家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已拍摄16mm胶片98m(32132),平片45万张。1985年档案系统召开第一次全国档案缩微工作会议并成立档案部门的缩微技术委员会,隶属中国档案学会。部队档案馆缩微技术的应用也有全面的发展。1996年国家档案局成立了“电子文件归档研究领导小组”,全面推广“数字缩微”工作。

(3)科技情报系统。

国家科委在中国科技情报所建立了缩微复制中心,在部分省()情报所设立了缩微复制点,配备了缩微设备。中国科技情报所(现中国科技信息所)承担了全国性的会议资料、专家论文及美国四大报告资料的缩拍,和将缩微品发行到各省()情报所和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到1990年已完成44万盘(1600m)缩微胶片和350万张缩微平片的科技文献的缩微拍摄工作。1984年全国情报学会增设情报缩微摄影技术委员会。

(4)专利系统。

以国家专利局为中心,开展了专利文献的缩拍工作,每年缩拍文献约200卷,拷贝发行到各省()专利局、情报所、图书馆约60多个单位。

(5)金融系统。

为了与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交换,中国银行总行及所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分行采用缩微技术,对银行票据、有价证券、计算机输出的各种报表等进行缩拍归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大银行的总行和各地分行都采用了缩微拍摄归档存储资料。90年代以来,如中国银行总行、青岛、珠海、上海等分行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缩微设备实现网络化管理。

(6)工业系统。

全国大型企业中,有200多家都有缩微设备,包括机电、石化、铁路、建筑、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在机电行业有60多个大、中型企业应用缩微技术,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建立了九个缩微复印中心,推动工程图纸缩微拍摄。

(7)其他系统:

在安全、公安系统,气象、地震、医院、政府机关等领域也都采用了传统的缩微技术,并积极融入新的数字缩微技术。

伴随着缩微技术的应用,在原全国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一分会的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缩微标准化委员会,隶属国家标准局。委员会下设六个分会:词汇、缩微设备、货量、工程图纸、文献五个分会及物理特性与条件工作组。1987年成立“全国缩微摄影技术委员会”。全国成立5家缩微技术服务中心——北京、上海、湖南、无锡、成都。其中1990年建成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缩微技术培训中心,该中心由德国政府援建,第一期工程配备模拟缩微设备4060(),第二期工程建成了数字缩微技术实验室(1994年建成)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等共32(),应用软件50多种。至今已为全国各地培训缩微技术人员1000余名。1985年成立全国缩微技术情报网(现更名为全国缩微技术信息网)1993年成立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协会缩微设备行业分会。1994年成立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以上行业协会团体为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982年创办行业刊物《缩微通讯》,1986年更名《缩微技术》杂志,1992年升为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为进行技术、学术交流,推广缩微技术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20037月再次更名为《数字与缩微影像》。

 

三、缩微机械初创时期(19561980)

 

我国缩微机械最早产生在抗日战争末期。1944年为解决当时国内的“书”荒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与美国国务院美中文化处合作,推出“影片图书”(即图书缩微品)。影片图书馆总馆设在金陵大学理工学院重庆部,图书馆配有专人进行35mm有孔卷片缩微品的拍摄,当时有影片图书200余种。为了使用影片图书,金陵大学理学院物理教师设计了影片图书阅读机(即缩微阅读器),并由金陵大学校办工厂生产了100台。这些缩微品被寄往成都、昆明等各分站,进行交流。这些缩微品被当时包括西南联大在内的学术界和教育界视若珍宝。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起,情报系统、档案系统、气象系统、铁路系统等不少单位,如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国防科委情报所、编译局、上海图书馆、中央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国家气象局、铁道部档案馆等,相继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各种缩微设备,缩微复制工作在各行业中得到大力开展。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工业局聂春荣局长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缩微机械的研制工作,1956年北京照相机厂研制成功大莱牌JSA35mm文献翻拍机(缩微摄影机),拉开了国产缩微设备上市的序幕。进入60年代以后,1960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出35mm缩微胶片冲洗机。1962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JY1型透射式缩微卷片阅读器。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复制公司,专门从事文献缩微复制业务。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全自动逐格式JSD1型缩微摄影机和KY1型反射式阅读器。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半自动缩微摄影机。1966年国家科委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成立,并设立缩微技术研究室,从事缩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工作。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自动逐格式JSD-Ⅲ型文献拍照机(缩微摄影机)。进入70年代后,1970年为了战备的需要,外交部从十几个驻外使馆调回10多名懂照相技术的同志,同时从国外进口了多台缩微摄影机及冲洗和检测设备,开始对外交部档案进行大规模的缩微复印工作。1971年我国援助毛里塔尼亚的工程中(“文化之家”),由北京照相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和北京图书馆等单位提供技术和全套国产缩微设备,帮助毛里塔尼亚建立了缩微技术设施,这是我国首次以缩微摄影技术和设备援外。这一时期,江苏泰兴仪器厂生产了KSD-Ⅲ型缩微摄影机,上海照相机器材厂生产了35mm冲洗机,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了银盐缩微胶片拷贝机,北京图书馆自制了35mm冲洗机,北京图书馆与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研制了35mm冲洗机,北京图书馆与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研制了35mm自动冲洗机。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上海情报所和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分别研制了105mm×148mm缩微平片摄影机。1976年新华通讯社引进美国柯达公司可以拍摄、检索条形码的缩微设备,实现以条形码检索、提调资料。

上述设备,有的曾形成一定的批量,有的则未形成批量。而且企业生产缩微机械设备都是兼业生产,市场需求也不够稳定。缩微行业初步形成,但未形成规模。

 

四、缩微机械发展时期(19811995)

 

这一时期国际上缩微技术的应用进入鼎盛时间,1983年以后,出现了缩微与光盘结合的新型信息文档系统;出现了缩微影像自动检索系统、光盘自动检索系统、缩微光盘复合检索系统等大容量媒体自动检索系统,缩微文档技术进入了电子文档系统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图书馆界正掀起一个全国范围的利用缩微技术抢救视图文化遗产的运动,开展了全国图书馆珍贵文献缩微复制工程。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由全国图书馆缩微中心实施,从1985年起历时10年,取得辉煌成绩。该工程规模和范围之大是世界前所未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产生的作用将无以伦比。这个运动也扩大了缩微技术在我国的认知度。

这一时期缩微技术应用,在全国各行各业中掀起高潮。金融系统虽然应用缩微技术晚于图书、档案和情报三大系统,但发展较快,技术领先。从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拍摄旅行支票起,1980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建成金融系统第一套完整的缩微系统,到1995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包括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COM在内),每天处理的票据高达上亿计。1995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又成功地进行了缩微影像和光盘影像通过计算机网络异地传输的试验。在军队系统,解放军档案馆、空军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总后档案馆从80年代初起陆续引进国外缩微设备开展缩拍;1990年前后,军队院校图书馆相继建成3个地区军队院校图书馆缩微技术服务中心。全国最大的工业行业,机械工业1993年发文,要求机械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加速开展技术的底图缩微工作,并在全国按地区设立若干缩微中心。

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促进了我国缩微机械的大发展。1982年春,受国家机械工业部的委托,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对国内七省()120个制造单位和用户单位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缩微新产品的“六五”规划,随后又制定了“七五”规划和15年长远规划,使我国缩微设备的生产开始走上系列化、规范化的道路。

按规划,机械工业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湖南等地,确立了北京照相机总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南京电影机械厂、泰兴仪器厂、山东电影机械厂、安徽电影机械厂、湖南电影机械厂、唐山电影机械厂、甘肃光学仪器厂等九个厂为缩微设备定点生产厂,并确定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为缩微技术行业归口所。

19848月,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缩微摄影技术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宣布独立,改称“全国缩微摄影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缩标委),下设六个分委员会和一个法律工作组。其中第六分委会为缩微设备分委员会,挂靠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80年代制定有关缩微设备标准10项。1999年全国缩标委更名为“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文影标”,其覆盖范围已扩大到电子影像领域。

1986年是缩微设备新产品开发大丰收的一年。198610520日,由机械部仪表局主持的国产缩微系列产品基本成套联机鉴定会、展览会和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联机鉴定的产品有国内20个厂家生产的16mm卷片、35mm卷片和A6平片三个系列共1558个品种的缩微设备及耗材。多数样机在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上接近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引进国外同类样机的水平。其中五种缩微摄影机、两种冲洗机、三种拷贝机、六种阅读器、一种阅读复印机和八种其他缩微设备,可以替代或基本替代进口同类产品,而价格却远远低于进口同类产品。这一时期的主要产品有:

1983年:DJC-Ⅱ型35mm黑白胶片冲洗机(北照所)

1984年:缩微阅读器蜡质屏幕、工程塑料透射屏幕、反射式屏幕(北影所)BXY-Ⅰ型便携式缩微品阅读器(北照厂)S105DⅡ型落地式缩微平片摄影机(泰兴厂),激光全息超缩微存储系统成套设备——全息超缩仪、拷贝仪、阅读器、复印机等(天电所)

1985年:STS1616mm光点编码摄影机(北影所)S16T型平台式缩微摄影机(甘光厂)KB105型平片重氮拷贝机(泰兴厂)

1986年:SP1型缩微平片摄影机(北信所)XJR200型银盐缩微胶片冲洗机(上机厂)KJY16/35 300型银盐缩微卷片拷贝机(上机厂)YT16/35D400多用缩微品阅读器(上机厂)YTP型透射式阅读器(南影厂)YFP型反射式阅读器(湖南厂)FTD100型阅读复印机(武汉复印厂)SWC35(16)型超声波缩微接片机(唐山厂)CMT型透射式密度计(险峰厂) ZT16型阅读装配机(湖南厂)CG6J型缩微片柜(安徽厂),长城DG型缩微储片柜(北照厂)JPG型缩微平片检索柜(北信所)SJP1型片式缩微品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北影所)

1987年:EQR200型装框机(北照厂)QZCE缩微照度计(险峰厂)

19881月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的FTD100A3普通纸阅读复印机等17种缩微新产品在北京通过鉴定。

19882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计算机—缩微联机设备检索系统通过了电子工业部部级鉴定。该系统适用于银行与商业帐票管理和技术图纸、文档管理等领域。开发了CGF型永久性缩微胶片储存柜(安徽厂)

1989年:DSKJ型大容量缩微开窗卡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北影厂)

1990年:YTD840A1A1幅面阅读器(北影所)

1992年:缩微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成果:①为北京市科委机构处建立一套办公文件缩微品脱机检索系统;②为大亚湾核电站建立工程图纸缩微系统(北影所)

1993年:OEL-Ⅲ型海波残存量测量仪(北影所)

1994年:DT35/CAO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北影所、上机厂)SL3535mm卷片缩微摄影机(北影所)。湖南通达数据有限公司为汽车行业研制成功TDT180型大平片(又称珍宝片)缩微系统。

1995年:XJR35/16型缩微胶片冲洗机(北影所)YTD600A2A2幅面多功能阅读器(北影所)DT35/CA1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北影所)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还进行了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的研究与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谓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是指利用激光全息技术将传统缩微摄影机拍摄在缩微胶片上的影像进行二次“缩微”,并将其全息影像记录在全息片(玻璃片)上。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全息资料缩微科研组于198210月研制成功了激光全息资料缩微存储机,该机达到了每平方米可记录四开以下不同版面的图像和文字的能力。天津计算机研究所于19846月研制成功了激光全息超缩微存储系统,该系统包括超缩仪、拷贝仪、全息阅读器和复印机等。用该系统制作的全息超缩微平片(105mm×148mm)可记录存储3010个全息点,每个全息点可记录四项四页16开的杂志资料或一版人民日报(平均有汉字1万个)。记录速度达每分钟49个全息点,已达到可供实际使用的程度。与传统的缩微技术相比,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与机械的技术含量虽然更高,存储密度更大,但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使用不便,因而未能得到推广。随着计算机光盘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逐渐销声匿迹了。

我国缩微机械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产品的开发都靠上级拨款,产品大多不属于企业主流产品,产品设计主要是按进口样机进行仿制,技术水平起点不够高,在工艺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还有明显差距,因此缺乏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到9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大部分原机械部指定缩微设备定点生产厂,先后放弃了缩微机械产品的生产。再加上国外计算机、光盘等数字缩微技术快速发展,大量引进国内,给中国的缩微机械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五、缩微机械融合期(1996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传统的以胶片为载体的缩微技术开始与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一些高技术含量大的国产缩微机械产品陆续投放市场。首先出现的是大容量缩微开窗卡计算机检索系统(俗称M系统),后又出现了DT/35CA0DT/35CA1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以及SL35型缩微摄影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复杂的大型缩微机械设备(以上均由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其中部分产品成功应用了系统集成的先进设计思想,关键部件直接应用世界名牌产品,如在摄影机上使用德国原装蔡司镜头,在放大复印机上应用美国施乐复印件主体等,从而保证了整机的关键性能指标和可靠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997年,由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工程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该系统是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工程信息多种介质混合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幅面的工程图纸、文书、照片、图片及电子文档等档案的存储管理,并允许有多种存储介质形态,如纸张、缩微胶片、磁性材料及光盘等。系统既能从这些介质上提取信息,又能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记录到不同的介质上。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录入、消蓝、压缩、编辑、存储、查阅、光栅矢量转换、报表生成与打印、网络通信以及档案管理等功能需求。该系统将模拟影像技术、数字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集光盘存储、数据库管理、图像编辑、矢量化于一体的全新的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事业单位。

机械部在文化办公设备制作行业“九五”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归口所和重点生产厂的优势,继续完善缩微设备成套开发和生产供应,并注重新应用领域专用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档次;重点进行缩微设备国产化的产品结构性调整,加强数字缩微技术和集模拟与数字为一体的混合性系统开发研制力度;为完成产品结构调整,需扩展具有计算机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司参与攻关和产品开发,以便更快地扩大整个产业规模,适应文献影像与信息管理现代化管理新需求。

为了追踪国外文献影像技术的发展,缩微技术行业加强了传统缩微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融合。一方面加强对用户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吸收,一方面加强北京缩微培训中心开展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培训工作,以及数字影像录入服务;为人民日报社提供了建国50周年的图片扫描和图像处理工作。

1999年下半年起,北京缩微培训中心进一步加强中试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原有模拟缩微设备的技术档次和质量的同时,加速开发文献数字影像设备,如缩微胶片扫描器和文献数字拍摄机等;加速开发相配套的实用软件;加速开拓文献数字影像制作服务市场,使培训中心办成文献影像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彩色排版图像处理中心、计算机软件培训中心和CAD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已研制出彩色扫描系列产品,是采用丹麦飞思公司的扫描式高精度数字相机机背开发而成。该系列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机型和选件组合,满足用户多方面要求。可扫描最大原件尺寸:1.2m×1.8m,最小可扫描一张邮票;除扫描纸张外,还可以扫描透明原件,如缩微胶片、照相底片、幻灯片、X光片、航拍片、遥感片等;可配备完美的托书台,适合各种幅面和厚度的书籍的扫描拍摄;可配备各种缩微品扫描载片台,用以扫描平片、封套片、开窗卡以及16mm/35mm卷片,可扫描三维立体实物等。

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加强了软件的开发,2000年底为北京同仁堂集团科技处,开发了一套数据库系统——将数十万页的古旧中药文献、国家药品标准书籍等原始资料制作成缩微胶片和数字化光盘。并于20015月升级成《同仁堂药物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使用户在局域网环境下和在IE浏览器中,非常方便地全面检索。它具有海量存储技术、工作流技术和WEB技术等信息管理技术,同时具备了缩微胶片保存时间长、标准化程度高、具有法律效力以及数字影像检索快、易于联网、便于远距离传输等优点。这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型事例。

在医疗病案领域,国内已有将缩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盘技术与病案学理论结合组成病案缩微影像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范例;在图书馆领域,除传统的缩微技术外,国家已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档案领域、城建档案领域、金融票据证券领域、工程图纸领域等,在采用传统的缩微胶片的同时,也采用了光盘存储,计算机网络管理。缩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赋予了以胶片为载体的传统缩微技术在世界上,即使是发达国家,仍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缩微机械行业发展的融合期才刚刚开始,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

 

 

审稿:臧公玉

撰稿:曲金魁

 

2004520

, asSpace="False" SourceValue="35" UnitName="mm">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到1946年仿制美国新包莱克斯35mm固定式放映机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平均每月生产2台,到19495月上海解放前生产放映机70多套,除上海外,还销售到长沙、南昌、福建、柳州、广州、杭州、青海、兰州、玉门油矿等地。1947年上海维纳氏电影器材厂,以美国米契尔N·C型摄影机为样机,试制出中国第一台35mm电动有声电影摄影机,并立即投入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使该影片成为我国第一部用国产摄影机拍摄的故事片。该机到上海解放前共生产了12台。在北京,先后创办了强声电影机器厂、高华电影机厂、景山工业社、永光电影机厂等私营工厂。其中,强声电影机械厂于1942年仿制出日本“罗亚鲁”(Royal)半固定式35mm有声放映机。并在西单旧刑部街大光明电影院正式使用,该影院成为北京第一家试用国产放映机的电影院。在哈尔滨,苏联侨民维斯孟特买下德国人的自行车商行,改建成“天极电影机器制造厂”,1939年开工生产天极牌35mm电影放映机,1940年批量生产了21台放映机。在天津,有5个从事电影放映机维修的小厂,其中盖新工业社的电影放映机修配业务维持到解放前。所有这些私营小厂在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都成为发展新中国电影机械工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1946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接管了伪“满影”,为适应制片摄影安装和调试的需要,在东北解放区的黑龙江省兴山市,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修理科(后改为东北电影机器修配厂和东北化工厂),从此解放区有了自己国营的电影机械企业。为满足社会各方面宣传教育的需要,于19486月开始生产幻灯机,同年11月将生产出的第一批幻灯机和幻灯片,发往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政治部。于19495月制造出240台幻灯机,创历史最高记录。1950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修理科扩建成机械工厂,开始试制各种制片生产用机器设备。东影机械厂为新中国电影机械工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物资的准备。

 

三、电影工业体系形成时期(19491965)

 

19494月,中央电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隶属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同年11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后,中央电影管理局改属文化部领导,称“文化部电影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电影事业在文化部电影局领导和筹划下开始进行建设,即在逐步建立电影制片、电影洗印、电影发行、电影放映系统的同时,并逐步建立电影机械制造、电影光源和灯具制造、电影胶片生产、电影器材供应、电影机械修配系统以及电影科研、电影教育、电影出版等企事业单位。

19509月,苏联对外影片输出公司驻哈尔滨办事处,把苏联侨民维斯孟特经营的“天极电影机器制造厂”,移交给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并将该厂改为“地方国营哈尔滨电影机械厂”,承担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的生产。19557月划为文化部电影局领导。为了满足人民对电影文化的需要,根据中苏友好文化协定,为哈影厂从苏联购买了KNT-1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的全部资料,并派专家巴耶夫来厂指导新品研制工作。1957年仿制成功,以我国牌号出厂的松花江牌5501型产品,年产量达103台。松花江牌5501型的诞生,标志我国放映机的生产走上了一个新阶段。1958年,文化部投资140万元,扩建了厂房和增添了设备,工厂由道里经纬街迁到南岗区学府路,职工人数发展到981人,主要生产设备增至124台,固定资产达到212.8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放映机450台。1959年,该厂自行设计生产了多片路、附循环片盘的巨龙牌35mm多用放映机。1959年生产放映机415台;1960年生产730台,创历史最好水平;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中央下达“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放映机的年产量又下降到200多台。

195171,经政务院批准,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任务是“以工业生产为主,供应为辅,使电影器材逐步达到自给”,“首先制造发展放映单位的设备,然后制造制片设备”,“统一全国技术标准,掌握全国电影器材的制造与合理分配”。同时,将东影机械厂划归中器公司领导。同年8月,文化部决定东影机械厂迁往南京,筹建南京电影机械厂。

195213,南京电影机械厂正式成立,工厂隶属中央文化部电影局领导,为中央直属企业,以生产16mm35mm移动式电影放映机为主。该厂的第一代创业者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于1952628生产出我国第一台长江牌20016mm移动式放映机。工厂从试制的十台放映机中,精选了两台,一台送给党中央毛主席,一台送给南京市委。中央办公厅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发来贺电:“机器收到,已试,很好,希努力!”630《新华日报》报导了这一消息。这台机器记载了新中国电影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写下了南京电影机械厂光辉的一页。该产品共生产949台后,被新产品所代替而退出历史舞台。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试制成功54-16(仿乌克兰16)16mm移动式放映机和54-35(仿K-303)35mm移动式放映机,当年投入批量生产。1955年生产54-161340台,1956年生产3600台,该产品在全国的使用覆盖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在制片设备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1954年成功生产四台54型复式洗片机,供东影、上影、八一厂、北京洗印厂使用,这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的大型洗片设备。1957年与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合作,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手提式“和平牌”新闻电影摄影机。1958年完成16mm放映机2317台、35mm移动式放映机2001台、35mm摄影机60台,还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35mm逐格放映机,我国第一台35mm电影声画编辑机和第一台16mm简易印片机等新产品。60年代初为电影胶片工业设计生产了精密胶片冲孔模具,开发了35mm宽银幕变形放映镜头、35mm逐格摄影机等。60年代中期,中央文化部要求南京厂脱离苏联的老框框,自行设计制造8mm16mm35mm三种轻便式放映机。经过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轻便式移动放映机研制成功。乌克兰16mm放映机一套70kg重,新型16mm放映机只有20kg。此时的南影厂已形成放映设备、制片设备、放映镜头三大系列产品,使工厂产品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多品种的生产,由仿制发展到自行设计,逐步走上了系列化、成套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轨道,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能提供成套电影机械产品的国营综合性重点企业。

1952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决定,在上海建立“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机械修配厂”,该厂由部队7人和中西电影器材公司新星电影工业社54人组成。建厂当年生产“八一”型16mm移动式放映机293台,受到部队的好评。1953年又试制成功35mm移动式放映机,经总政治部文化部批准,定型为“解放101型”,当年投产294()发往部队,满足了部队的急需。1954年对101型进行改进,定型为“解放牌102型”35mm移动式电影放映机。19541月为满足部队文化建设全面的需要,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教用品制造厂”,除生产电影专业产品外,还先后生产了干电池收音机、五灯交流收音机、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扩音机、“62型”手摇唱机和部分体育器材。195510月总政文化部要求该厂研制固定式电影放映机以装配部队礼堂使用。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610月试制成功解放Ⅰ型35mm固定式电影放映机,当年投产30台。由于当时电影机械行业产品制造的分工,该厂任务以生产35mm移动式放映机为主,故未再生产。该厂奋战五年,跨了三大步,完成三种机种的试制,使该厂成为全能的放映设备制造厂家,也奠定了行业骨干企业的地位。1957年该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机器厂”,并试制成功“解放103型”35mm移动式放映机,替代了“101型”。1958年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机械厂”,并向企业化经营过度,开始上缴利润。50年代末,在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的委托下,开始专业生产系列印片设备和护片设备,如ST-A型字幕动画摄影台、16mm印片机、跳光机、脚踏接片机等。1959年为部队研制生产了解放10型发动发电机。60年代初期,生产感光仪、胶片涂布机、台式接片机、影片湿润箱、缩片机、检片机、幻灯机、光号打孔机等。经总政文化部批准,电影制片设备使用第二个牌号“长征牌”。19647月,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关于部队企业一律改为编号的决定,该厂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O一工厂”。1961年该厂生产的“解放103型”放映机,以礼品形式赠送给印度尼西亚,从而打开了放映机出口的大门。仅1962年、1963年两年出口近200套,以后驻外使馆,也都使用“103型放映机。为适应需要,该厂设计了“井冈山”商标,逐步替代了“解放”、“长征”商标。

19531224,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我国发展电影放映事业和发展电影工业的指导性文件。《决定》指出:“为达到电影胶片自给,必须着手筹建电影胶片制造厂,发展放映事业所需要的放映机,并达到全部自给,必须建立放映机制造工业”,“为保证放映机的修理和配件供应,各大行政区应成立修配厂,各省应成立修配站,及时进行放映机器的修理及零件修配工作”,“中央高等教育部及有关工业部门应协助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补充和培养电影工业所需要的机械及化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在此前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建立的电影机器修理供应站,按《决定》精神,很快都进行了分离,先后建立电影机械修配厂。195437,在上海成立“华东电影机修配厂”,归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1954731将“中国幻灯公司上海制造厂”与“华东电影机修配厂”合并改称“上海电影幻灯机件制造厂”,其任务是:以生产各种电影机零件及幻灯片为主,兼顾生产发电机零件和生产幻灯机及修理电影机。195611将该厂由上海市文化局领导移交给中央文化部电影局接管,定为国营三类工业企业。

19561月,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有12家私人企业并入“上海电影幻灯机件制造厂”,他们是:中西电影机器厂、声光幻灯器材厂、兴华电影机械社、美华放映机器厂、幸福电影机器厂、增泰电影机器厂、兴振机器制造厂、维纳斯电工器材厂、影声工艺社、三鑫翻砂厂、顾德隆电业社、华康照相器材工业社。这里囊括了解放前后所有从事电影机械的私营电影行业全部力量,胜利地完成了对上海私营电影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22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厂名正式改为“上海电影机械厂”,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同志亲自为工厂书写了厂牌。从此,上海电影机械厂成为全国三个列为中央直属的电影机械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由中央文化部直接领导。该厂的方针是:为电影事业服务,为各电影制片厂制造机器设备为主。1956年生产出二挡套片机、四挡套片机、35mm接片机、91019102型幻灯机、普通和宽银幕圆孔银幕。1957年生产出1101型上海牌35mm大型同步摄影机。1958年生产出2203型跃进牌35mm同步磁性录音系列,友谊牌5235mm复式洗片机、东风牌35mm间歇式印片机、平面倒片台、看光机、收缩式量片尺等。1959年生产出,上海牌全景电影摄影机、1201型上海牌35mm中型摄影机、青年牌35mm手提摄影机、友谊牌3035mm复式洗片机、3501型黄浦江牌35mm染印机、MJ-YK金属立体宽银幕等,1960年生产出4302型上海牌35mm环式洗片机、六挡套片机、16/35mm套片机等。1964年生产出多挡倒片机、玻璃珠银幕等。1965年生产出4304型上海牌16mm环式洗片机、4303型上海牌4×8.75mm环式洗片机。

1958年,在国民经济“大跃进”带动下,电影放映网的发展加快,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影机械修配厂纷纷从维修转入生产,有的生产维修配件,有的生产放映机。同时放映机修配任务相继下放专区(),相继建立电影机械修配厂、站。在全国形成了由主机生产、配件生产、机械修配组成的全国电影机械工业网络。为适应电影技术的发展,文化部于195891在北京组建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设:电影声学(包括电声、建声)技术研究组、染印法技术研究组、电影建筑工艺设计研究组、电影放映技术研究组、电影科技情报组。主要任务是:研究、引进、开拓新形式电影和电影新技术;解决我国电影制片与电影放映领域内的重大科技课题,促进我国电影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电影事业的发展。

1960年底,电影机械生产厂由1952年的3家发展到9家,配件厂和维修厂发展到近30家;职工人数由608人增加到5025人;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117万元增加到509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由157万元增加到1126万元;利润总额由70万元增加到1161万元。电影放映机的产量由1952319台,发展到1960年的8349台。

鉴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文化部指示:“电影机械工业必须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电影事业缩短战线,提高质量,确保零件配套补缺,坚决把产量指标降下来,退到可靠的阵线上……为以后继续跃进充实必要条件。”按中央的指示,从1961年开始,各电影机械厂进行了调整、压缩,职工人数由1960年的5025人,减到1962年底的3201人,压缩掉36.3%;工业总产值由5096万元降到1283万元,下降了74.8%;放映机产量也由8349()降到1827(),下降了78.1%

196431,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至616结束。在展出的62项全国电影工业新产品中,有16项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联合授予的奖励。它们是:技巧印片机、中型反光摄影机、上海牌中型摄影机、东风牌亮宝印片机、BSⅡ型摄影镜头、红外线合成摄影法工艺、动画字幕摄影台、三镜头技巧幻灯机、解放10A发动发电机、FD-12型发动发电机、胶片打孔机冲模、跃进Ⅱ型录音机、长征牌影片湿润箱、黑龙江牌宽银幕电影放映机、电影放映碳棒、电影胶片(彩色正片和黑白正片)。在获奖产品中,上海电影机械厂得了6项新产品奖,占16项的37.5%。这次展览会是对我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一次全面的检阅和总结,宣告了我国电影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电影机械工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加强电影机械新产品开发能力,经国家科委(64)科三张字129号文批准,文化部于19647月成立了“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前身)。在成立后的4年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5mm马斯克特技摄影机、16mm新闻摄影机、16mm摄影镜头、8.75mm放映镜头等,并为上海洗印厂改制了一台35/4×8.75mm缩片机。19647月,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电影机械、电声、洗印三个专业首批大学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国家机关、研究所、电影学院、洗印厂、制片厂、机械厂等单位,后来成为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96551,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出通知,指示“将文化部直属的南京、上海、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和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交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根据这一通知精神,文化部物资局有关电影机械工业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干部也归并到一机部。当时,全国1/2以上的省、市、自治区文化局也将所属电影机械修配厂移交给地方机械工业局领导。

196511月国家科委、一机部、文化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电影技术会议”,会议领会毛泽东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在“立足备战、面向农村”的口号下,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8mm电影的标准和工艺;二、解决为农民服务所需的轻便、坚固、经济的16mm放映机问题;三、交换磁录还半幅电影、白昼电影的看法。会议拟订了在中国研制发展8.75mm    电影的系统工程,包括确定8.75mm电影规格、研制全套缩印、录音和放映设备以及确定缩制点等。并在北京成立了“支农电影设备指挥部”,一机部副部长沈鸿任总指挥,于光远、赵辛初为副总指挥,司徒慧敏任办公室主任。在上海设立分指挥部。“支农电影设备指挥部”全面领导,协调各部委之间工作安排,把电影工业生产、供应工作转到为工农兵服务的轨道上来,用政治统帅业务,业务为政治服务,政治与业务相结合。

1965年底,全国有电影机械厂14个,职工人数453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7),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计算)218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60万元,利润总额472万元,放映机年产量3606()。全国有配件厂、修配厂、配套厂30多家。

至此,我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已基本建立。有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技术研究所、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中央直属厂——哈尔滨、南京、上海三个电影机械厂和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有辽宁、黑龙江、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重庆、广东、湖南、湖北、山东、江西、安徽等13个省级电影机械厂,以及地县级电影机械修配厂,形成中央、省市、地县三级管理体制。电影摄影、录音、洗片、印片、剪辑、放映、护片、专用电源、银幕、电影灯泡、电影音箱、电影放映碳棒、胶片制作设备等,在少量进口高水平设备的基础上,基本能满足国内需要;产品的设计也从完全仿制,开始走向参考国外样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道路。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品种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距离,产品产量还不能满足国内电影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四、电影工业发展鼎盛时期(19661980)

 

1966年依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为改善电影机械工业的布局,一机部决定在甘肃省临夏市筹建甘肃光学仪器总厂(简称甘光厂)。由国家定点投资,从哈尔滨、南京、上海三个电影机械厂抽调部分职工内迁甘肃进行组建。到1969年底,甘光厂生产出:S-35和平牌摄影机、红旗牌875mm电影放映机、JD-Ⅱ型三用电影胶片打孔机、DF发动发电机、放映镜头及部分军工产品。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在江西省德兴县,1965年底动工修建,1967年基建完成后,由上海电影机械厂、上海照相机二厂、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南京测绘仪器厂、南京摸具厂等5家工厂的部分职工,搬迁合并建立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电影机械、照相机械、显微镜、测绘仪器等四个系列的产品。19696月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全体人员和设备搬迁到甘肃临夏,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仍为部属一类所性质。至此行业大的布局调整已结束。

196710月—机部在北京召开了“8.75mm电影放映设备选型定型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农村电影的发展,将以8.75mm为主,16mm为辅,35 mm为补充的方针,此后,各省市电影机械厂,便积极开发8.75mm放映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电影已成为当时唯一的文化娱乐形式,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样板戏”的需要,自1968年起,便开始了染印法工程攻关会战。为了弄清全国电影工业的现状,中央组织了“全国电影器材调查组”,于19693日起,兵分五路对24个省、市、自治区的37个电影机械(修配)厂、两个研究所进行了调研,并于514612向中央提出了调查报告。经周总理批准,1969711在国防工办成立“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由国防工办、国家计委、国防科委、—机部、四机部、五机部、物资部、电影器材调查组等单位共13人组成。为了加强对电影工业的领导,中央于1969113决定成立“电影工业生产指导小组”,把电影工业全面管起来。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各方面的准备,遵照周总理等中央首长关于迅速发展我国电影工业,为宣传革命文艺积极创造物资条件的重要指示和相关批示,于196911151210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电影工业协作会议(代号六·二八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以及解放军总后勤部的有关负责人;有关使用、生产、科研单位的工人、技术人员、解放军和各级领导干部,共计303个单位、554名代表。是我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议。几乎是全国总动员,以压倒一切的态势发展电影工业,把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推进了高峰期。会议期间,周总理等10多位中央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

“六·二八”会议后,全国组成了电影胶片、电声、电影机械、电影光源四大会战组,采用相关企业大协作的方式,经过会战,电影光源很快的研制出电影聚光灯、电影散光灯、电影回光灯、电影追光灯、天安门城楼专用灯等急需产品;电影机械方面,陆续组织了染印法设备会战、电影录音设备会战、印片机加色法灯箱会战、电影洗印设备会战、电影光学镜头会战、8.75mm放映机联合设计、35mm移动式放映机联合设计、16mm固定式放映机联合设计、放映镜头联合设计等重大攻关活动,集中了行业内外最好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进行开发、设计,选择了加工能力最强、设备最好的工厂进行试制,完成了一大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同时,组织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8.75mm制片成套设备和16mm制片成套设备的攻关战,推动了电影工业的大发展。

为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电影工业协作指导小组于19726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全国电影工业展览会”。展会由一机部、四机部、燃化部和轻工部等单位联合筹办,参览单位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个工业部门所属的工厂、研究所等单位。共展出1200多项,展出时间历时19个月,到19743月结束,创下了展会最长的历史纪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也参观了展览。这次展会是对“六·二八”会议以来的三年工作的一次大检阅。展会期间召开了有关设计、生产、使用单位参加的“电影摄影、录音技术交流会”、“电影放映技术交流会”、“电影洗片、印片技术交流会”,对全行业的技术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根据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的建议,由国家计委报经李先念副总理同意,于1972127197322,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电影工业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14个省市的代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代表,共130人。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特别是1971年第二次电影工业座谈以来的工作,交流了经验,讨论和修订了“四五”电影工业发展规划。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等中央首长,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与会代表,对电影工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先念同志等还召开了由部分代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省市负责人参加的汇报会。

为了健全电影工业的管理机构和进一步加强领导,自1969年,周总理批示成立“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1973年周总理委托李先念副总理抓这方面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李副总理指示,由国家计委牵头,成立电影工业领导小组,下设“国家计委电影电视工业办公室”,一机、四机、化工、轻工等部和24个省、市、区计委或经委也先后设立了专门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从此电影电视照相工业开始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协调地发展。“国防工办电影工业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经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历史史命,于1973年底撤消。

1969年至1975年国家累计向电影工业投资6425万元,重点用于发展8.75mm放映机生产,筹建了湖南、甘肃、江苏、山东、重庆、北京等六个计划年产万台8.75mm放映机生产厂点。为此在全国组织了8.75mm放映机专用生产设备的开发和研制。

为加强电影机械科研开发能力,1974年成立了“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重点开发加色法印片设备、电影录音和转录设备及缩微设备等。1979年又成立了“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以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为中心,成立了“全国电影机械情报网”,发行了“电影机械”杂志;组织成立了“电影机械标准化委员会”,进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成立了“行业产品质量测试中心”,开展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评比活动。

经过“五·五”规划期间的快速发展,到1980年,全国电影机械设备制造、配件、配套和维修厂共246家,其中机械系统82家,文化系统115家,其他系统49家。当时一机部归口企业42家,年职工人数2371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69人;设备总台数6400多台,其中金属切削机床4560多台、锻压设备565台;固定资产原值1.88亿元、固定资产净值

1.31亿元、利润总额0.38亿元、税金总额795万元;工业总产值(1970年不变价)1.7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522/人;全行业生产能力5万台();重点企业有:甘肃、南京、哈尔滨、上海、天津、山东和上海八一共七家电影机械厂。全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电影机械行业可提供胶片制作、摄影、录音、洗片、印片、剪辑、放映、护片、供电、电影专用测试设备、电影光学镜头、电影银幕、幻灯、投影设备等13个小类、291个品种、527个规格的产品。电影机械设备基本成龙配套,可满足电影制片、电视台、放映单位、部队、科研等单位需求,并实行专业化定点生产。到1980年,累计生产各类放映机261912() (其中:

8.75mm放映机97623),电影制片设备3640()。这些产品装备了全国25987个放映点(包括城市影院)41个电影制片厂、电影洗印厂(其中中央厂22个、地方厂19),包括七个8.75mm和七个16 mm电影拷贝洗印厂点的成套设备。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

1961年至1980年,我国出口援外电影制片设备共80(),主要有摄影机、转录机、电影录音机、同步磁转录机、洗片机、印片机、胶片打孔机及剪辑护片设备。出口援外放映设备2900多台(),主要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朝鲜及马里、喀麦隆、毛里塔尼亚等20多个国家, 和地区。

根据1980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计委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法》,经李先念、于秋里、姚依林和国务院批复,决定取消“国家计委电影电视工业办公室”,其业务由综合部门承担,统一管理。

随着19798.75mm电影的下马,当时的六个8.75mm放映机重点生产厂和九个省级

8.75mm生产厂以及五个配套生产300W发动发电机和相关设备的多家配件生产厂,不得不转产其他产品或改行从事其他行业,有的脱离了电影机械行业。特别是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视频技术的发展,电影市场受到电视、录像、视盘等强烈的冲击,电影观众大幅下降,电影机械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电影机械产品需求开始逐年下降。

 

五、电影工业调整时期(19812003)

 

“六·五”期间(19811985),由于市场情况的变化,当时的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为调整行业的产业结构,发出了“在加强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的号召,引导各厂家开发与电影机械“技术相近、产品相似、工艺相同”的电教设备、缩微设备、照相设备、现代办公机械等视听机械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技术、增强竞争能力。重点开发了16mm集镇影院成套设备、16mm科教电影制片设备、幻灯机及投影器系列设备、135照片扩印冲洗设备等,使行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电影机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为开发70mm电影系列,研制出35mm8齿孔摄影机、35mm前景8齿孔放映机、前景放映幻灯机、70mm印片摄影机;低噪声摄影机(35mm16mm)16mm字幕动画摄影机、医用眼底摄影机;16/35mm电影热印法打字幕机、2×16mm加色法灯箱面板式连续印片机;35mm单机立体放映机、35/70mm两用放映机、同步录音放映机、新型16mm放映机(槽式、铟灯、锡灯、氙灯)、新一代氙灯35mm固定式放映机、宽银幕放映镜头等。开发了JG304C甘光牌135照相机、KX内藏闪光灯照相机、照片放大机、彩色扩印机、彩色相纸冲洗机等照相机械;开发了反射式透影器、实物投影仪、自动幻灯机(圆盘式、直轨式)、彩色幻灯片印片机等电教设备;开发了缩微摄影机、平面阅读器(反射式、透射式)、缩微胶卷阅读机、缩微阅读复印机等缩微设备;开发生产了FZ-240型静电复印机、FX-129型台式复印机等复印设备。到“六·五”末期,我国教学投影器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台,幻灯机的生产能力达2万台;行业内复印机1500台、照相机4万架的能力。1985年电影机械产品的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59.4%,到1986年底,所占比例下降到38.2%,说明电影机械行业的调整初见成效,电影机械行业初步改变了单一产品的格局。

随着电影事业的进一步滑坡,制片单位的收缩,农村电影放映网点的机制变化,城市影院的萧条,电影机械产品市场进一步萎缩,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行业陷入困境。为此国家主管部门在“七·五”期间(19861990),提出了“产品要调整、技术要跟踪、差距要缩小、力量要保存、服务领域要扩大”的指导方针,引导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革开发大潮的推动下,一些电影机械厂经过努力拼搏,又从困境中重新崛起。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在“六·五”期间,先后开发了十多种放映机,满足了市场不同用户的需要,在竞争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固定式放映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3%以上。在扩大服务领域方面,1985年后开发了小型彩扩机、点钞机和环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扩大了铝压铸生产能力,使铝压铸加工成为企业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换代产品松花江牌5505型座机是省优、部优名牌产品;第二代彩扩机含有三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第三代彩扩设备具有电脑校色功能,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与台湾合作生产的CQ200型立式点钞机获哈尔滨市名牌和优质产品,具有国际80年代末水平。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狠抓电影机械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以103型、104型、163型为基础,开发系列产品,使用溴钨灯、铟灯、锡灯、氙灯等不同光源,制片设备方面开发程控加色法印片机,影片洁片机等,在19831990年的8年时间内开发出50多种电影设备。井冈山103-A35mm移动式放映机和104-X2 35mm移动式放映机分别获国家银质奖。从1986年起大力开发照相彩色冲扩设备,成功的开发了811型、812型、813型和814型彩色照片冲扩设备。199010月,812型彩扩设备荣获国家银质奖。随着服务领域的扩大,八一厂逐步形成电影机械、照相机械、印刷机械、医疗和家用器械五大类系列产品。建厂至1990年末生产过150多种产品,其中40多项填补了我国电影机械的空白,累积生产放映机10万余台,出口超过1万台,成为我国放映机出口大户。南京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16mm放映机为主的骨干企业,1952年至1977年的25年间共生产16mm放映机66780台,而1978年至19847年间就生产了96725台,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年年产16mm放映机19502台,创历史最高。1985年从日本引进“小型化高效氙灯光源”及“开关电源”生产技术,使16mm放映机的整机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随着电影市场的萎缩,该厂积极利用本身声、光、机、电综合开发、制造能力较强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跨出电影行业界限,形成了电影机械、电教设备、办公机械、照相机、光学镜头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其中电教产品已批量出口世界各地。从建厂到1990年末先后研制、生产过200多种产品,其中电影放映机215万余台,约占全国放映机总量的40%;制片设备385台;各种镜头12.5万余只(不包括整机配套镜头);电教设备14.5万余台;办公设备1000余台;照相机4.2万架。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先后有149项产品获全国、省或市的各种奖励。其中F16-4A16mm放映机,1981年获国家银质奖。经过调整,工厂渡过难关,进入回升、发展阶段。上海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制片设备,尤其是洗片设备和录音设备为主的工厂。70年代末,由于电影制片设备的大量引进,国产洗片机的需求量逐年减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光、机、电综合的技术优势和铸、镀、钣金加工的有利条件,产品服务向教育、科研、办公机械、电视等领域扩展。1979年投产了直轨式幻灯机,1982年与美国柯达公司合作生产柯达圆盘式自动幻灯机,形成万台生产能力。产品54%返销到香港和美国,被誉为海关“免检产品”;1986年研制了缩微胶卷拷贝机、缩微胶卷冲洗机、多用途缩微阅读机。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电影机械、电化教育、复印设备、缩微设备等四大类系列产品。完成了第三代高温快速摩擦传动洗片机的研制。从建厂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电影制片厂、洗印厂和其他部门提供了电影摄影机337台、各种录音机312台、电影洗片机660台、电影印片机13台、35mm电影染印机17台、电影放映机1000台、电影银幕9622件、电影胶片接片机209台、各类幻灯机69万台、各类复印机3958台、缩微设备175台。天津电影机械制造厂是生产35mm固定式放映机骨干厂,该厂1982年试制成功电影放映机用“8倍锥轴深椭球冷反光镜”,使放映机的有效光通量达到40%1986年完成“东风”FL-35mm立体声放映机的试制。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87年天津市企业实行了体制改革,成立了“天津市中环影像设备公司”由天津电影机械厂等3家企业组成,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化公司。发展到90年代末,公司下属单位有天津市电影机械厂、天津市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影像机械厂、影像器材厂、影像器材经营服务公司。该厂自1960年至1987年,共生产放映机3435台,(其中35mm放映机2750)、彩色冲扩设备16套、日本高宝彩色冲扩设备10套、台式彩扩冲纸机10台。山东电影机械厂是以生产发动发电机、8.75mm放映机为主的行业骨干企业。随着8.75mm放映机的下马,发动发电机市场不景气,工厂面临重大危机。为此,工厂选择了扩大服务领域、面向市场发展的新格局。首先以质量求生存,通过整顿,生产出 DF750TDF1500DF2000汽油发动发电机优化系列产品,还研制了DF5000DF7500柴油发电机组,由于产品系列化的形成和大功率机组的问世,解决了产品单一、机器功率小、适应面窄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发了办公机械产品,试制成功酒精五彩誉印机、自动油印机。从1965年至1988年累计生产DF750型发动发电机组70405套、DF1000型汽油发动发电机组3390套、DF1500A792套、DF2000122套、MF-40汽油发动机521套、8.75mm放映机10975套、MC50轻便摩托车896辆、快速誉印机423台。该厂初步形成内燃发电机组和办公机械为主的两大支柱产品。保定电影机械厂,原是生产发电设备和8.75mm放映机的专业厂,1984年以后转产台式砂轮机,产品98%出口,19841991年累计为国家创汇1800多万美元,成为保定市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大户。广州电影机械厂原是生产16mm放映机的专业厂,随着电影机械的滑坡,断然“激流勇退”,先后组装过收录机、计算器、放像机等现代产品,最后选择了复印机。1984年与日本理光公司合作形成年产万台复印机专业厂,1987年又与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联合引进“硒鼓”先进生产技术,组建“硒鼓”专业生产厂。广州电影机械厂从一个地区级小厂发展成16mm电影放映机国家定点厂,在改革的大潮中,又转产变成全国重点复印机生产厂家。

为振兴行业的发展,“七·五”期间重点开发了新形式电影,先后研制了35mm球幕和70mm球幕电影成套放映设备、开发了球幕鱼眼放映镜头、九级环幕电影放映成套设备、70mm超大银幕电影放映成套设备;环幕电影摄影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5mm/70mm多功能成套电影制片设备——35mm八齿孔电影摄影机、35mm/70mm多功能技巧印片机、程控加色法灯箱、70mm六声道磁性录音设备、70mm洗片机和各类印片镜头。

随着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可喜成就,主要拓展的领域有:(1)电化教育设备:直轨自动幻灯机、圆盘自动幻灯机,透射式投影仪、反射式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教学银幕、语言实验室等;(2)照相机和彩扩设备:透视取景全自动相机、一次成像照相机、背景合成机、证件照相机、身份证专用胶卷冲洗机、胶卷冲洗机、彩色放大机、彩色照片冲扩设备、彩扩冲卷机等;(3)现代办公设备:各种复印机、自动油印机、速印机、文件碎纸机等;(4)缩微设备:开发了缩微摄影机、缩微片冲洗机、拷贝机、缩微阅读机、阅读复印机、贮片柜、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等;(5)医疗机械:医用X光洗片机、红外光治疗仪、眼底摄影机等;(6)银行机具:台式和立式点钞机、捆钞机等;(7)轻印刷机械:热敏制版机、树脂液体制版机、普及型电脑排字机、名片拷贝机、PS版冲洗机等;(8)其他:电动工具类的台式砂轮机、汽车发动机配件、摩托车配件、汽车铝压铸件、高温物性测试仪、光电比色计、负荷传感器、自动称量系统、污水处理设备等;(9)定点企业多数改行转产:广州电影机械厂改为广州复印机厂、大连电影机械厂改为大连录音机厂、北京电影机械厂改为北京录音机厂、陕西电影机械厂改为陕西手表厂、安徽电影机械厂改为安徽橡胶制品厂、云南省电影机械厂与云南省医疗器械厂合并、上海放映器材厂和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并入上海申贝集团公司等。42个定点生产企业中,有30多个企业改行或转产。

进入90年代的“八·五”期间(199199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行业进行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按市场要求发展产品。初步形成四大类产品生产基地:(1)电影机械仍以常规电影机械设备为主,适当开发新形式电影设备,保留制片设备的科研开发力量和年产万台放映机的生产能力(1992年生产放映机12054台,1995年生产5579)(2)电教设备发展系列产品,形成年产10万台投影器和2万台幻灯机的生产能力;(3)其他办公机械设备,形成年产万台银行办公机具、年产3万台自动油印机和文件碎纸机的能力;(4)电动工具形成年产80万台小型台式砂轮机的能力。同时,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彩照冲洗扩印设备形成千台以上的生产能力、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的照相机形成20万架的组装生产能力,它们已成为照相机行业的骨干企业。以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为核心,形成了新的缩微技术与设备小行业,开发生产了三个系列60多种缩微设备,与德国合作建立了北京缩微培训中心。电影机械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的目标初见成效。

截止1995年底,全国已有立体声电影院600多座,70mm/5p电影院36座,70mm/8p电影院2座;35mm九机环幕电影院8座,35mm球幕电影院40多座,70mm球幕电影院3座,水幕电影院2座,动态电影院2座,韵味电影院1座。电影机械行业为这些影院建设提供了成套电影设备(部分进口设备除外)。同时全行业已有专业技术标准142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达80%,行业产品覆盖率超过80%

据海关统计,“八·五”期间,五年累计电影机械出口额990万美元,幻灯机及投影器为1808万美元,打字机及油印机9994万美元,其他文化办公机械2716万美元。主要创汇企业有:保定电影机械厂、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郑州照相机厂、哈尔滨电影机械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和南京电影机械厂。1991年南影厂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粉末静电喷涂生产线中关键设备;1992年保定厂引进美国、日本砂轮机生产中的高速冲床、模具、电动机、绕下线成套设备和检测设备;1993年秦皇岛视听所引进日本菲涅耳透镜制作技术和设备。

开发的主要产品有:35mm九机环幕电影摄影设备,35mm通用摄影机,加色法印片电子光阀,16mm/35mm高温快速洗片机,摄影升降移动车,35mm三声道电子联锁同步录音机,松花江5505B35mm放映机,井冈山10535mm移动式放映机,实物投影器、便携式投影器、高亮度氙灯幻灯机,TTB系列投影器,2000系列投影器,新型全自动油印机,自动分页机,封闭气吸钞票计数机,硬币计数机,新型系列汽油发动发电机组。

“九·五”期间(19962000)电影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在适当保留电影机械产品科研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发展银行办公机械、文件印刷设备和小型电动工具等扩大服务领域产品,完善产品系列,逐步形成适度经济规模”。电影机械工业经过调整后,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产品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一般的电器控制向工业计算机控制转变;由人工监控向电视监控转变;常规管理向计算机管理转变,使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视频技术等在行业内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印片过程的控制、洗片过程的控制、数字化录音、计算机动画、数字化灯光控制、计算机自动售票等。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电影制片设备开发的主要产品有:带电视取景的35mm通用摄影机、摄影/摄像用减振器、35mm电影胶片扫描仪、65mm/70mm接触式连续印片机、16mm拷贝单声道磁性转录机、军用胶片洗片设备。放映设备主要是开发LED模拟和数字立体声还音放映机和特殊用途放映机,主要产品有:松花江5515系列、东风FG35-V型和Ⅵ型、井冈山GX98型和206微型固定式放映机;升级换代产品井冈山10535mm移动式放映机;70mm8齿孔和10齿孔放映机,2×16mm鉴定放映机;各类大孔径光学镜头、70mm8齿孔和10齿孔鱼眼镜头。幻灯和投影设备有:SR200自动幻灯机、HGX380高亮度幻灯机;TTB5000系列、APOLLO1500系列、TTB-8040TT250系列、T25C全塑型、TF300系列投影器,反射式投影仪,实物投影仪,LCD液晶显示投影器,视频展示台等。彩扩设备有:FP30FP50负片冲洗机、F8100卧式彩色放大机、816型和819型彩扩机、CK306型彩扩机。其他办公设备有:CQ510型立式钞票计数器、CM500系列智能型点钞机;LP系列、JM系列自动油印机、制版机、折纸机、装订机等。

“九·五”期间,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向集团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结构迈出了一大步。上海放映器材厂、上海险峰电影机械厂、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上海电影机械厂,加入“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组建了上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电影机械厂创建了“济南吉美乐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保定电影机械厂组建了“河北五洲集团公司”;郑州照相机厂,转归河南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下,改名为“郑州光电仪器厂”,生产投影仪;哈尔滨电影机械 厂将铸造分厂与开发区工业 发展股份公司合资,组建成“爱迪压铸有限公司 ”。南京电影机械 厂改制后,以产 品为龙头成 立“金南影视听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放映机;以特色工艺为龙头成立“顺达机械 制造公司”,主要从事模具制造铸造压塑 等;精干部分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新世界长江仪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教学投影仪生产。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改制加入“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

据海关统计“九·五”期间,电影机械、幻灯机和投影仪19962000年间,年出口创汇值分别为955万美元、982万美元、1539万美元、1662万美元和4701万美元,出口形势逐年看好。累计五年出口各种放映机656台,幻灯机15.2万台,正射投影仪38.32万台。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0年底,电影机械制造业,企业数9家,年平均人数4696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35亿元,工业增加值0.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利润总额15.7万元,流动资产年均余额2.12亿元。幻灯机及投影仪制造业,企业数9家,年平均人数1047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25亿元,工业增加值0.4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总额亏损389万元,利税总额亏损1.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0.38亿元,流动资产年均余额0.75亿元。

进入21世纪后,电影机械工业经过20多年的结构和产业调整,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的产业格局,除了保留适应市场需要的电影机械 产品外,在电教设备、照相机、彩扩设备、复印机、速印机、金融办公机具、其他办公机械、缩微设备及光学冷加工、光学镀膜加工、铝压铸、压塑成型等方面,都形成了生产能力,成为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电影数字立体声开始起动。1991 2月杜比实验室推出数字立体声6声道SR·D制式,1992 6月首次在影片《蝙蝠侠归来》得到应用。1993年又相继推出DTS系统和索尼公司的8声道SDDS系统。当前世界上安装SR·D制式的数字立体声解码设备的银幕约4.1万块,安装DTS制式约2.2万块,安装SDOS制式约0.8万块。我国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于1995年引入国内,上海新城安装了SDDS 8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上海永乐宫安装了SR·D 6声道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引进6DTS数字立体声还音设备分别安装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江苏的6家重点影院。1996年广电部电影局制定了数字立体声的选择原则:“首选SR·D、再选DTS、特选SDDS”。当前我国已安装SR·D制式的银幕约700(模拟立体声银幕2000多块),安装DTS制式的银幕约350块。1996年引进了SR·D制式电影数字立体声制作技术,1997年完成《泰坦尼克》和《鸦片战争》的数字立体声制作,1998年引进DTS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完成《宝莲灯》的数字立体声制作,2002年在引进最先进的大型数字电影混合调音台和数字录音设备,建成了第一个全数字电影混合录音棚。到2003年已制作数字立体声电影约80部。

1997年国际上影片拷贝声迹由留银的普通声迹向无银的青染料声迹过渡,为了适应声迹的多种变化,电影还音的激励光源也由白光向红光转换。为此上海与广东联手开发了珠江FG-2ES双红光(数字声迹和模拟声迹)还音的电影放映机,1998年开始供应市场。红光还音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的电影放映机生产更新换代的步伐,作到了与国际上红光还音技术同步发展。

   “十·五”前三年,在制片设备方面,研发了ST-2型摄影减震器、35mm双机同步立体摄影机、电影胶转磁设备等。在放映设备方面,开发了F16-10 16mm一体化高效氙灯放映机(机头、电源、扩音机一体化),更新换代产品GS-F16K 16mm放映机;松花江5535型、5545型系列35mm放映机,GS35-523型供收片放映设备;东风牌XP35mm循环片盘和FG35-3D电影放映机,环幕立体电影放映系统,井冈山GX8GX200235mm固定式放映机和小型35mm台式放映机;最新开发的珠江FG35-2G型、GX-02S35mm固定式放映机,影院扩声系列和立体声还音系列设备。其他产品还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一体化速印机,双滚筒制版、印刷一体机,大功率碎纸机,自动塑管装订机,自动打孔热塑装订机、CF2000型纸币清分机、DK200型全自动打捆机、系列轻型柴油发电组等。

国外数字电影在19996月第一次公开放映以后,至20038月,在世界18个国家安装了162块数字电影银幕,其中34套落户中国(2003年底发展到50);另外还有36套数字电影银幕用于数字电影后期制作的审片放映室,在全球商业影院中已有1300万以上的观众观看了数字电影;放映的场次超过14万场,发行的数字电影69部。数字影院采用的放映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公司)研发的DLP技术(核心技术是DMP偏转棱镜)生产的数字放映机,如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CHRISTIE)、比利时巴可公司(BARCO)和日本NEC公司三家。另一种是利用ILA放映技术,是由美国休斯公司和日本JVC公司共同开发的,其核心器件是影象光放大光阀(ILA-LV),是另一种数字影院放映技术。

中国的数字影院建设发展迅速,2002年安装13套,2003年安装50套,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位。计划2004年再发展50家,2005年再建100家,用3~5年时间建立300~500家数字影院。

200273中影集团首发“数字影片”开始,标志着中国已拥有数字电影全程制作能力。在数字电影后期制作上,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两个数字电影制作基地,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在后期加工制作上已经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到2003年底已完成十几部影片数字版节目的后期加工,已发行《天上草原》、《海底总动员》等7部数字电影(全球已发行69)20031127国内数字影院首次通过卫星实时直播现场节目成功,标志着我国数字电影发行体制具有新的突破。

由于当前使用的数字电影制片和放映设备都是进口产品,为开发国内产品,IT行业联想集团联合上海高清、美加科技等组建“中国数字影院产业发展联盟”,研发中国自己的数字放映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2003年电影机械行业企业数10个,全部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4亿元,同比增长8.12%;销售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87%;利润总额亏损17.03万元;产品产量5763台;出口创汇655万美元。幻灯及投影设备企业数12个,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5.59亿元,同比增长26.95%;销售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34.6%;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增长65.75%;产品产量6.25万台,同比增长2.66%;出口创汇1.21亿美元。

电影机械未来的发展将是影、视、录技术的紧密结合,传统的电影机械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数字电影成套新设备,以满足数字电影时代的需要。

回眸新中国电影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它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组建扩充、60年代的巩固提高、70年代的高速发展、80年代的结构调整、9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21世纪向数字化进军等几个阶段。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生产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产品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我国自己独有的制造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电影机械将会缩减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规模。随着数字电影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影机械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照相机械

 

照相机械包括各类型不同用途的照相机、影像冲扩设备和照相器材。传统胶片照相机是指被摄景物的光线通过装在暗箱前的镜头,成像于暗箱后壁的镜头焦平面上,并能通过感光材料将景物记录下来的一种装置。包括: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立体照相机、一次成像照相机和各种专用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是配有电子影像传感器、并输出一个可以被记录在存储媒体(如存储卡或存盘)上,表示光学影像的数字或摸拟影像信号的照相机,包括:单反数码相机、一体化数码相机(仿单反数码相机)、便携时尚数码相机、超便携袖珍数码相机、数码后背等。影像冲扩设备包括:彩色扩印机和彩色相纸冲洗机。又有摸拟式彩扩机和数字式彩扩机之分。照相器材是配合照相摄影及后处理附件设备的总汇,包括:镜头、放大机、三脚架、云台、闪光灯、影楼配套设备、暗房设备、摄影灯具、相框、相册、照相机配套滤色镜、接圈等各类附件。

 

一、世界照相机械发展简况

 

将人与自然变化的历史影像予以再现,曾经是人类一个伟大的梦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学者孝庄周、公孙龙、墨瞿等人就有对光影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公元前四世纪“墨经”中,专门讲述了现代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针孔成像”的原理。

1939年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银板感光片和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照相机的诞生,使人类的梦想成真。

照相摄影术的发明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各种各样的照相机得到快速的发展,从早期的湿版相机发展到干版相机,1860年机械式照相机问世,1885年胶卷被推出后,出现胶卷相机,木制的笨重相机也逐步改为金属机身相机。18581900年之间为了获得高质量成像的大照片,都在纷纷自己制作可拍1m以上照片的大型座机;也出现了体积(16mm×26mm×65mm)仅大姆指大小、重36g的超小相机。19世纪中后期,产生了规模空前的“立体照片热”,前后持续了近20年,形成了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次立体相机的大繁荣。

进入20世纪照相机向新的高峰迈进。1912年鲁道夫·费舍尔发明了成色显影法,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形成彩色影像的化学方法,是后来各种减色法多层彩色片制造的基础。1930年彩色胶片研制成功,导致1935年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片出世,1942年柯达彩色负片诞生。

1914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设计发明金属机身的“徕卡”(URLEICA)35mm相机,它一改当时流行相机因“大”与“笨”不能手持拍摄的缺点,首次使用带齿孔的35mm电影胶片拍摄,片幅规格为24mm×36mm,以后成为20世纪标准通用规格。该机奠定了照相机小型化设计的基本结构,成为相机发展史上的一颗明珠。1925年推出“徕卡”A(I)35mm相机,1929年推出禄来弗徕克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其原理一直延用至今;1934年柯达公司对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照相机,起用“135的命名,这种24mm×36mm画幅的135照相系统成为后来照相机的主流系统。

1938年,随着硒光电池测光技术的发展,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世界首架硒光电池控制的自动曝光120相机。

1948年美国Zoomer公司,制造了第一个供35mm相机使用的36~72mm变焦镜头,采用光学补偿原理。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及联邦德国伏伦达公司先后推出实用的变焦镜头,拉开了照相机用变焦镜头大发展的序幕。

1947年美国人兰德博士发明一次成像照相机及一次成像页片(采用银盐扩散转印工艺),世界第一架波拉一步法成像照相机问世。1948年改进的“波拉95型和“宝丽来95型一步法成像相机进入市场。1960年兰德又发明了彩色一次成像页片。一步法成像技术的诞生是照片冲印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1950年蔡司公司发明屋脊型五棱镜取景器并用于康太克斯S35mm单反相机上,一举解决了棘手的光路转换问题,使单反相机由俯视取景变为平视取景,使35mm单反相机成为专业摄影和高级发烧友的主流产品。

60年代起,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进入了全盛时期。60年代到70年代,具有TTL内测光功能的相机如佳能新F1、尼康F3、美能达XD7等相机受到青俫,出现了尼康、佳能、美能达几乎一统天下的盛世。

1975年日本佳能首次将数字回路控制技术引入照相机,推出世界第一架内装微型电脑的高度电子化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佳能AE1型。这是照相机电子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

1975年美国霍尼威尔公司推出世界第一个自动对焦组件——双像光电对称式自动调焦组件(VAF)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引用该技术研制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AF)相机——柯尼卡C35AF型。

1982年美国霍尼威尔公司研制出TCL自动对焦组件(采用CCD元件)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用类似原理,研制出世界第一架自动调焦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美能达7000型,该机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最杰出的高技术相机。此后,单反相机开始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1986年,日本旭光学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架全自动变焦小型照相机——ZOOM70型,被誉为世界135旁轴平视取景相机中最优秀的机种,成为小型相机发展方向。135旁轴平视式相机,分为易操作的傻瓜式、半自动式、自动式和多功能式四种类型。90年代进入了全自动相机的鼎盛时期。

1987年日本富士公司率先开发“一次性相机”上市,在短短的几年,产量剧增,主要有三家公司生产: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和柯尼卡,都是世界著名的胶片公司。一次性相机以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而风靡各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一次性相机的年产销量都在1亿个以上。2003年又出现一次性数码相机。

1996年由美国柯达、富士、佳能、尼康、美能达联手开发包括胶卷、暗盒、相机、冲洗设备和图像显示设备组成的“APS”高级照相系统。使用24mm胶卷、可拍152540幅三种画面、使用PEN片基、特殊暗盒、三种画幅规格。APS系统是在传统相机的基础上一种改革品,为与数字影像技术接轨创造了一些条件。但并没像人们预期那样发展。

20世纪后期是传统胶片照相机发展的顶峰时期,各项技术成熟,控制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自动测光功能,由外测光,逐步发展到内测光。内测光模式有:中央重点测光模式、弹性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部分测光模式、点测光模式、多光位点测光模式、多点测光模式、多区测光模式、与自动调焦连动的多区测光模式、与自动调焦连动的蜂窝状多区测光模式、3D矩阵测光模式和3D彩色矩阵测光模式11种。与此同时,为适应变焦距镜头相机测光的特点,传统的外测光功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自动曝光模式有: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模式(自动光圈曝光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自动速度曝光模式)、高速程序控制自动曝光模式、弹性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和最新颖的闪光自动曝光模式。

自动聚焦(调焦)模式有:“动力聚焦”模式、陷阱聚焦模式、单次拍摄自动对焦模式、连续随动自动聚焦模式、多导向焦点预测自动聚焦模式、眼控自动聚焦模式等。

在摄影模式现代化发展中,出现了程序控制的专门摄影模式——条形码程序控制、电脑软件磁卡控制等,个性化摄影模式,自选摄影模式等。

照相机的辅助功能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DX识码功能、自动包围曝光功能、远视点取景功能、全景像幅摄影功能、影像尺寸锁定功能、电动卷片自动“跳位”功能、照相机减少振动功能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磁、液晶、电荷耦合CCD等记录方式和相应材料相继问世,大大拓展了记录影像的方式和载体。

19818月,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架不用感光胶片的磁盘照相机“马雅卡”,是一种以模拟方式把影像信息记录在磁盘上的照相方法。80年代有多种数字式相机相继出台。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到1995年正式拉开了照相机数字化的序幕。当时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并出现了专业级数码相机;1997年分辨率提高到100万像素,产品出货量猛增,突破100万台,迎来了数码相机发展普及的新高潮。1998年是低价“百万像素”数码相机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主流产品的一年,当年发布和出售新机种60多个。1999年先后有20多种超过200万像素的轻便型数字照相机被推向市场。2000年开发的热点升为300万像素,新品种有80%的产品使用变焦镜头,光学变焦最高倍数达10倍。如果说2000年是数码相机以技术创新、新产品迭出为特征,则2001年是以技术进一步提高,新产品升级换代为主要发展趋势的一年。世界数码相机产业开始进入成熟期。轻便型数码相机进入400万像素发展期,一体化(不可换焦镜头)单反数码相机及准专业系列都跨入500万像素发展阶段,专业级数码相机向600万以上像素进军;多功能数码相机成为2001年发展新趋势。2002年是数码相机精彩纷呈的一年,全球数码相机的产量已达到2750万台,新品上市量达100款以上,以至高的分辨率、丰富的功能,前卫时尚的造型,轻巧酷炫的机身,低廉的价格引起业界内外关注。随着柯达PRO  DCS14n和佳能EOS  1DS两款专业数码相机的诞生,标志着数码相机已进入1000万像素时代。2003年是全球数码相机走向成熟,产品市场竞争“价格大战”全面展开的一年,专业级数码相机向更完美方向发展,专业级单反数码相机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了传统专业单反相机的水平,部份功能还有所超越。CCD传感器,最高达到800万像素,CMOS传感器达到1400万像素。数码单反相机新产品迭出,万元以内相机降低了数码单反相机的“门槛”;“4/3系统数码专用产品正式起动,奥林巴斯E1型数码相机问世;第二款采用X3影像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适马SD10型投放市场;新型传感器不断出新,索尼推出四色CCD、尼康推出JFET传感器;大变焦比镜头在小型数码相机上广泛使用;小巧、时尚成为便携式主流,实用与方便更上一层楼。

 

二、照相机械工业形成时期(19561980)

 

1844年一批法国人携带照相器材,随“西来纳”号战舰来华,为两广总督等清政府官员拍摄肖像,并在澳门和广州拍摄风景照片,摄影术从此传入中国。

1860年前,外国人在广州和上海开设了照相馆,摄影开始在南方沿海几省传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广东摄影师陆续到天津、武汉、重庆、福州、昆明等地建立照相馆,摄影术开始由南方向北方发展。1892年,北京第一家照相馆“丰泰”开业。1903年皇宫内专门设有御用摄影师,为慈禧及宫眷拍摄照片。“五·四”运动后,我国的照相业发展很快,1925年上海已有照相馆53家,1930年广州有照相馆33家,重庆有15家,贵阳有12家,宁波有13家,北京有61家,到1937年,国内照相馆已超过2000家,照相从业人员在1.5万人左右。

解放前,国内所有照相器材,除照相馆用的木制相机、小型环形摄影机和部分照相干板、照相纸外,绝大部分器材和材料都依靠进口。据报道:1930年—1949年我国平均每年进口约5000台照相机,品种有德国的禄莱、徕卡、美国的柯达,苏联的卓尔基、基辅,日本的尼康、佳能、美能达等。

1949101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相继成立了一批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生产厂,开始大力发展民族照相工业。我国第一架国产相机1956年在“手工作坊”里诞生。19561月北京成立公私合营大莱精机厂(后更名地方国营北京照相机厂),经全体职工努力,于19568月手工制造出12架大莱135相机。1956年还参照日本理光和德国禄莱120双反机相,生产出我国首架120长虹牌双反相机。1958年生产出仿罗莱弗莱克斯120双反相机的样机。

19564月,成立公私合营天津照相机厂,(9月改为地方国营天津照相机厂),仿制日本玛米亚Six120折叠相机成功,于当年7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35周年之际,手工打造出3架命名为“七·一”的折叠相机,这是我国首架折叠式120相机。到1958年底,总产量不超过200架。随后又仿德国阿尔蒂萨简易120盒式相机,生产出“幸福I型”车灯式简易120相机,从195610月到1959年底停产,共约生产7.5万架。1959年后该厂又仿制日本平视取景简易相机、生产出“幸福II型”120简易相机。到1961年底,总共生产约1.1万架。

1956年起,国家除建立北京、天津照相机厂外,还在上海、福州、广州、哈尔滨、杭州等地建立了照相机厂,还有一些相近行业也在生产照相机。1957年全国共生产照相机约200台。

1957年在上海轻工局领导下,成立了照相机试制小组。1958年国家轻工业部将原钟表工业处改建为钟表照相机工业处,负责全国照相机生产管理,并于同年10月与浙江大学共同举办了《全国照相机技术培训班》,为照相机生产企业培训了骨干力量。浙大光仪系也成为全国最早的照相机科研基地。

1958317成立上海照相机厂,并试制成功仿徕卡ⅢB型的“上海58-1型高品位135相机。该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照相机工业正式起步。此外,195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了“兰天”胶木壳120简易相机,和“星光”135简易相机;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出仿苏联费德-2型的“长江”牌135平视取景相机,1959年改型为“南京牌”,采用了加膜镜头;西北光学仪器厂推出“华山牌”简易平视取景相机。

1959年,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口号推动下,国家轻工业部第二次与浙大光仪系合作,成立全国照相机技术协作设计组,开发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35mm镜头反光相机,定名为“晨光牌”,安排在天津照相机厂生产,总产量在200台以内。南京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仿1956年苏联基尼特机型的“紫金山Z”型单镜头反光相机;吉林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参考了民主德国的康泰克斯机型,设计出“天池”镜头反光照相机;上海照相机厂在“上海58-I”型基础进行改进,推出了“58-II”型相机,前后共有4个版本,上海58系列相机是我国徕卡古典风格仿制品的代表作,一直延续生产到80年代中期。北京照相机厂参考日本雅西卡A型试制出“天坛”牌120双镜头反光相机;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上海201型普及折叠相机,是1950年阿克发厂的仿制品。

中国的照相机工业是在大跃进中形成的,1959年轻工部举办了“全国照相机行业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经验系统会议”大大推动了照相机械工业的发展。到1959年底全国已有照相机厂近20家,年产照相机达到10.4万架,1960年底产量达到17.31万架。

60年代初,由于国内连续3年自然灾害和国际上的原因,经济陷入极度困难,全国照相机生产逐年减产,许多生产厂纷纷下马或转产,我国第一个照相机厂——北京照相机厂也被并入北京市玻璃总厂,从事缩微设备生产。1964年,全国照相机总产量仅11万架。

60年代是我国照相机新品种发展时期。19613月,上海照相机厂借鉴了德国禄莱弗莱德相机的技术特点,推出“上海58-4型照相机1962年在“上海58-4型基础上,改造定型为“上海”牌双镜头反光相机,并投入批量生产,这标志着我国照相机生产技术正在走向成熟。上海照相机厂在201型基础上,增加了自拍器,以“上海202普及型折叠相机开始投放市场。1962年,西安西北光学仪器厂生产了仿苏联“接班人”—2型的“华山牌”135普及型相机,采用胶木机身,镜头质量相当好;并发行“长乐”牌120普及型双反相机,该机具有1/500秒的快门速度。1963年,上海第三照相机厂试制出“上海203相机,这是一款中等技术指标的折叠式120相机,1964年批量生产,重新命名“海鸥203,一直生产到80年代。1964年,“上海”双反相机改版为“海鸥-4型”(海鸥204)批量生产,成为行业的主要骨干产品,它成为日后“海鸥-4系列产品的基础机种。同年北京照相机厂研制出“北京牌”高级135单反照相机,快门速度为1~1/1000秒,试制出二台样机。1956年,天津照相机厂参照日本的雅西卡Minister D型相机,生产出“东方”牌135旁轴式相机,该机在国产普及型相机中名列前茅。

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的“海鸥-4型”双镜头和203型折叠式照相机开始远销欧美,结束了中国照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在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照相机工业顺利渡过困难时期,从1965年起,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首先制定了照相机、照相物镜、照相机快门和照相机附件等共10个标准,1966年以JB标准发布执行,使我国照相机械生产从此走上了质量的规范化。遵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于196510月召开了由一机部牵头,有对外贸易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和国家科委近十个部委领导参加的“全国照相机生产协调会议”。制定和指明了我国照相机工业发展途径和方向,并决定照相机工业由轻工部划归一机部归口管理。

19666月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电影、电视、照相三机受到当时中央和国务院的特殊重视,而有较好的发展。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推出“海鸥DF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它是最受欢迎的国产相机,一直生产到现2003年。1967年广州照相机厂推出珠江4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仿日本理光超级Shot相机的“北京S2-1135旁轴式相机,机身上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字样,采用发条输片装备。上海第五照相机厂推出的“海鸥501相机,是一款带有简单135附件装置的120普及型相机。1968年,一批军工企业也加入了相机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四川的军工企业推出了“峨眉”牌双反相机,技术上与“海鸥4B”双反相机一样。1969年,北京照相机厂将“北京S2-1改版为“长城”S2-1型”,一直持续生产到1977年。

1969年春,一机部在北京清河召开全国照相机生产专业会议,会议根据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传达了周恩来总理有关要开发研究国产高档相机和提高国产照相机质量的指示,推动了照相机工业的新发展。

196911月,上海照相机厂试制成功仿瑞典“哈苏勃来德”的“东风”120相机和与之配套的50mm f/4广角镜头、80mm f/2.8标准镜头和150mm f/4中焦镜头三只专用镜头,最高快门速度1/1000秒。1970年广州照相机厂试制成功仿联邦德国“禄莱弗莱克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命名为“珠江7型”。1970年,由上海、南京等五个对口厂内迁组建的江西光学仪器厂,将“上海205型改版生产,命名为“海鸥205。其性能与天津厂的“东方”相机相当,镜头的光学品质相当优异。在205原型的基础上,不断改版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205产品系列。1983205系列开始启用“凤凰”商标。1971年,上海照相机二厂开发仿联邦德国60年代盛行的 “徕卡M-3型”的红旗20135单反相机,和与之配套的35mm f/1.4广角镜头、50mm f/1.4标准镜头和90mm f/2中焦镜头。120“东风”相机和135单反“红旗”相机是我国照相机工业仿制的极品。1972年,北京照相机厂试制出仿西德禄莱35小型相机,命名为“长城35,仅装配了几台。70年代中期,上海第三照相机厂推出“海鸥9型”35mm相机,使用24mm×31mm非标准画面,每个标准35胶卷可拍42张,但因工艺性差,未能打开市场。70年代后期,由四川明光仪器厂、永兴仪器厂和金光仪器厂三家联合推出“珠江S-201型高级135单反相机,它是我国第一台带有可换取景器的135单反机,其他指标与“海鸥DF”一样。随着海鸥4型系列的发展,并且在技术上已成为国产双镜头反光相机的揩模,70年代末以后,许多新厂纷纷“翻版”海鸥4型,如四川华光仪器厂的“华莹”;河北华中仪器厂的“华中”;青岛相机厂的“青岛FS”系列;武汉相机厂的“友谊”和大连出品的“大连”等。此外,1974年丹东相机厂投产牡丹I120相机,1975年投产西湖PI1135相机、红梅I120相机,1976年投产虎丘HQ351135相机、孔雀牌DF-1135单反相机,1978年投产红梅II135塑料相机、太湖TH-2135相机、孔雀DL-1135相机,1979年投产珠江8135相机,1980年投产东方S3135相机、虎丘HQ121120相机、无锡4B120相机、友谊SF120相机。尽管有近30个型号的照相机,实际上只有六个品种,而且式样也十分陈旧;1980年市场上畅销的双镜头反光120型照相机,只相当于德国40年代产品;单镜头反光135型相机,也仅是国际上60年代初期产品水平。折叠式120相机和照相馆使用的座机或外拍机的技术水平,则落后更多年。

为加强对照相机工业的管理,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批示,1973年在国家计委成立“国家计委电影电视照相工业办公室”(简称“三机办”) 19734月一机、五机、轻工、燃化、商业、外贸六个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照相机工业座谈会”,制定了照相机工业“四五”规划。19731975年共安排基本建设和措施项目44项,其中大型项目4项,并开始引进国外生产线。1975年,全国照相机产量为18万架。1957年至197620年间累计产量为133万架,只相当于日本1958年一年的产量。

“五·五”期间,国家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江西等照相机厂进行了重点建设,建立了常州、丹东、哈尔滨、苏州、武汉等一批新厂。在此期间除一机系统外,兵器、电子、轻工、总政、总后等部门也建立了一批照相机生产企业。为加强照相机工业科研力量,1979年一机部在杭州建立了“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上海市成立“上海电影照相工业研究所”。19751980年,国家用于照相机械工业基本建设投资达1.2亿元。

截止1980年,我国的照相机工业已有照相机生产厂16个,照相器材生产厂31个,行业研究所2个。1980年生产各种照相机37.3万架,比1975年增长1倍多;生产各种照相器材120万台()19571980年累计生产了26种不同规格(型号)的照相机240多万架。国产照相机自1964年起进入国际市场,到1980年累计出口各种型号照相机50多万架,创汇2000多万美元。到70年代末期,我国的照相机工业体系已基本建立。

 

三、照相机械工业发展时期(19811990)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造就了照相机工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市场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1985年达到顶峰,19871988持续稳定发展,到1989年国内市场开始疲软,许多照相机厂陷入困难,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1992年。

1980年世界照相机总产量为3922万架,中国的产量为37.3万架,只占0.95%。为加速照相机工业的发展,“六·五”期间(19811985),通过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照相机行业完成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投资1.6亿元,有力地改善了生产和科研条件。

为加速我国照相机械行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我国照相机械工业的发展,从1980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生产制造技术。“六·五”期间,我国从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照相机生产制造技术6项、关键生产技术4项、彩扩设备生产制造技术1项,由国内14家照相机厂引进19家国外厂商21种型号的照相机散件42.7万套,用汇2000多万美元,形成了15条装配生产线。这些引进项目大部分采取技贸结合、许可证贸易方式,也有中外合资和外国专家诊断企业等方式。引进项目包括了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35平视取景照相机、成套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等产品系列的生产技术,以及为照相机生产配套的快门、闪光灯管、镜头等关键部件和关键元器件的制造技术。

我国原有照相机械产品系列品种不多,性能不全,大部分产品属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水平。照相机产品绝大多数为机械手动式,放大机为仅用于制作黑白照片的手动控制式。通过技术引进,我国照相机械产品品种总数由1980年的30多种增加到1990年的近百个品种,而且不少产品实现了更新换代。这些新增品种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技术引进而实现的,如海鸥DF300自动曝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珠江S207自动测光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明佳S207、金都S207)、青岛6型等135平视取景自动曝光照相机、“星辉”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等。这些新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当于国外70年代末的水平。

通过技术引进,初步实现了我国照相机产品的电子化,特别是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技术基本上已趋成熟;单反照相机的自动测光技术和自动曝光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彩色冲洗扩印设备的微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基本上得以解决。随着技术引进政策的实施,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关键模具加工手段、塑料零件表面处理技术、装配流水线及主要测试仪器,解决了生产中的主要难点,产品质量大大提高。通过技术引进,配套生产水平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推进了生产组织结构逐步走向专业化。内藏闪光灯组件、电子程序快门等已能大量供应整机厂生产需要。

为满足国内市场的急需,花费1亿多美元进口国外照相机整机122万架,充实市场。到1985年,全国照相机产量达18416万架,是1980年产量的494倍。“七、五”期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充分利用了引进技术,照相机产销持续发展,1986年照相机产量达215万架,比上年增长1675%1987年达到239万架;1988年达到292万架。但从1989年开始,由于进口照相机,特别是走私“水货”的冲击,加上国产照相机技术、质量等原因,国产照相机市场疲软,导致生产下降。1989年照相机总产量230万架,同比下降21%1990年总量为189.9万架,同比又下降了17.44%。产品滞销,造成库存积压上升,部分企业亏损严重,有的已经停产或半停产。照相机工业面临新的考验。

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族照相机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了一大步,实现了120相机向135相机的过渡。大力发展了电子程序快门照相机,形成135平视取景照相机系列;完成了从纯机械式到自动化的过渡,开发了一些自动调焦、自动卷片的全自动照相机,提高了金属相机的质量和增加了电测光功能,扩大了电子程序快门闪光灯和塑料机身照相机的生产能力。在引进的基础上,提高了电子程序快门、钢片快门、光敏元件、专用集成电路、内藏闪光灯器件、AF测距件、环带透镜的制造技术。

80年代末,我国主要有33家照相机生产厂家:

上海照相机总厂、江西光学仪器总厂、北京照相机总厂、丹东照相机工业公司、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照相机厂、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福州照相机工业联营公司、上海照相机二厂、无锡市照相机厂、浙江照相机一厂、深圳华仪照相器材公司、南京电影机械厂、南京3304厂、国营湖光仪器厂(559)、国营西北光学仪器厂(248)、国营华北光学仪器厂(218)、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358)、华中精密仪器厂(238)、国营华光仪器厂(308)、国营明佳光学仪器厂(338)、国营金都光电仪器厂(268)、国营华西光学电子仪器厂(398)、国营红光仪器厂(348)、广东石龙华法实业有限公司、广州至法实业有限公司、机械工业部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等。

主要彩扩设备生产厂家有11家: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国营旭光仪器厂(528)、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利安纳实业有限公司、天津中环影像设备公司、山西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苏州虎丘照相器材厂、上海海南照相机设备厂、合肥长宇机械厂、上海地质仪器厂、浙江乐清县海鸥照相器械厂等。

主要照相器材生产厂家约21家:上海照相器材二厂、上海照相机三厂、上海照相机四厂、北京照相器材厂、丹东照相器材厂、上海光耀电影照相器材厂、天津市照相器材厂、上海市奉贤照相器材厂、上虞县照相器材厂、广东番禺照相器材厂、广东大良照相器材厂、北京银燕电子闪光灯有限公司、常州银燕电子闪光灯有限公司、余姚金鹰电子器材厂、沈阳美德康光学电子有限公司、国营东北光学仪器厂(长春228)、武汉照相机快门厂、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湖北襄樊市仪表元件厂、天津南高电子有限公司、国营华东光学仪器厂。

在“六、五”引进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在“七·五”期间发展新品种照相机共15种,有电测光单反照相机,如海鸥DF1ETM、珠江S207;自动曝光单反照相机,如海鸥DF300;自动曝光镜头快门照相机,如红梅AE、华山AE以及电测光显示机械快门照相机,如凤凰205B、虎丘351、华夏841等。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占53%,有40%达到国外70年代末、80年代初水平。1987年,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研制成功JG304D135自动附印日期相机,它集手动曝光、自动曝光和多次曝光三功能于一体。上海照相机总厂推出了带内测光系统的海鸥DF1ETM照相机,以塑料代金属用于DFKJ1型照相机的顶、底盖卓见成效。该厂五棱镜加工工艺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聚氨酯定时定光圈抛光新工艺、镀膜翻板夹具、镜片防光眩涂黑墨水、压敏胶饰皮都已试制成功且投入批量生产。天津照相机公司最近推出两种独具特色的大众化照相机,其中EF35II型照相机可进行两次曝光或多次曝光,增加摄影的艺术色彩;EF72型照相机是在通常照36张的135胶卷上拍72张照片,像幅呈18mm×24mm,可彩扩3in5in照片。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研制的DK809电子程序快门,通过技术签定,国产化率达98%,已大批量生产。西安交通大学研制成功了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激光全息散斑照相机。该照相机带有自动程序记录器、激光频闪仪、条纹自动分析仪、全息干涉条纹分析仪系统、回向反射涂料的“连续波激光全息散斑无损检测”系统,它可针对不同的研究测试对象采取有效、经济、实用的测试方法。由浙江大学研制成功的照相物镜快速在线检验仪,以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基础,采用电视扫描、全电子方式实现了照相物镜MTF全视场快速扫描。这种设计思想属国内外首创。根据市场需求,上海无线电二十厂试制成功了DF1ETM照相机软性印制板,该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折叠弯曲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质量检验规定。

1988年,北京照相机总厂狠抓了电子程序快门的国产化,在推进技术进步方面完成了98项技术革新项目。天津照相机公司完成了EF35B型、EF35C型、EF35D型、S5型、EM型照相机和240PC闪光灯、180镜头机构等产品的试制任务。丹东照相机工业公司,先后试制了12种大小不同的新产品,已批量生产5种。上海照相机总厂除抓紧DF300型照相机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外,努力形成DF1ETM电子内测光照相机的生产能力,对DF102照相机所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推广塑料件应用,改型为DF102ADF102B照相机,并投入生产;将KJ1型照相机分别改型为88型和KEM电测光照相机,并研制AF135型自动塑料照相机、F1.8标准镜头、F1.7标准镜头和变焦距镜头。常州照相机总厂生产的DT4EM照相机通过省级批试鉴定投产,AE照相机解决了电子快门不稳定问题,通过了部级批试投产鉴定,PT5型照相机第一批试产135架投放市场。该厂还组织了PT6MDPT7AFDF1TTL等新产品的设计工作,组织了304A的派生产品304E304EM的试制工作,使主产品205照相机的替代产品205A实现大批量生产。

1989年照相机行业完成一批新产品开发任务。如华光仪器厂的珠江牌标准镜头f50/F2f50/F1.8f50/F1.7,通过了部级鉴定并已形成年产1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使我国高级照相机系列镜头的配套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哈尔滨照相机厂的两种金属焦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EAMA DC1型和DEZ1型,通过了国产化技术鉴定并已形成年产1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质量均已达到国外80年代初同类产品水平。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井冈山812型彩色冲扩设备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更新换代产品,已通过了新产品技术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此外,不少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如常州照相机总厂在短期内开发了PT6型和PT6D型两种型号的自动卷片平视取景照相机,无锡光学仪器厂开发了松尼PC8型双焦距全塑照相机,国营湖光仪器厂开发了AF全自动照相机等。

1990年开发了一批结构合理、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如:上海照相机总厂改进的DF3ETM照相机配830镜头,取代DF102相机。无锡光学仪器厂的PC822全塑双焦距内藏闪光灯135照相机;苏州照相机厂的虎丘PC17型照相机,采用红外主动式自动调焦,外型为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流线型小圆弧设计;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的604D高档全自动照相机,它采用集成电路电脑控制,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变化光圈,自卷、倒片,有DX编码系统及日期摄入结构;红光仪器厂的华莹AEI是具有多次曝光功能的多功能照相机;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与日本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合作生产的PC101系列135全自动相机也已投产。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研制了一步成像旅游相机,该机的照片尺寸为8.3cm×8.5cm。在彩扩设备方面,上海八一电影机械厂的井冈山813系统通过了部级鉴定,它是全国产化的高档彩扩设备,具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由于功能先进,价格合理,成为与进口相机抗衡的机种。

随着我国彩色摄影的发展和迅速普及,彩扩设备应运而生。我国彩扩设备的研制工作从1983年开始,1985年产品供应市场,到1987年已有上海八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井冈山811型彩扩设备、广东南方照相设备公司的南方彩扩设备、上海地质仪器厂的白玉兰牌彩扩设备、苏州虎丘照相器材厂的HO系列彩色冲印系统、天津电影机械厂的DL400冲扩机、南京528厂的星辉1型、上海联合照相器材有限公司的施乐牌、上海天马摄影电子仪器厂的“天马”牌彩扩设备,哈尔滨电影机械厂、山西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利安纳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小30多个工厂都推出了彩扩设备。

1985年至90年代初是国内彩扩发展的第一阶段。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形成了几十家彩扩设备的生产企业,制造技术趋于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初现国内彩扩产业的兴旺繁荣。初级阶段的彩扩设备,基本是分体型的彩扩机,由一台放大扩印机和一台彩色冲纸机构成。90年代初,彩扩机开始由半自动型向全自动联体型发展。到80年代末,彩扩机的年产量已超过2000套,产值超1亿元。

随着改革开放,80年代国内组建一批中外合资照相机械企业。1984年成立北京银燕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电子闪光灯;飞越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销售电子彩色扩印机。1986年成立的武汉巴尔达照相器材制造有限公司,与德商合资,年产照相器材10万件;雅刚照相器材有限公司(深圳),与港商合资,生产闪光灯及照相器材。1987年成立辽宁五星照相机有限公司(丹东),与日商合资,生产全自动照相机、变焦镜头。1989年成立深圳海曼电光有限公司,与德商合资,生产电子闪光灯及相关元器件。1991年成立常州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年产照相机30万台。深圳贝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与港商合资,生产照相机遥控器等。

随着我国照相机械产品对外来料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广州深圳、珠海地区,在8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照相机企业达到20多家。1988年深圳和珠海两地照相机产量达800万架以上,1989年超过1000万架,产品大多为中、低档普及型35mm照相机和110照相机,以来件组装为主,产品几乎全部外销。是我国极富潜力的照相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在改革开放的十年中,照相机行业出现了许多乡镇企业,这是一支具有较强生命的新生力量。大部分乡镇企业以生产简易低档照相机及照相器材、配件、简易彩扩机为主,并逐渐占领了一定市场,有的还开拓了出口市场,如五洲电子照相设备公司、余姚市第二光学仪器厂等。

四、照相机工业的新发展与调整 (19912003)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照相机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国家对进口照相机的限制和国人文化生活的提高,国产相机在一个时期内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我国照相机生产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照相机生产企业最多时达33家,加上配套和器材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产照相机超过300万架。但是,我国照相机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在技术水平上与日本相差约15年、在生产水平上相差约20年。中国的照相机工业实质上也相当脆弱,一旦失去国家政策的保护,就完全抵挡不住国际市场的冲击。自1989年下半年起,大量照相机“水货”涌入中国市场,国外新型相机进口增多,国产相机市场开始大滑坡,大多数企业无竞争之力。到1990年,国家投资定点生产照相机的23家企业,有12家开始亏损,产品库存积压,产量锐减,90年代初产量徘徊于100万架左右,一些企业开始停产。到1994年全行业仅剩下两家最具实力的上海照相机总厂和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保留了“海鸥”和“凤凰”两个品牌。其他不少企业,则通过与境外厂商合资和合作,摆脱困境,走出新路。彩扩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最后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彩扩设备生产队伍。

80年代中期,台湾、香港地区的照相机, 工业发展迅速,它们的产品绕过了照相机的难点技术,如自动曝光、自动对焦、快门制造等,以生产低档普及型的35mm旁轴取景照相机为主,年产量达到2000万架。80年代末,为了降低劳务费用,台湾、香港的厂商逐渐将照相机的生产加工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以销定产”的照相机加工厂,组装或扩散由台湾、香港转移来的低档简易相机,年产量超过1500万架。90年代这种合资、合作生产的势头逐步向内地企业渗透,使我国的照相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992年苏州照相机总厂转换机制。总厂一分为四,成立了与香港合资的依利法有限公司,与台湾公司成立了野马有限公司,从事取暖器的生产。青岛照相机总厂与台湾明腾公司合资成立青腾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与台湾拓汉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西江辉照相器材有限公司,并建两条生产流水线,生产35mm袖珍自动相机。

1993年上海照相机总厂与台湾五大照相机生产厂之一的普立尔照相机有限公司合作,用“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中、高档小型照相机。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与日本旭光学(潘太克斯)合作生产PG系列照相机,内、外销逐年增加,成为畅销的国产名牌照相机之一。北京照相机总厂与香港宝源(中国)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北京北照·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引进了照相机生产的高新技术和严谨的管理机制,向国内市场推出HMAE200/D平视取景照相机,仅1993年便盈利100多万元。常州照相机总厂与香港丰达仪器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主要生产MD35MD135DX1AF74个系列9种照相机,产品大部分外销。

1994年照相机械工业走出低谷,生产、销售开始回升。此时,国外一批知名的照相机企业,特别是日本的照相机公司如佳能、奥林巴斯、尼康等公司,看中了中国潜在的大市场,也纷纷来中国建立合资和独资企业,进一步改变了我国照相机行业的企业构成和经济运行,当年,全行业95个企业中,合资企业占40个,80%的大、中型企业都有与外商合作产品生产。我国照相机的产量1993年突破千万台大关,达到1930万架,1994年为2830万架,1995年达到4373.5万架,其中“合资”企业产量约4000万架。

1995年照相机行业,按全年销售总额排序前10名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不包括在内)是:上海宝丽来影像股份公司、上海照相机总厂、北京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公司、青岛青腾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常丰照相机有限公司、上海照相机三厂、武汉照相机器材研究所、青岛照相机总厂。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很大进步。1991年推出的新品照相机有:江光的PC1535mm全自动相机,常州红梅AF8型和PZ11型,福州的FY901DFY901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彩扩设备有:苏州虎丘HQ500A2彩色相纸冲洗机、厦门星辉III型快速彩照冲印系统、江门奥丽LEO180型负片冲洗机和彩照冲洗机、山西科麦达KMD9051C型连体彩扩机和KMD226型彩色负片冲洗机。1992年江光开发6种新机型,凤凰DC303MC型单反相机,达到国外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青岛推出678型、ZA110型、ZB110型等产品;广州推出新一代ME100型全自动照相机;武汉照相机快门厂推出80年代中期水平的“江花90型”(1/2000)钢片快门;杭照所推出T901型内藏闪光灯相机。上海八一推出全电脑812K型彩照扩印机和810型彩照冲扩设备。1993年上照总厂推出DF300X,是对DF300型相机外观造型进行了创新设计,适应国际潮流,属国内首创;江光推出DC838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是DC303型的改进型、此外还推出了LS930全自动相机(采用CPU自动控制)1993年是国产彩扩机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在产的90种彩扩机中,约60%为新产品,其中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815全电脑多功能连体彩扩机,全国普及型彩扩机的产量已超过2000台。1994年江光推出DC818单反相机,佛山普立华的超薄型956相机入市。1995年广东江门长润企业集团投资9300万元,开发出立体照相机和洗印系统,并建成照相机厂、立体彩扩印机厂、立体光栅厂和立体镜头厂,产品80%外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立体摄影器材研制和生产基地。

1997年上海海鸥推出DF300A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单反相机和F35135 mm变焦镜头;江光凤凰推出DC828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常州银燕推出CY400节能影室电子闪光灯;上海托特克推出TTC300影室闪光灯,温州光宝推出ZY3000专业影楼闪光灯。为纪念香港回归,江光推出“金凤凰”205特型镀金纪念相机。

1998年江光凤凰推出DC500DC700DC900单反相机;北照·宝源推出HM150(D)HME150(D)系列中、低档傻瓜相机;上海八一推出FP40型冲卷机、F570立式彩色放大机、812E型连体彩扩机、819型数码影像工作站;凤凰DC828B单反相机被批准为1988年国家级新产品试用项目。

1999年江光凤凰推出DC828NDC828NEDC858NE系列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具有珍藏意义的凤凰DC1999纪念版套装单反相机;MD接口的凤凰DC505DC701型单反相机、PK卡口的DC303NE单反相机、MD卡口的DC901单反相机;开发成功由德国设计师卢吉·科拉尼教授设计的凤凰DC20(机械钢片快门)DC10(电子钢片快门),实现了西欧美学创意和传统凤凰的完美结合,使产品外貌有了划时代的改变;自行开发设计了EK100AE系列单反相机,这是中国第一台完全拥有自动曝光(AE)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反相机;推出被中国称为凤凰T981型、在日本被称为“安原—1式”的凤凰JG50型特制纪念照相机,采用卡口39 mm L螺纹接口;试制成功用205B改造的135彩色编码相机;推出凤凰T120全景照相机。上海海鸥推出120五镜头立体照相机;重庆光华推出f 2880 mm/F3.84.5f 70210 mm/ F45.6变焦镜头;深圳华实推出LIKA10平视式135相机;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991桌面式全电脑彩扩机、FP50型冲卷机;上海天马推出TD1218S型彩扩机;北京银燕推出A系列影室灯、自动调焦AF闪光灯(为佳能、尼康、美能达相机专用灯)

2000年上海海鸥推出DF2000A单反相机、DF300XDF300WDF300XDDF300S系列单反相机;DF400NDF500型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单反相机;全自动相机有:海鸥SC888DSC898DSC918DSC968D;全自动变焦相机有:海鸥SZ120DSZ52DSZ70;变焦距镜头有:2870 mm/ F3.54.52880 mm /F3.54.828105 mm / F3.54.535135 mm/ F3.54.580200 mm/F4.5770210 mm/ F4F5.6等。江光凤凰推出凤凰DC2000单反相机、DC999电子钢片快门单反相机,凤凰大眼睛PH70D相机、PH120D(38120变焦)PH628(2860变焦)、凤凰PH700D(3570 mm变焦)全自动相机;“2008冠军”全自动相机。北京银燕推出BY360AF自动调焦电子闪光灯。此外,甘肃光学工业公司、普立华照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华实业有限公司、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苏州依俐法照相机有限公司、奇能照相机有限公司等都推出很多新产品上市。

中国的彩扩设备,一直以价廉物美的特色占据着国内90%的市场,并出口俄罗斯及东南亚、东欧和中东地区。90年代中国的彩扩业日趋成熟,生产企业都开发出第二代连体型彩扩机,主要有:上海八一的井冈山牌813814815816型彩扩机;上海天马的天达牌23230123022305型彩扩机;上海索维尼的索维尼牌923925926型彩扩机;上海索菲亚的索菲亚牌SPI960型彩扩机;上海汇丰的天益牌TY23TY2301型彩扩机;山西五洲的LPG12C型彩扩机、山东特霓的特霓牌TN2001型彩扩机、广东南方的南方牌GCVI型彩扩机、广东安纳的麦士牌150350型彩扩机、广东江门外联的丽奥牌180型彩扩机、苏州虎丘的各种规格的专业负片冲洗机。90年代初,上海八一与日本科宝合作生产彩扩机、上海索菲亚与德国阿克发彩扩技术的合作,标志着中国的彩扩业已走进世界。1995年美国的柯达公司购并中国上海索维尼摄影器材有限公司,则标志着我国的彩扩业已向世界一流的水平迈进。

彩扩业是一个技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1992年,日本的柯尼卡向中国市场推出柯尼卡808单进单出8in×12in的桌面式彩扩机。两年后的1994年,上海努力士电脑冲印厂便推出KaiLi 818桌面式彩色扩印机,随后,上海多丽推出多丽DL2000 B型桌面式彩扩机,上海八一推出井冈山991型彩扩机。特别是上海天马推出的天达TD1812 S桌面彩扩机和索维尼的SPI990 KZ型桌面彩扩机,扩印尺寸达到18in,超过了进口设备,使国产的第三代桌面式彩扩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除满足国内要求外,还大量出口。到2000年底国产彩扩机产量约3000套。

1964年启用的“海鸥”商标,在1999年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00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983年启用的“凤凰”商标,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029月,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凤凰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和透视取景相机、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的金拍得丽透视取景相机、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的海鸥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荣获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0年国家统计局资料,照相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3(其中三资企业47),年平均人数47315人,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87.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7.7亿元,出口交货值120.3亿元,利润总额6.6亿元,利税总额8.2亿元。照相机产量5514.5万架,同比增长14.12%。照相机出口创汇1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4.9%;照相机出口9073万架(含一次性相机和简易相机),同比增长52.46%。主要照相机生产企业有:上海宝丽来影像有限公司、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佛山普立华照相机有限公司、广东尼康照相机有限公司、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常州红梅照相机有限公司、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北京北照宝源光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北照奥林巴斯光学有限公司、常州红达照相机有限公司、青岛青腾光学工业股份公司、宝源(新会)光学有限公司、兰州鑫泰光学有限公司、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科技有限公司、矽峰集团(珠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入WTO,中国照相机行业的骨干企业,都在寻求用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上海海鸥,把握科技创新的规律,精心构筑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立体相机三足鼎立新格局,至力开发中国人买得起的产品。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日本美能达、美国柯达等前后共建6个合资企业,成为参与新一轮国际照相机市场角逐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出的新产品有微电脑芯片控制的单反相机:DF300BDF300GDF400GDF5000等;全自动相机:SC188型、Z60i(变焦);新型系列海鸥双反照相机:4A107型、4A109型;数字式证件翻拍仪等。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1997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成为我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988年成立上海青浦凤凰光学有限责任公司,199911月成立南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与清华大学、深圳在线通数据网络有限公司组建“深圳凤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索普卡电脑小宝系列产品。20027月在广东中山市成立“凤凰光学(广东)有限公司”,20047月在上海嘉定建立新的“光学加工基地”,将形成上铙、中山、上海三地互动,优势互补的光学企业架构。在发展传统光学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面向新经济时代的信息光电子、消费光电子、网络与通讯三大产业。主要新产品有35mm单反相机:EK180DN66DC938AWDC828MDC701M等;便携式自动相机有:GOSOGS310GS311GS300GS312GS320GS600等。保定乐凯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推出阳光型一次性相机、闪光型一次相机、套装自动相机、礼品相机等。佛山普立华推出,大变焦轻便相机Z950 1DZ810 1D,娇小型全自动相机系列:X2(D)型、P20/P20S(D)型,大取景器全自动相机:BF89BF80DGP65(D)GP59S(D)GP58(D)等。北照总厂推出长城牌全自动变焦相机ZMAE1800/D(2870mm变焦)、全自动相机HMAE2305/D、自动相机HME168型、MINI型相机。

此外彩色扩印设备和电子闪光灯、影室闪光灯以及三脚架等照相机器材,以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而且还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照相机公司都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形成在中国设立了加工基地,纷纷在中国成立办事机构,实行本土化战略。

柯达早在1927年就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办事处。从1998年开始投资12亿美元巨资、在中国拥有三家感光材料生产厂和三家影像器材生产厂。到2003年底,我国已是柯达在全世界的第二大胶卷消费市场。国内拥有8000多家柯达冲印店,3000多家柯达照相馆遍布中国大小城市。

200215,柯达公司在沪宣布,将柯达Easyshare(中高档)数码相机生产基地移师上海,并推出首款DX3500数码相机。接着又生产了四款数码相机。200310月又与乐凯签订合作协议。

佳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公司之一,到2002年在华投资累计为6.9亿美元,拥有10家独资企业和4家合资企业。中国成为佳能在全球设立生产基地最多的国家。2003年佳能取得了在华的内销权(包括数码相机、扫描仪等),佳能亚太地区的总部也将迁到国内,2003年投资1亿多美元在苏州建成海外最大的数码生产基地。佳能表示,在三年内要实现三个目标:销售额比2002年提高三倍,全部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客户满意率第一。

奥林巴斯1987年首度进入中国,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公司不断地加快在中国的步伐:2001年率先取得了数码相机在华的内销权;20024月,将亚太地区总部迁至深圳;5月宣布将1/3的数码相机生产转移到中国,还将再投资4500万美元,打造高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世界性基地。2003年新春在北京向全球正式首次发布旗舰产品μ系列的第一代数码相机、“百分之百中国制造”的μ300和μ400数码相机。并宣布在华战略:“全面提升和加强顶级高品质世界知名数码相机的品牌形象、加大在高附加值领域产品的在华市场份额。”奥林巴斯在北京、番禺和深圳都设有相机生产基地。奥林巴斯是当前唯一 一家真正实现百分之百中国“造”、中国“销”的数码相机国外厂商。产品精密工序,包括镜头研磨都在中国完成。并把400万~500万像素的高端数码相机移师中国生产。

奥林巴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强化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顾客服务体系,于20024月在上海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1126又在北京成立“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提出了“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的服务方针。2003年在广州、成都建立同样的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大面向全国的综合服务网络。

此外 ,三星、美能达、宾得、东芝、尼康、宝丽来、理光、诺日士等照相机厂商都在中国设立了工厂,从简易的一次性相机到先进的数码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国内都有生产厂家。

东芝在中国的34个生产企业中所有产品,有2/3在中国市场销售。

日本三洋公司为完成在中国的布局,与深圳华强合资的数码相机生产基地落户东莞。在胶卷生产上一争高下的柯达和富士,在数码相机的生产上也是各不相让。柯达已将其全球数码相机生产基地正式移师上海;而富士在苏州的合资公司所生产的数码相机,也已在2002年初获得了在中国内销权,并宣布其产品将全线汉化。索尼也宣布将逐步把数码相机等数字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2001年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与苏州机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苏州富士数码图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这是国内专业生产数码相机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与总投资均为300万美元。主要生产CCD135万、200万、432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诺日士(上海)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日本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彩扩机生产基地。该公司位于上海嘉定工业区,总投资2亿元,一期生产能力年产3600台彩扩机。

美能达1994年在上海成立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公司,在2001年成立上海美能达精密仪器公司。

日本京瓷在天津与一轻集团(控股)公司合资组建销售公司——京瓷(天津)商贸有限公司。同时获得“进口销售”和“国内生产销售”两种许可,在制造业中尚属首次。在广州成立东莞石龙京瓷光学有限公司。

20024月尼康公司投资6000万美元在无锡新区建立数码光学仪器生产基地,生产数码相机及元件。

韩国三星:截止2002年底,三星集团对华累计投资达27亿美元。2002年营业额82亿美元,有员工4.2万人。有天津三星、苏州三星和宁波三星。三星的目标是:在中国的业务3年内超过美国和欧洲市场,中国将成为三星最大的海外市场。三星集团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第二运营中心及最大的海外投资地。三星也拟将韩国生产数码相机的基地全部转移到中国,中国将成为三星唯一相机生产基地。

2002年,IT业与传统影像业的联手合作异常火热。在美国惠普与柯达成立合作公司;在国内联想与柯达、三星结成合作同盟。爱普生与乐凯联手5月份推出“数码快乐印”,计划一年内发展500家。

200331,柯达公司携手其网络数码冲印服务伙伴长凯数码空间站,在上海举行“数码影像全球接触”发布会暨网上冲印网友联谊会,以扩大网上冲印业务。

日本索尼公司于2003年在江苏无锡市兴建小型液晶显示器组装厂,把日本国内的组装业务逐渐转移到中国,以降低生产成本。工厂投资5亿日元(3500万人民币)。将组装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使用的高强聚硅液晶显示器拿到中国生产,每月可组装60万只。

香港宝源公司已把生产总部从香港迁至广东省新会。

台湾普立华公司在佛山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立生产基地,2000年已形成年产上千万架照相机的生产能力。2003年生产照相机1249万架,同比增长1617%

国外厂商在国内设立工厂的同时,国外品牌也开始进行市场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的搭建。像索尼、三星等电子巨头的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都已经初具规模,同时还把他们在国外几十年高效运作的经验带到了国内,将直接服务中国用户。

上海将成为世界影像业的中心。柯达和富士在中国的总部都已设在上海。自200385日柯尼卡和美能达在日本宣布合并以来,已全面开展工作,合并后在中国的总部也选在上海,其目标是,形成一个“像柯达和富士一样的数码影像整体服务提供商”。

2003年底,国内已有规模照相机生产企业49家,组装厂和零配件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出口各类照相机约1.1亿架。中国已成为世界照相机的加工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照相机生产国和出口国。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制造行业,100个企业中,三资企业6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0个、港澳台商独资企业18个、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15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4个、与港澳台合作经营企业2);民营企业18(其中私营企业10个、股份制企业8);国有企业11(其中国有独资企业1)。三资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制造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23.83亿元,同比增长53.17%;产品销售收入322.19亿元,同比增长54.66%;出口交货值281.18亿元,同比增长55.05%;利润总额11.67亿元,同比增长51.1%。可见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

2003年全行业49个照相机生产企业共生产照相机6011万架(不含简易相机和一次性相机),同比增长16.75%,其中数码相机约占60%。生产集中度较高,年产100万架以上的企业16家,合计生产5223万架相机,占全部产量的86.9%,同比增长27.3%16个企业按产量排序为: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中山日荣塑料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彩晶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奥林巴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市番禺蔡二耀佳光学电子厂、苏州富士胶片映像元器件公司、惠州东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汉辉照相器材厂、均德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宝丽来影像有限公司。

2003年照相机及器材出口创汇41.57亿美元。出口照相机整机约1.1亿架,其中传统照相机出口量6133万架(包括一次性相机及简易相机)、创汇5.65亿美元;数码相机出口4863万架,创汇29.56亿美元。显然数码相机已成为照相机及器材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成立,主要负责照相机、光学镜头、照相器材、彩色扩印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的ISOIECTC/SC。下设三个分委员会:照相机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照相机、光学镜头标准)、照相器材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照相器材标准)、彩色扩印设备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彩色扩印设备标准)。标委会秘书处挂靠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截止2002年底,制定照相机等国家标准(GBGB/T)11项、机械行业标准(JB/T)72项。

“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84年成立,挂靠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3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多次认证复查,重新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和计量认证合格,颁发“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可证书”。2000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部、国家轻工业局联合发文(工商消字[2000]第43)授权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全国唯一照相机机械产品消费争议检验机构。该“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考核认可,全面开展照相机械产品的质量检查工作,并对送检产品检验结果予以社会公布。

《照相机》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2004年第一期,渡过了25个岁月,迎来了第200期的纪念日。她纪录了中国民族照相机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年代到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艰苦岁月。记录了“凤凰”和“海鸥”不平凡的经历;记录了闪光灯、影楼灯等照相器材生产企业由小到大成长的历程;记录了彩扩设备制造企业走过的由“分体”、“连体”到“桌面”,由传统、传统加数码片夹到数码的发展过程。她伴随着摄影爱好者渡过了“120相机热”、“135相机热”、“黑白热”和“彩照热”,而今又开始了“数码时尚”的新时代。她是一本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特色的杂志,是读者的良师益友。

国内照相机及器材最大的国际性展览会,“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自19987月在北京首次展出后,至20044月共举行了7次展览,展会规模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参展商最多、代表最高摄影技术发展水平的国际性照相器材博览会。第七届博览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际展览会中心集团公司联合主办,德国科隆国际展览会有限公司合办,由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具有重大影响的杭州“中国国际照相器材与数码影像博览会”,自1985年“首届全国照相机械产品博览会”诞生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的举办了10届。杭博会是国内照相机品牌和技术进步的大展览,始终是国内外彩扩机精品荟萃的大舞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照相器材应有尽有。“要买卖中国货,请到杭博会!”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第10届杭博会由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中国文化办公设备行业协会照相机械与器材分会和浙江世界贸易中心联合主办。

 

五、数码相机与数码彩扩(19982003)

 

数码相机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销量逐年增产,2000年国内销量11.6万台,200124.78万台,200256.6万台,2003年约160万台。然而国产数码相机的市场份额2003年仅为10%左右。

19988月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郑重推出中国第一架海鸥DC33型数码相机,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世界数码相机生产的行列。海鸥公司在19992001年建成年产60万台数码相机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我国第一条数码相机生产装配生产线。

1999年江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凤凰公司)与台湾新普公司合资在南昌成立南昌高科技数码公司,2000年推出SX410Z(可变焦、410万像素)SX330Z(可变焦、330万像素)SX210Z(210万像素)SX130F(130万像素)四款数码相机。

为推动我国数码相机的发展,国家计委以计司技函(2000)16号文《关于组织实施数码相机产业化专项通知》号召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数码相机产品的开发和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攻关。

20017月北京照相机总厂与奥林巴斯公司“第二次握手”,成立奥林巴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数码相机。

20011212上海海鸥数码影像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6家公司联合投资,重点推进数码相机及产业链的发展。

2002年初方正、紫光陆续推出130万像素和200像素的数码相机产品,成为最早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的IT行业厂商。20025月,联想又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数码相机产品,并在全国50家“联想数码影像中心”销售和售后服务。并在广州建成年产4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线。接着朝华科技、华旗资讯、京东方等IT类厂商,海鸥、凤凰、普立华、麦科特等传统相机厂商,还有先科、TCL等消费类电子厂商,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20032月西安西光集团也推出西光牌DCC300数码相机,使军工企业也加入了数码相机开发行列。到2003年底,全国已有30多个数码相机品种。先后推出33万像素、80万像素、100万像素、130万像素、150万像素、210万像素、321万像素、410万像素,直至500万像素的低、中档数码相机。

当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掌握在国外几家大厂商手里。国产数码相机都是用外国关键零部件和芯片,2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多为贴牌生产和销售。本土企业推出的主要产品如下:

上海海鸥:DC33SDC80DSC110SDC1500等;

凤凰光学:SX410ZSX330ZSX210MSX130F等;

联想:2002年推出SOSHOW730W530W305W303W301W500W5022003年春季推出V30V20V20C2003年秋季推出V50V45V40T30V30CC20

方正:DC Smart35DC33DC32数码相机;DC Power25DC23DC2数码相机;

清华紫光:Unis4500Unis DC5110Unis DCQ8DCQ5DCQ3、金Q8型、T8型。清华紫光正在推行“200万像素起步,300万主流,400万挺进高端,500万奠定国产品牌优势,以高性能价格比推动产品普及”的方针。

TCL数字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推出V6系列数码相机(210万像素、310万像素)和画外音系列——281818281818型数码相机。

中恒讯视公司推出V系列:DECV320DECV330DECV340DECV350DECV360S系列:DECS220DECS240DECP430型数码相机。

京东方推出4900Z数码相机。

上奇科技推出光讯S7数码相机。

华旗资讯推出“爱国者”A360A340数码相机,DCP710数码相机;“爱国者”数码相机伴侣王I代、II代。

北照·宝源光学有限公司推出T6型、M300型、T20型数码相机。

西光集团推出:DCM1201型、DCM1202型、DCM1203型、DCC3200型、DCC3400型数码相机和数码伴侣DP2001型;数码相框DOF1SO1型、DPFG801型。

保定乐凯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推出SX410Z3型、SX330Z3型数码相机。

佛山普立华公司推出:DC2000DC2070DC3460DC2300DC2350DC530DCS6DCS5 DCS4DCS3DC4311DC3321DC3000数码相机;MDV2型数码相机。

杭州超意数码摄影技术有限公司自19997月成功的发布了1000万像素的数码机背——超意EB67,震惊海内外,填补了我国生产专业数码机背的空白。2000年上半年开发出第二代数码机背—EB67II(1160万像素、面阵一次曝光成像),随后开发出超意EB67普通型后背(670万像素)2003年开发出超意EB67III型后背(1600万像素)。是全球第一台内置式数码后背。

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和我国未掌握数码相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国产数码相机发展中1200多家。,面临与国际知名大企业竞争,形势严峻,在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上都处于劣势。

数码彩扩设备发展简况

全国在册的彩扩店约3万多家,彩扩机约3.5万台以上。其中数码彩扩店才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彩扩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我国数码彩扩设备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现已成熟,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数码彩扩主要采用的是CRT(阴极射线)LCD(透射式液晶)LCD微位移法、LCOS(反射式液晶)LDD(微光阀)LASER(激光)等。

国内数码彩扩的发展存在着二种思路,一种是开发全新的数码彩扩机,开发目标为新的用户群体;另一种是开发数码彩扩电子片夹(数码部件总成),使传统的彩扩机升级为数码彩扩机,开发主要目标是老用户和部分新用户。

生产数码彩色扩印机整机的企业,以上海多丽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这两家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数码彩扩设备开发的企业。上海多丽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于2000年向市场推出一款采用CRT技术的DL2109数码彩色扩印机,2001年推出了采用LCDDL2201D数码彩色扩印机,2003年推出了采用LDD微位移的DL2300数码彩色扩印机,扩印照片的最高解析度达到了520dpi、最大尺寸达到了18in。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于2001年率先推出了采用LCD微位移的SPI990D数码彩色扩印机,最高解析度达到了512 dpi、最大尺寸达到了18in

生产数码彩色扩印机数码电子片夹为主导的企业,以原彩色扩印机的生产企业上海天马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上海汇丰电子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特霓电子影像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以及具有IT背景的生产企业上海丽宝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金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丽宝、金成生产的数码电子片夹,拥有专利等核心技术,产品可供市场上的诺日士、富士、柯尼卡、爱克发以及国产的各种传统彩色扩印机升级配套使用,性价比高,具有价格优势。

2003年,上海索菲亚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推出LDD技术的“SPI990E”全数码彩扩机。LDD(LED+LCD)微光阀曝光引擎的特点是:(1)红、绿、兰LED微光阀具有与激光相同的色纯度,色彩表现力俱佳;(2)大画幅投射式LCD,可获得中心与边缘一致的成像品质,对像素进行多次插值,照片更加细腻;(3)LCD板有机械微移动外,LDD微光阀曝光引擎可全电子曝光控制,结构简洁,运行稳定;(4)LEDLCD均是成熟而价廉的电子元器件,寿命长达5万小时以上。因此是性价比较高的数码彩扩设备。

上海汇丰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推出天益“TY2301D(LCD技术)、天益“TY1218D(LCD技术)和天益“TYLD16(LDD技术)三种数码彩扩机,可满足低、中、高不同层次用户需要。所采用的LCD数码电子片夹、图像处理系统等核心技术,均为自主开发和制造。

上海丽宝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丽宝超“e2108”数码彩扩机,采用LCOS数码曝光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数码彩扩软件,再配上扫描仪,便是一套小型全数码化彩扩系统。

上海天马摄影器材有限公司推出天达“LA2030”激光数码扩印机(明室操作),采用激光曝光引擎;天达“LED1218A(LDD技术)数码彩扩机,LCD专用镜头,选用德国罗敦司德产品。

北京恒友信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影龙”YL68I(LCD技术)数码、传统两用彩扩机、“龙影”LY2000G型数码彩扩机(LCOS技术);上海八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推出816D(LCOS技术)数码彩扩机。

2003年市场上主要的数码彩扩电子片夹有:丽宝LBDE01A数码曝光器(LCOS反射式液晶体);丽宝LBDE02A数码电子片夹(LCD透射式液晶体),用微移动插值法,提升分辩率;天达LC1300型数码电子片夹(LCD技术);杜高DIPS Pro131型数码电子片夹(透射式LCD液晶),曝光时4次微移动,提高分辩率;上海正申DM26S数码电子片夹(透射式LCD液晶),是引进美国LCD等元器件生产而成;金成传统彩扩LCOS数码转换器(LCOS技术);金成激光数码曝光系统,采用RGB三色单一波长激光器,共有三款产品:12in幅面、20in幅画和32in幅面激光数码曝光器;特霓TN2001S型数码电子片夹(LCOS技术)。深圳意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意大利GPE公司的成熟技术,提供三种产品:(1)标准版(8in×10in)数码片夹;(2)专业版(12in×18in)数码片夹;(3)独立光源(8in×10in)数码片夹,解像力可达400 dpi;该系列片夹可在20多种传统彩扩机上升级使用。还有易美图数码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泰来32明室激光放大系统(TERA)”,扩印宽幅达32in,采用激光打印技术,其核心的曝光部件及冲纸机均从美国进口,整套售价130万元,与意大利宝利3049型彩扩机相比便宜近80万元。

总之,国内品牌数码彩扩机技术日渐成熟,与国外技术差距逐步缩小。国外主要集中在激光数码彩扩,国内主要集中在采用液晶曝光的数码片夹上;在价格上,国外品牌多在100万元以上,最低80万元,而国内品牌仅卖30万元左右,有很强的竞争力。数码彩扩电子片夹的开发,走出了一条以最低的投资改造传统彩扩的新路,电子片夹的价位在612万元之间,这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彩扩机升级数码机解决最佳方案。

中国照相机械与器材制造行业是一个以“三资”企业为主导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行业技术进步快捷,数码产品已占主导地位。由于IT行业、消费类电子行业和通讯行业的加盟,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跨行业发展趋势明显;行业生产、产品出口都以三资企业为主,主要产品生产集中度高;出口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为主;国内市场已国际化,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本土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第三节   复印机械

 

复印机械是指用各种不同工作原理、不同复制过程来产生原稿件的复印品、而原稿件不受损伤的现代办公设备。包括复印设备、小型胶印设备和文字处理设备。主要产品有:重氮复印机(又称晒图机);银盐复印机;热敏复印机;喷墨复印机;静电复印机(包括办公用静电复印机、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缩微静电复印机、军用地图静电复印机、多功能数字静电复印机、全彩色静电复印机);油印机、自动速印机、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小型胶印机(单色、多色和彩色);复印器材(感光材料和显影材料等)。关键零部件有:有机光导体鼓(OPC)、硒鼓、硅鼓、卡盒组件(鼓粉总成)、文件自动送入器、送纸器;文件分页、装订、折页等配套设备。

 

一、世界复印机械发展简况

 

193810月美国物理学家查斯特·卡尔逊(Chester Carlson)发明静电复印技术印出世界上第一份复印件,至今已经历了70多年的历史,静电复印技术已发展成熟,广范应用到复印机上(模拟式、数字式)、激光打印机和普通纸传真机中。1959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造出世界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自动复印机,1960年正式投入市场,掀开了办公用复印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为了打破施乐公司对普通纸静电复印机技术的垄断,世界上许多厂商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新的复印方法和材料的探索,一方面研究可重复使用的光导体技术(普通纸静电复印),另一方面研究消耗性光导体技术(深层纸静电复印)1963年施乐公司制成用氧化锌感光复印纸的Xerox813型静电复印机;1984年制成1400(复印速度40/mim)3600型复印机;1965年日本理光公司在引进美国和澳大利亚专利基础上,研制成功BS1型氧化锌湿法小型台式静电复印机;19671968年日本佳能公司研制成功用硫化镉作光导材料,具有绝缘膜表面的静电摄影的光导体,以及相应的逆充电成像法。日本小西六公司与荷兰奥西公司研制成功将氧化锌做成的光导体等。目前使用的硒、硫化镉、氧化锌、有机光导体(OPC)等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研制成功的。

日本的静电复印机在光导体和显影剂方面取得重大进步。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理光公司生产了液体显影体系的复印机。日本佳能公司开发了新型光导体(由绝缘上层和硫化镉下层组成),研制出“NP”型复印机,1970年上市;1980年又做出了第一台采用绝缘型磁性色调剂的单组份显影体系的NP200型台式复印机。这种显影体系省去了瀑布显影体系和印刷显影体系中所用的载体。80年代的复印技术,普遍采用微电子技术,向多功能化、高可靠性、高速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发明了将所有部件作成一体的小型卡盒式组件,实现了产品更新换代,如佳能公司PC10PC20复印机。复印机也由黑白向彩色发展,出现双色、多色、全彩色复印机。90年代,复印机进一步向可靠性、高复印质量、环保型、节能型、一体化、数字化、全彩化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光公司首先推出imagio 3208型数字复印机,佳能推出NP9030NP9330数字复印机,柯尼卡推出8010型数字复印机。数字复印机既是一台复印机,也可做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或成为网络的终端。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外各大复印公司对以前的机型进行了升级换代,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数字复印机,如理光公司的AF Gi200/400,佳能的GP215,夏普的AR5040,东芝的3850D等数字复印机。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图象编辑功能;一次扫描,多次复印功能;电子分页功能,一次复印、分页可达999份;可升级为A3幅面高速激光传真机;可升级A3幅面高速激光打印机;具有键控颜色变换功能;具有较大的存储量(400);可与其他设备相连接,实现办公复合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彩色化和图象逼真的形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1985年以来,日本佳能、东芝、理光、柯尼卡,美国施乐和利盟等相继研制成功数字彩色复印机,并推向了市场。特别是近年来,A4幅面的彩色激光多功能复印机也纷纷进入了市场,成为普及的商用彩色打印机。其中有的采用数字技术和激光扫描电子照相印字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有的采用数字技术和热转移印字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佳能公司1992年成功的推出CLC550650型数字式彩色激光复印机,是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彩色复印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应用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和网络技术,集复印、打印、传真、扫描为一身的多功能复合办公设备应运而成。20世纪90年代初,各个公司都看到了多功能复合机在市场上的巨大优势,都相继推出数字式多功能复印机。日本理光公司推出, MF530Ⅱ、Ⅲ型传真/复印组合的复合机,1993年推出智能传真系统多功能复合机;1995年日本美能达推出多功能高速数字复印机。2000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复印机公司都相继推出系列数字多功能复印机。此外,惠普、联想、方正、佳能等公司相继推出了以打印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复印机。

静电复印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使复印机产品经历了从手动到全自动,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式到数字式,从单色到多色、全彩色的发展过程。未来的发展将向全自动办公系统数字化、全自动通讯系统网络化、办公设备系统彩色化、办公自动化设备多功能复合化、信息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的复印机械工业初具规模(19641983)

 

()复印机械开发研究试生产阶段(19641973)

 

静电复印机的问世,引起全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界的关注和兴趣。中国出于改进本国科技情报传输手段的需要,于1964年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内组建“复印新方法研究室”,开始研究设计静电复印机。而当时的日本,几乎在这同时也开始了复印技术的研究。1965年初设计结束,由上海照相器材厂(后名上海复印机厂)试制,于19666月通过样机鉴定。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台自动式静电复印机——“浦江牌”自动复印机。它的诞生时间仅与世界第一台复印机相差六年。

1965年我国第一次由中国科技文献复制公司进口两台硒静电复印机Xerox 5BC型和12A型。

19661月组建“国家科委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1966年天津实验厂(隶属原四机部)对进口的施乐大型静电复印机12A型进行测绘仿制,获得成功;天津复印机所与上海照相器材厂合作,对进口施乐5BC复印机进行测绘,并试制出Se4型大型复印机,随后又试制成功Se5型和立式Se16型复印机。三种型号复印机共生产了700多台,不仅整机是完全由国内制造,而且机内所有零件、所有消耗材料,完全是我国自己的产品。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随后的几年中,复印机行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到1973年才开始复苏。

 

()复印机械工业基础建设阶段(19731983)

 

1973年至1983年,由于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地非常热衷于研究开发与复印有关的技术和产品,参与的厂家、人数和开发的品种如雨后春笋。到1986年底全国已有复印机设备主机生产厂20多家,配套企业近百家。生产静电复印机、重氮复印机、小型胶印机和复印器材等4个小类、10多个品种的产品。1983年生产各类复印设备3425()。年底500台以上的生产企业有武汉复印机总厂、上海电影机械厂、上海复印机厂等3家企业。营口复印机总厂主要生产胶印机;天津复印机厂主要生产单色、彩色晒图机;天津复印设备厂、青岛照相机厂主要生产大型复印机。从1966年至1983年间共开发和生产了70余种型号的复印设备产品,初步形成了复印机及其器材配套生产的能力。标志着我国在复印机品种开发上已有相当规模和实力。

1973年起,我国开发研制的复印设备及配套耗材品种主要有:

大型工程图静电复印机:有上海复印机厂的Se4,天津实验厂的12A,泰兴仪器厂试制的DJ地图机,青岛照相机总厂的SeASeBSeCSeD,哈尔滨冶金机械厂的XCB-Ⅲ型平板式,衡阳治金复印机厂的Y771Y711AY771B,奉化仪器厂的FT907FT907EFZ309,华航光学仪器厂的HS775,天津复印设备厂(后天津佳能)BXF101,上海晒图厂的YTD841-Ⅰ,上海东海复印技术公司的YJ880-Ⅲ,杭州复印机厂的YF85A,上海延中复印机厂的79A80A,太仓复印机厂的XDPB82,淮南市新星复印机厂的XDPB83,浙江鄞县云龙复印机厂(型号不详)的产品。共计16个厂家的24个机型。

普通型(包括落地式和台式)静电复印机:有上海复印机厂的Se5Se6,上海电影机械厂的Se5FX129FZ240,天津复印设备厂SYF1SYF900,武汉复印机总厂的长江600600-Ⅱ、710,桂林电表厂的GXF1200GXF3,青岛照相机厂的YG1200,哈尔滨冶金机械厂的XCG720,汉光机械厂的HG720,重庆巴山仪器厂的鲲鹏牌BFIBF-Ⅱ,四川仪器四厂的FJX1200,沙市复印机厂的彩蝶-42,天津复印研究所设计试制的硒静电小型复印机UBxiV型,桂林电表厂与美国克拉克(clark)公司合作生产的CMC2000。共计12个厂家的21个机型。

缩微照相(阅读)放大复印机:有北京照相机厂的JZD-Ⅱ缩微摄影仪,青岛照相机厂的SeB,上海复印机厂的Se4,天津实验厂的12A,武汉复印机总厂的长江-600F、与日本合作生产的KD1KD3,天津复印研究所设计试制的氧化锌阅读复印机等。

重氮复印机:有天津复印机厂的CDOGX65CDOGX71CGIX76、飞星牌CGO4CS25CSI6CGO7CGI9,上海延中复印工业公司的DGGB120/R29JXT501T1200T12002,北京晒图机厂的SH120-ⅡCSH120TSH120-ⅡTXHX1SH120-ⅡTL,武汉晒图器材厂的751782793CD/LTS/A5CJ580共计4家,产品品种计23种之多。

除此之外,从事复印设备配套件如曝光灯、电动机、齿轮、齿轮带、传动链条、钢丝绳、刮板、分离带、臭氧过滤片、清洁卷子、分离爪、热辊等,以及相配的耗材如硒材料、硒鼓、硒板、氧化锌材料、氧化锌版、氧化锌纸、复印纸、卷筒纸、墨粉、载体、重氮复印纸、湿法显影液等,其生产厂近百家。

小型胶印机主要是由营口复印机总厂和四川建筑机械厂生产的,除胶印机外,还有静电制版机、固版机等配套器材的生产。

19825月,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从国家科委划归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更名为“机械工业部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复印所)1983年根据部统一布置,对全国复印机械工业自1949年至1982年机械部归口的(计划内的)县以上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清理,经调查,列入复印机械工业产品清单内的产品共有4个小类、14个系列、24个品种(其中:静电复印机11个品种、重氮复印机2个品种、办公用胶印机1个品种),共统计了15个企业的产品。

1983年以前,虽然已形成年产3000台的生产能力,并在全国建立了维修服务网点,国产复印机为缓和国内市场急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国产设备与进口的国外复印机相比,差距较大,产品结构陈旧,技术性能差,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输纸误送、卡纸,图像不清晰等毛病,稳定性差。尤其是生产工艺方面差距更大:在程序控制方面,国内采用印刷线路,国外当时多采用集成电路、数字显示;机件国内多用机械切削,国外多采用冲压成形;国外多用精密浇铸,外观光美,省材料省工时,国内仍用砂模浇铸;外表面处理国外采用珐琅纹漆,国内运用喷漆、烘化;板金件国外形成专业化自动化水平高的生产方式,国内仍用切、弯、焊、冲、钻工艺加工方式;装配与调试国外多是专用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国内多用通用仪器设备和人工进行;国外已采用粉末压制,当时国内极少使用;鼓基加工国外由专用机床,国内用通用机床或改造的设备;电气元件国外经筛选和检测,国内较少筛选,等等。国内用户普遍反映国产复印机质次、价高、不好用。

 

三、复印机械工业的发展时期(19841990)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办公机械的需求更迫切、更广泛。自1982年开始,国外的各种静电复印机通过多种渠道涌入国内,并完全占领了国内市场,使国内复印机厂商一下子陷入困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渐尴尬,无力应付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国产设备昨日的辉煌变成了泡影。

19844月国务院发出了44号文,“把对外商品贸易与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实行技贸结合,用我们一部分市场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从1983年起,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复印机械生产技术,并以技贸结合、散件组装(CKD)、大件组装(UKD)等方式进行复印机生产。19831984年间国内生产静电复印机的12家工厂中,有11家企业从国外9家企业引进23种机型,进行散件组装达8.7万余台。(见下表)

 

“六五”期间复印机行业进口散件组装表

 

序号

散件组装企业

外国企业名称

散件的型号

1

北京科学仪器厂

日本三洋公司

SFTII502

2

天津复印设备厂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600,UBix1600MR

 

 

日本佳能公司

NP400,NP270,Selex8203

3

汉光机械厂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800z

 

 

日本三洋公司

SFT8004

4

武汉复印机总厂

日本东芝公司

BD4515,BD5511,BD88115

5

桂林电表厂

美国克拉克公司

CMC2000

 

 

日本佳能公司

NP155

 

 

日本理光公司

FT40856

6

上海复印机厂

美国施乐公司

Xerox10357

7

上海电影机械厂

美国施乐公司

Xerox10258

8

福建光电设备厂

日本三田公司

DC121,DC211,DC2139

9

广州复印机厂

日本理光公司

FT3050,FT406010

10

湛江复印机厂

日本佳能公司

NP125,NP40011

11

深圳佳美科学仪器公司

香港朗巴斯公司

CPF

 

 

日本小西六公司

UBix1600

 

 

日本佳能公司

NP155

 

 

9家公司

23个品种

 

 

“六五”期间引进的项目有:装配生产线9条,感光鼓生产线2条,显影剂和墨粉生产线4条,关键件生产线2条,单项技术4项和联合国资助测试中心项目1个,合计共用外汇3100万美元,造就了最大规模引进技术形成的新型复印机械产业。到1985年,国产复印设备除两种大型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外,只有上海复印机厂的e16小型静电复印机还在维持生产,其余国产复印设备全部停产,靠引进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静电复印机产品由于引进技术过程中,多头对外,重复引进和盲目进口的问题比较严重,已进口的散件和引进的技术、机型水平相差不多;关键制造技术的引进不配套,各厂几乎都靠用外汇进口散件(UKDSKDCKD方式)组装生产,给国产化造成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有关部委从1985年起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文件。19858月由国家经委副主任朱嵱基主持召开了由国家经委、纪委、经贸部、中国船舶总公司,机械部出席的复印行业“七五”规划座谈会,会上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90号文件,加强宏观管理,对复印机进行定点生产。装配线一律停止进口,并联合统一对外谈判。19851215日在北京,机械部召开复印行业“七五”规划座谈会。在19865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机械工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落实复印机行业七五规划”通知:“七五”期间要形成7~9万台生产能力;在“六五”技术引进基础上填平补齐关键技术,要求技术攻关使国产化水平达到80% 以上,建立基本完整的专业配套协作体系,满足国内市场;感光体以硒鼓为主,幅面标准采用A系列,搞好产品定型,逐步实现关键件、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优选二、三种机型,择优定点,组织专业化协作;严格把好复印机械技术引进关,联合对外,分头签约;严格限制静电复印机和整套散件进口,统一归口机械部审批,凭经贸部许可证进口,未经许可不得进口整机及装配线;对复印机价格进行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并建立全国复印机产品质量监督监测机构。

经过“七五”的努力,制止了“多头对外”、“重复引进”、刹住了“一哄而上”、“盲目引进”之风,限制了整机及散件进口。到“七五”末,全行业16家主要生产企业中,引进静电复印机生产的企业压缩到7家。“七五”期间,引进技术的企业开展了深化吸收工作,使产品国产化程度逐年提高,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武汉仪器仪表自动化工业(集团)公司、国营汉光机械厂、营口复印机总厂等4家国产化程度达80%;桂林复印机厂达60%;广州复印机厂、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达40%以上。

“七五”期间,复印机行业从初期年产值1亿元发展到19905亿元,已形成产业,并初具规模。复印机装配能力11万台/单班车,感光鼓生产能力14万台/单班车,显影剂生产能力416t /年。行业内外,有逾百家企业为复印机产品协作配套。

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情况详见下表。

 

 

19841990复印机械行业引进技术项目概况

 

企业名称及引进时间

引进技术合同的主要内容

引进技术项目国产化情况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19841987

 

引进日本佳能公司复印机装配、感光鼓及墨粉生产技术和设备。

NP270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85%NK1型显影剂1990年国产化率86.7%Cds感光鼓1990年国产化率95.7%

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

1985

引进日本东芝公司复印机装配线、墨粉、显影剂、硒鼓生产线、喷漆生产线、塑压备及模具、冲压设备及模具、金切数控车床。                              

1990年:BD511复印机国产化率为91.4%,色调剂为80%,显影剂为95%,硒鼓为80%         

海施乐复印机公司

1987

合资生产、制造销售台式静电复印机、感光鼓、墨粉。

Xerox127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为42.3%

广州复印机厂

1984

日本理光公司无偿转让组装技术,引进DK2复印机生产线,由部件组装逐步过渡到零件组装。

 

 

FT4065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为50%

广州复印机厂

1985

在引进DK2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引进DK8生产技术和设备,加速国产化工作进度。

广州复印机厂

1985年—1987

引进日本理光公司硒鼓制造技术及关键设备39(),可生产H型和F型感光鼓。

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

1989

引进日本佳能公司复印机生产装配线及监测仪器。 1988年合资生产、销售显影剂。

NP1215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46.8%

桂林电表厂

桂林复印机厂

19851986

引进日本理光公司复印机装配线KDAKDB及其生产设备;引进日本东芝公司氟辊生产线

FT4083复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65.4%

汉光机械厂

1985

引进日本小西六公司复印机CKD装配线,硒鼓生产线,色粉载体生产线等生产技术和设备。

1990UBix1800z复印机国产化率80% (批产),色粉原材料和硒鼓原材料国产化率均达100%

营口复印机总厂

1985

引进日本1800 AWD胶印机生产技术和设备。

1800AWD胶印机1990年国产化率达100%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各主机厂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对引进产品进行国产化的同时,一些主机厂还积极地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试制工作。其中开发的主要整机新产品共16项,50%为静电复印机产品,还试制了多种复印机的配套感光体和消耗材料新产品,如: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材料厂试制了FT4000型系列色调剂,同时还试制了两种型号感光鼓;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成功地开发了硫化镉鼓和NP270显影剂的原材料;上海复印机厂试制生产了海鸥牌x01型显影剂等。此外,激光印字机、电子白板、数码速印机等产品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七五”期间累计完成计划科研及中间试验项目3项,新产品的试制项目52项。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开发的主要产品(整机)

 

序号

新产品型号

研制单位

鉴定年份

备注

1

FS20B1

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

上海电影机械厂

1989

大型工程图纸静电复印机

2

NY231

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

1987

小型静电复印机

3

NP270S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1989

等倍静电复印机

4

F3200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5

JZB1800

汉光机械厂

198812

静电制版机

6

F3240

汉光机械厂

198911

 

7

F3200Z

汉光机械厂

19905

 

8

J23

营口市复印机总厂

1989年完成开发

静电复印机

9

BF2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0

T1200 I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1

T1090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2

HX5

上海延中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3

CGO6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4

CGO8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5

CGO11A

天津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16

582B

武汉复印机厂

 

重氨复印机

 

    “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已完成技术改造及技术引进投资3.5亿元,技术引进达20项,即7条办公用静电复印机整机装配线,1条办公用胶印机生产线,5条感光鼓生产线,5条显影剂生产线,2条复印机专用零部件生产线。另外,还相继引进了细长轴加工、冲压、喷漆、部件装配等加工生产线。与“六五”期间相比,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全部产品均已调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

1983年以前,国内市场销售的复印机基本上以国产机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复印机整机进口逐年增加;国内的复印机生产企业一方面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也组装进口散件。19851987年间,国内市场销售的复印机大部分是进口整机和全套散件组装机(1985年复印机整机进口量高达98万台)。“七五”规划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较好地控制了大量整机进口的局面,19881990年间以消化引进技术生产的复印机为国内市场的主要销售产品,机型主要是施乐、佳能、理光、东芝、优美等品牌。由于国内生产的品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1990年以后,复印机的整机进口又出现回升的势头。

复印机的社会需求与国情、国力密切相关。分析复印机历年来的销售情况,19851987年是销售高峰期,销售量为4.5万~4万台;1988年开始,随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紧缩,提高汇率和关税,对复印机等产品实行专控等原因,复印机的销售量明显下降,1989年销售量为2.2万台;1990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复印机的销售量又呈缓慢的上升趋势,1990年销量达到2.8万台。

在国内生产的复印机销售量中,合资企业产品所占的份额达到40%左右。

下表是海关总署统计的复印机械产品的进口情况,包括整机、全套散件(UKDSKDCKD散件)、国产化率未达到40%者被视同整机。

 

复印机械产品历年进口情况

 

分类

年度

静电复印机及热敏复印机

附件及零件

金额(万美元)

数量()

金额(万美元)

1981

1266

3683

120

1982

991

3552

239

1983

4927

22087

521

1984

6813

27910

1376

1985

16556

98700

4065

1986

 

15707

 

1987

2080

8674

 

1988

2331

10689

 

1990

1612

8871

3077

1991

2658

17822

7695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历年统计资料

 

随着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深入,复印机行业一些有特色的产品也相继出口到国外,例如显影材料、感光鼓、复印机零部件等,复印机、办公用胶印机的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这些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东欧、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行业的出口创汇取得了一定成效,出口的产品包括静电复印机、感光材料、显影材料、小型胶印机等。1987年出口额796.9万美元,1988年为713万美元,1989年上升到1141.8万美元,1990年又下降到934.4万美元。

到“七五”末,复印机行业已建立国标、专标、厂标的标准化体系,覆盖面达80%以上,并建立了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可靠性考核工作也已开始进行。

至此,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国复印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经过“六五”和“七五”的建设,到80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国内拥有静电复印机装配线7条,具备装配能力11万台/单班·年,综合生产能力达45万台/年;感光鼓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2436万只/年;显影剂生产线四条,生产能力1060t/年;重氮复印机生产能力2500/年,办公用胶印机生产能力1500/年。

1990年,全行业15个企业,职工年平均人数5401人,产品销售收入5.47亿元,利润总额0.63亿元,劳动生产率65358/年·人。主要企业有: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天津复印设备公司、武汉友谊复印机公司、上海复印机厂、上海延中复印机厂、广州复印机厂、湛江复印机工业公司、天津中环复印绘图机械公司、营口复印机总厂、汉光机械厂、桂林复印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南京电影机械厂、华航光学仪器厂、四川建筑机械厂。

我国当时生产的静电复印机基本上是标准型(标准I型、标准II)台式静电复印机、大型工程图纸复印机和静电制版机三小类,而手持式、个人用、普及型、中级型、高级型、高速型、全彩色及数字式等多种类型尚无产品。产品类型单一、品种少、性能相近、还没有形成系列、无法满足市场不同用户的需要。

 

四、复印机械工业结构大调整时期(19912003)

 

199110月,机电工业全行业统筹领导小组和机械工业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复印机械行业“八五”规划工作会议。会议认为“七五”期间复印机械行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改造和开拓出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开发能力薄弱、协作配套水平低,还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等问题。

“八五”前期,复印机械行业抓住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全面回升的机遇,克服国内市场价格混乱、“水货”冲击、“控制采购”等不利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一系列促销政策,建立社会专业化销售渠道与合理的价格体系,在复印机市场中地位日益提高,产量不断增长。1992年上海施乐等8家企业销售静电复印机4.1万台,感光鼓4万台,单组份显影剂256.1t,色粉161.1t1993年销售静电复印机5.15万台,硒感光鼓约5.5万台,硫化镉感光鼓1.2万只,单组份显影剂232t,办公用胶印机1855台,氮硒图机2386台,共约有50个品种。在市场的销售量中,国产机所占比重已占74%,其中上海施乐占39.1%,天津佳能占12.7%,汉光优美占12%,湛江佳能占10.6%,桂林理光占10%,广州理光占9%,武汉友谊占6%;营口复印机厂生产的小型胶印机销售总量覆盖率达70%

此期间,国内生产企业仍以“七五”引进的国产化机型生产为主,同时,有的企业还扩大了引进机种,并对生产条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扩建。

19914月,合资企业上海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二期扩建竣工,从而实现机、鼓、粉三位一体的生产模式。桂林复印机厂引进的FT4085型复印机和汉光机械厂引进的UBIX1800Z复印机的国产化率分别达到65%80%。继续进行引进产品并进行国产化工作的有天津复印设备公司的NP2020,桂林威达的FT4418,广州复印机厂的FT4490,广东世联的NP1215型等。完成并验收的引进项目有:营口复印机厂的高科技胶印机,市场占有率已达77%;桂林威达集团公司模具中心技术改造已基本完成,“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完成后,可形成年产OPC复印机5000台、传真机5000台的生产能力。1994年汉光机械厂完成OPC技术改造、OPC鼓试验室改造、OPC显影剂试验改造,总投资125万元;营口复印机有限公司于年初先完成总投资额116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完成地方总投资210万元的3项技术改造。

在此时期主要引进项目有:营口市复印机总厂进口日本国东航()R胶印机软件、设备、部分散件;天津市复印机设备公司进口日本佳能公司WP-2020复印机检测仪器及夹具共69789台套;桂林金威复印材料有限公司进口瑞士BLFOTEC AG公司墨粉生产成套设备及辅助设备:墨粉174t /年、显影剂87t/年。

主要的科研成果与新产品有:小型台式静电复印机用有机光导体感光鼓,单组份显影剂中试成功,FT4085静电制版机,数码速印机,全自动静电制版机,无氨晒图机,A3幅面激光印字机,汉光F3320F3280复印机,JZB3280制版机,Xerox 5416新型复印机;以及优美220E复印机,D82小型自动双色胶印机,复印机清洁辊,施乐工程图纸复印机用显影剂,办公用碎纸机,单组份正电显影剂,施乐5421型复印机,以及专利产品祥龙LX01型电子显影材料。并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国产化静电复印色粉生产线,验收后投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行业发展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有:

(1)受进口原装机和二手机的冲击,国内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多数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2)由于国内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较低,产品实现国产化后,产品质量出现一些问题,多数企业没有达到一定经济规模,生产成本较高,国外大量原装机进口,产品技术水平高,质量稳定,价格低。相比之下,国产化机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74%下降到40%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下降,1998年全行业利润2668万元。

(3)由于技术的发展,国外公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我引进机型国产化过程中,外国公司已推出新机型。这样,原引进产品在技术上、价格上已无竞争力。二次引进不但资金上有问题,而且同样面临引进产品很快被淘汰的命运。

(4)世界复印机厂商到中国建立独资企业

中国潜在市场以及低廉劳动力和优秀人才吸引了复印机外商来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八五”以来,陆续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并不断扩大产能。如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芝(深圳)复印机有限公司、夏普办公设备(常熟)有限公司、美能达(东莞)工业城、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柯比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施乐科技有限公司等。

日本富士施乐公司,继200012月用5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施乐在中国的业务后,20013月又以1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施乐余下的一半股份,510更名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并开始了在中国“夺冠复印机市场,领先激光市场”的策略。20014月东芝复印机(深圳)有限公司搬进新厂房,生产能力翻一番,并开始数字复印机的生产,80%的零部件采购,实现了本地化。20016月,日本佳能决定投资5亿美元,在苏州建设佳能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生产基地,包括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光学、佳能可比雅(苏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3个企业。将在日本的中速和基本型号复印机生产转移苏州,佳能总产量的30%将由苏州生产。2001年,深圳(理光)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在中国复印机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全行业第一名的好成绩。武汉美能达公司为扩大数码产品能力,在开发区新建厂房,并于20028月投产。

在此情况下,原复印机行业的“定点”企业处境日益困难,不得不进行产品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原中美合资的上海施乐公司(上海富士施乐公司)中方为解决技术来源,同意由股比各占一半,改为美方占85%。调整之后,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公司有了迅速发展,自1991年开始与美国施乐联合设计,共同开发。于1993年推出5416型复印机;1994年后又推出54系列的54215518等复印机;到1997年推出56系列新产品——5615(19973)5618(19989)5621(1999)复印机;199910月推出Power V8系列——V228型、V258型、V338型和V338型复印机;20008月推出新一代V2K系列复印机——V2015V2018型、V2021型。从此,上海富士施乐,已完善从15/min38/min<, /SPAN>的各档模拟复印机系列,品种齐全。施乐V2018/V2021复印机,具有增强寿命及能防伪耗材的特点,可支持照片、报纸、文本三种复印模式,可实现书刊复印、留边移位、清除边框、清除中缝、用户密码设置等功能;是有超低臭氧、噪声和粉尘排放的环保设计和无文字化的操作面板等。2001年推出富士施乐第七代外型设计产品——Work centre 415/pro 420数码打印/复印机,全面提升了文件处理能力。

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是国家规划中复印机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原引进佳能技术,主要产品有:“湛江佳能”复印机年生产能力1.5万台,与日本佳能公司合资生产的“湛江佳能”显影粉,年生产能力210t;与日本理想公司合作生产的数码一体化速印机,年生产能力1万台。2000年与中国纺织机械(集团)公司实行资产重组,组建“湛江全国办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9月运营,主要产品有:湛江佳能NP1215NP6318复印机及湛江佳能NP1000系列墨粉。开发的产品有:世界最小的移动式传真机、300C彩色数码多功能彩色复印机、会议办公自动化系统、3D光学鼠标等。

武汉复印机总厂原引进东芝技术,199410月武汉威科集团供销总公司联手与日本美能达株式会社创建合资企业武汉美能达办公机器有限公司。199812月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212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年产模拟复印机、数码复印机6个品种5万~7万台的能力。200011月推出由传统复印机3200发展为数字复印机Di181Di250Di3502002年推出了DiALTA数字办公系统系列产品,应用了美能达的CS数码技术,具有影像质量清晰、效率高、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网络连接好。多功能环保型产品有Di152f/152型、Di1835/183型、Di251f/251型、Di351型、Di450型、Di550型和Di650型数字办公系统。

广州复印机厂的前身是广州电影机械厂,1984年引进日本理光公司复印机生产技术和设备,转产复印机,生产能力为年产1万台复印机。后又引进复印机硒鼓生产设备和技术,成立广州市复印机硒鼓厂,生产能力为年产8万只。自1998年搬进新厂。在引进产品淘汰后,主要从事复印机散件组装和代理销售。1999年生产体积轻巧细小的FT4015低速复印机。2000年生产FT5627FT5827型复印机和VT2210型一体化速印机。随后又生产理光VT2210扫描制版机,理光VT2250一体化数码式速印机,集环保、轻巧、快速、耐用于一身的FT3813型复印机、理光FT5627/5827型高效复印机等。2002年承接日本理光JP3000数字式一体化印刷机组装,7月通过了ULTUV安全规格审核及EMC抗电磁干扰实验,获得了在美国及欧共体国家销售的许可。随后生产了理光JP3800最新数码一体速印机。

天津市复印设备有限公司原引进佳能公司技术,19974月与佳能公司合资成立中日合资企业天津佳能有限公司。1997年推出中档机型NP3200NP3100复印机,19991月改型推出NP3000JNP3100JMNP3200M共四种机型,于19995月推出速度更高的NP3300NP3300MNP3300MP共三种机型,从而使NP3000系列复印机在国内复印机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0006月又推出功能更强大的NP3050型复印机。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又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PC920型个人复印机、FC220FC200型轻便式复印机、换代产品NP7163NP7164新型复印机、NP7214型复印机、NP6318型复印机、NP6330型复印机。还生产FAX33FAX88经济传真机、FAXB110型喷墨普通纸传真机、FAXL350L350J型激光普通纸传真机、FAXL900激光普通纸打印机、GP160GP160F型数码复合机(集复印、传真、打印多功能于一体)GP160GP160F型数码彩色复印机(集复印、打印于一身)GP405型数码复合机、IR6000型高速输出数码复合机。

河北汉光机械厂原引进小西六技术,还在生产,但产量不大。

此外,原引进理光公司技术的桂林复印机厂实际上已逐步退出了复印机整机的生产。

原生产热敏复印机的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原是国有企业,1978年成立营口市复印机总厂,1992年与香港合资,成为中港合资企业。从1998年起开始改制,由全体员工将公司的国有股及增值部分的1650万元,给予买断,组建股份制公司,成为中外合资民营企业。实施竞聘机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在“九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新产品有:1800B/C型胶印机、4700B/NPIC型胶印机、YK868/B/D型胶印机等产品。结合市场情况,认真的听取了用户的意见,开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型印刷机,使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埃及、南非、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吉美乐办公设备开发公司,是油印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发展成三大系列产品:办公自动化系列产品、小型电源设备和办公消耗材料产品。在“九五”期间,主要产品有:用微电脑控制的BY910LP970自动油印机等高档产品;LP93LP95LP200等大众化自动油印机,还有经济型的“希望之星2001产品。1999年又推出JM99JM992JM1650JM3650等新产品自动油印机。2000年又推出按国家新标准产品:先行者——A3A4自动油印机,开拓者—A3A4自动油印机,JM3826自动油印机。推出TP21S经济型制版印刷一体机,它是采用日本技术、合作开发的第一台双滚筒制版印刷一体机。还有JM92610型制版机、JM8260小伙伴热敏制版机、JM630自动折纸机、装订机、碎纸机等新产品。

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的国有控股企业,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经营、海内外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公司。1997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贝公司继“八五”期间开发成功复印机等48项新产品后,“九五”期间加快新品上市速度,完成了93项新产品开发,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形成了产品发展的四大板块:(1)文化办公设备:与日本富士合资的上海富士施乐生产的V系列和8系列复印机、碎纸机系列(15种产品)、传统型号码机系列(7种产品)、转动及其他计数器系列(12种产品)、装订机系列(3种产品)、钻孔机系列(3种产品)、滚刀式裁纸机系列(6种产品)、速印机系列(5种产品)(2)计算机类产品:计算机、多功能打印一体机、电脑标签印字机、塑封机、电脑印章机;(3)医疗设备及新材料类产品:X光胶片洗片机、初步形成平直型、半深槽型和深槽型系列、工业炭棒、石英玻璃坩埚、玻璃饰品、光学玻璃;(4)数码类产品:5400型反射式投影仪、自动幻灯机、网络会议编辑装置、电子线束、电缆,还有一次成像照相机。上海申贝公司筹建了上海施乐、上海宝丽来、兄弟申贝三家合资企业,总投资4660万元。三家合资企业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复印材料厂等若干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20019月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的金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整合了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广东世联实业(集团)公司、武汉复印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的优质资产,联合重组,形成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信息科技企业。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运作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复印机械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除小型台式印刷机、速印机、重氮复印机等低端产品和辅助材料外,复印机已基本没有自主品牌产品。国内企业基本上以生产配件、耗材为主,还有一些企业贴牌组装生产主机。

2003年复印与胶印设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7(其中外商独资企业33家、合资企业12家、合作企业4家。)三资企业占8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6282人,销售收入304.31亿元,同比增长40.89%;销售产值285.86亿元,利润9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250.18亿元,占销售产值的87.5%。进出口总额18.35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13.32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出口金额10.0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76.8%;出口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合计出口金额为12.2亿美元,占出口总金额92.8%。主要产品产量为复印机254万台,同比增长24.17%。其中年产复印机10万台以上的7个企业共生产复印机234万台,占全部复印机产量的92.15%7个企业是: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产量60.4万台)、京瓷美能达办公设备(东莞)有限公司(51.3万台)、夏普办公设备(常熟)有限公司(40.8万台)、可比雅工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35.8万台)、东莞石龙事务机工厂(17.3万台)、东芝复印机(深圳)有限公司(16.9万台)、东莞石龙拓普康光学仪器厂(11.9万台)

进入21世纪以来,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为,由传统模拟机向数码机转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机转化,复印机新产品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品开发重视了安全、环保型的设计

产品使用了无铅电线,电气组件外部采用达到阻燃标准的材料,使用不含铬的钢板;塑料材料都选用了无毒材料;墨盒设计更加密封合理,可防止墨粉外漏,并能做到循环使用;臭氧排放量控制在0.01mg/m2以下,低于德国“蓝天使”环保标准<0.02mg/m2的要求,对人体完全无害,一些企业采用了非晶硅(ASi)感光鼓,更有利于环保,多数产品通过了“国际能源质量”认证。

2处处考虑人性化设计

采用超大液晶中文触摸屏,全部操作均采用对话方式进行,操作更加简单、便捷。由于所有功能内容均有导向显示,因此可以进行无手册操作,万一纸盒、双面复印装置的部分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断故障装置,让其他功能装置继续工作,避免整个系统瘫痪;对复印的方式、版面的样式等都有完成示意图显示,以便及时校对;面板有二种倾斜角度,可供用户选择;产品都增加了安全保密设计。

3组合式结构、模块式设计

由于产品更新快、功能不断扩展,同时设计时都留有较大的扩展、升级空间,适合不同用户选择。

①内部扩展:在复印功能的基础上,有多种附件,供用户选择。有传真组件、打印组件、打印/扫描组件、自动双面器、打印控制器、硬盘驱动器组件、64MB内存,128MB内存、256MB内存等等,可扩展为网络打印机、网络扫描仪、远程传真机等构成不同的复合设备。

②送稿装置:单面自动送稿器、双面自动送稿器、大容量侧纸仓或供纸工作台等等。

③出纸装置:主机内置装订器、小册子装订器、作业分离器、七格邮箱、打孔器、翻转适配器、搭桥单元、多功能排纸处理器等等供用户随意选购。

4数码复印指标越来越高

(1)复印速度达到85/min(A4横向)75/min(A3),当双机联动时,可达到130/min

(2)复印分辨率已达到1800dpi,打印分辨率2400dpi,扫描分辨率 600dpi。灰度等级256级。

(3)首张复印时间已少于4s。机器预热时间最高小于3s

(4)缩放比率也扩展到25%~400%(原来一般50%200%)

(5)最大内存288MB(选购件),配置硬盘20GB,内存128MB

(6)连续复印张数1~999张,扩展后可到7650张。月生产能力:每月输出至少3万印张。

(7)低噪声设计,使产品噪声低于52db

(8)可同时进行复印、打印、扫描工作,做到互不干扰。具有多种打印语言和网络协议,适应各种办公环境。可同时在一张纸上,打印出4种水印(如分页号/页码/日期/时间等)

(9)丰富多彩的记忆复印功能:如双面复印、旋转复印、二合一、四合一,电子分页、交叉分页等等应有尽有。

5功能扩展越来越多。

(1)互联网扫描功能,可实现将文件扫描到FIP服务器中存储;扫描到电子邮件;互联网传真等;

(2)网络打印功能,可实现互联网打印;远程访问;远程浏览(PMV)等;

(3)数码传真,可实现普通传真无法做到的各种先进传真功能,如原稿双面依次发送;可通过稿台直接将装订的文件或尺寸不规则的材料用传真发出;对不同规格纸张混装的原稿一次性用传真发出等等什么样的传真都能发;

(4)部门打印管理功能:可对多达1000个部门进行打印分部门管理,并可随时列表输出各部门使用张数等等。另外通过与NetSpot Accountant连接还可以实现对机器的更高度管理。

总之,复印设备技术高度成熟,与计算机、网络的紧密结合,将实现更现代化的信息办公新思路。办公设备的新潮流,不仅仅是多功能、高性能,还有家电化、细分化、按需选购等。专业应用市场将向“高速度、集成化、个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  缩微技术与设备

 

缩微技术包括传统的模拟缩微技术和现代的数字文献影像技术。

模拟缩微技术是指通过光学成像技术把文字、图像等信息大比例缩小后,存储在缩微胶片上,然后逆向取出,还原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的技术。数字文献影像技术是指用电子影像技术把文字、图像等信息以高压缩比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在光盘、磁盘等介质上,然后逆向取出,还原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的技术。所以缩微技术也可简称为图文信息缩微存取技术。

由于用高密度信息存储介质替代了普通纸张,从而开创了信息资料管理现代化的新时代,一卷缩微胶卷可以储存18000A4文件;一张光盘容量可达6004000MB,可存35万张文字信息文件或10万张图形信息。

因此,缩微技术大量应用于图书、档案、科技信息、金融、气象、地震、医院、政府机关、国防军工等各个部门。

缩微机械是指将纸质原件加工成载体为胶片的系列设备,主要有:缩微摄影机、缩微胶片冲洗机、缩微胶片拷贝机、缩微装片机、缩微检索设备、缩微胶片阅读机、缩微放大还原机、存贮设备、检测设备、缩微复印机和其他缩微设备。

数字文献影像设备主要由扫描仪、扫描与拍摄一体机、数字化阅读打印机、数字化存档机或COM系统、光盘扫描刻录机、检索光盘柜以及以计算机和相应管理软件组成的影像处理主机等。

一、世界缩微设备发展简况

 

早在1839年,人称“微型摄影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本杰明·丹塞尔,制成第一台光学缩微摄影装置,拍出第一张缩微胶片开创缩微技术新纪元,并于1853年成功地出售通过显微镜浏览的缩微照片。六年之后,亦即1859年,法国眼镜师雷纳·达格龙利用丹塞尔的技术,获得了第一个缩微胶片专利,并开了第一家商业缩微胶片企业,生产、销售显微摄影专业用具。1870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中,巴黎受困,达格龙将消息缩合在底片上,通过信鸽传递(每张3mm×65mm的底片上可缩合3000条消息,而每羽信鸽最多可携带18张底片),从而开创了缩微技术用于军事情报的先河。

时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纽约市银行家乔治·麦克阿瑟为防范欺诈性支票,利用缩微术于1925年发明了支票摄影机,将所有银行记录制成永久性胶片副本。1928年柯达公司构买了麦克阿瑟发明,并以柯达记录部的名义销售产品。1935年该部使用精致的35mm微型胶片照相机,制作、发行纽约时报的缩微胶片。1938年美国各图书馆与公共机构将缩微技术用于档案保存。由于报纸在使用与保存上的诸多困难,哈佛大学开创了其外国报纸(缩微)工程,并延续至今,缩微原版储存在芝加哥研究中心。同年,尤金·鲍威创建了大学缩微公司。该公司先是从事外国珍稀书籍的缩微,后于1938年扩展为缩微博士论文的商业企业。

二战期间,缩微摄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谍报和一般的军事邮件。寄往海外的信件以缩微形式寄出,再由接收处制成复印件送达。由于战争对社会文明的种种记录带来了威胁,促使了当时匆匆将有关记录、文件、档案和收藏等进行缩微。而在战争将要结束与刚结束的几年里,占领国更是急风暴雨般地赶制缩微胶片。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缩微多用于现有信息系统和资料的保存。图书馆将缩微作为现有信息的来源,并用做储存的方法。日益增加的基金和不断改进的技术,推动了缩微在这方面的应用。

进入信息爆炸的70年代,迫使图书馆和公共机构及其用户采用缩微以取代大量而且昂贵的印刷品。同时,不断改善的胶片、阅读机、浏览机、阅读打印机,以及便携式膝上阅读机的问世,更使这种省钱的选择倍受欢迎。

80年代以来使用的缩微胶片,已远非3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所用的缩微胶片,PET胶片,即使储存在室温中,其寿命也有几百年,可谓绝佳的档案介质。不仅比多数纸张稳定可靠得多,而且由于并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退化之虞,故而也胜过电子介质。当然,缩微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输出缩微装置每分钟可以缩微18000行的报告,而复制的速度更是十倍于此。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与模拟缩微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设备COM系统。70年代又开发成功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即CAR80年代以来,开发出大量数字缩微设备,如英国IMTEC公司的IMTEC4000系列胶片扫描仪,工程图纸缩微拍摄扫描系统,德国AGFA公司的ECOPOS305COM机,美国KODAK公司的DIGITAL数字影像工作站,及新产品MODEL4800 (DAW)数字存档机和DIGITAL SCIENCE智能缩微影像扫描仪,数码胶片阅读机和扫描仪。从档案胶片获取资料的代价不高,从而更促进了缩微的运用。

日本缩微技术的应用及缩微设备的发展晚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70年代由于COMCAR系统的广泛应用,缩微品加工服务业大量发展;80年代缩微技术应用发展进入全盛时期;90年代,富士、佳能、美能达等公司推出了各种数字缩微设备。日本是世纪缩微技术强国之一。

 

二、我国缩微技术应用及市场简况

 

我国的缩微技术发展是从缩微设备应用开始。早在1936年,经美国国会图书馆提出,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各装备缩微摄影机一台,对美国的现代科技书刊和中国的善本书进行拍摄,并互相交换。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图书馆102箱善本书,辗转运往美国。抗日胜利后北京图书馆从美国买回自己的102箱图书的缩微品,共计1056盘,目前这些胶卷仍完好地贮存在图书馆的善本库里,这是国内最早缩微技术的应用。接着在1953年北京图书馆正式成立了照相复制组,开始馆藏文献缩微品的生产。1955年中央档案馆和中国气象局分别设立缩微复制筹备机构,开始进行档案资料和气象资料的缩微化制作工作。1957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在“档案保护学”中开设缩微摄影复制技术课。1959年中央档案馆为了存贮和保护珍贵的档案资料,从国外购买了少量设备,开展档案缩微品的拍摄。相继在一些图书资料拥有量较大的图书馆,珍贵档案较多与国际上有一定交往的档案馆,如第一历史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开展缩微工作。资料、文献档案一般采用16mm卷式胶片,配置的设备为16mm摄影机,全部为进口设备,这些单位的生产和使用,为缩微技术的发展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的新路。

国内各大主要行业缩微技术应用情况如下:

(1)图书馆系统。

 20世纪60年代北京图书馆拍摄善本书开始,到80年代初的抢救孔府档案,加快了缩微技术的应用。至今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成立了全国图书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中心在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15个大、中城市的图书馆配置了全套缩微设备,截止1987年已缩拍报纸786种、善本书7106种,约7万余册。并在全国40余家省、市图书馆及清华大学、南开、上海师范学院、北京外贸、山东医学院等30多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缩微工作。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又采用了现代的“数字缩微”系统。

(2)档案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中央档案馆开始,到八十年代,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综合档案馆均开展缩微工作。到1990年中央和省()直机关已拍摄16mm缩微胶片16m(5246),平片21万张;国家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已拍摄16mm胶片98m(32132),平片45万张。1985年档案系统召开第一次全国档案缩微工作会议并成立档案部门的缩微技术委员会,隶属中国档案学会。部队档案馆缩微技术的应用也有全面的发展。1996年国家档案局成立了“电子文件归档研究领导小组”,全面推广“数字缩微”工作。

(3)科技情报系统。

国家科委在中国科技情报所建立了缩微复制中心,在部分省()情报所设立了缩微复制点,配备了缩微设备。中国科技情报所(现中国科技信息所)承担了全国性的会议资料、专家论文及美国四大报告资料的缩拍,和将缩微品发行到各省()情报所和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到1990年已完成44万盘(1600m)缩微胶片和350万张缩微平片的科技文献的缩微拍摄工作。1984年全国情报学会增设情报缩微摄影技术委员会。

(4)专利系统。

以国家专利局为中心,开展了专利文献的缩拍工作,每年缩拍文献约200卷,拷贝发行到各省()专利局、情报所、图书馆约60多个单位。

(5)金融系统。

为了与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交换,中国银行总行及所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分行采用缩微技术,对银行票据、有价证券、计算机输出的各种报表等进行缩拍归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大银行的总行和各地分行都采用了缩微拍摄归档存储资料。90年代以来,如中国银行总行、青岛、珠海、上海等分行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缩微设备实现网络化管理。

(6)工业系统。

全国大型企业中,有200多家都有缩微设备,包括机电、石化、铁路、建筑、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在机电行业有60多个大、中型企业应用缩微技术,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建立了九个缩微复印中心,推动工程图纸缩微拍摄。

(7)其他系统:

在安全、公安系统,气象、地震、医院、政府机关等领域也都采用了传统的缩微技术,并积极融入新的数字缩微技术。

伴随着缩微技术的应用,在原全国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一分会的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缩微标准化委员会,隶属国家标准局。委员会下设六个分会:词汇、缩微设备、货量、工程图纸、文献五个分会及物理特性与条件工作组。1987年成立“全国缩微摄影技术委员会”。全国成立5家缩微技术服务中心——北京、上海、湖南、无锡、成都。其中1990年建成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缩微技术培训中心,该中心由德国政府援建,第一期工程配备模拟缩微设备4060(),第二期工程建成了数字缩微技术实验室(1994年建成)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等共32(),应用软件50多种。至今已为全国各地培训缩微技术人员1000余名。1985年成立全国缩微技术情报网(现更名为全国缩微技术信息网)1993年成立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协会缩微设备行业分会。1994年成立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以上行业协会团体为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982年创办行业刊物《缩微通讯》,1986年更名《缩微技术》杂志,1992年升为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为进行技术、学术交流,推广缩微技术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20037月再次更名为《数字与缩微影像》。

 

三、缩微机械初创时期(19561980)

 

我国缩微机械最早产生在抗日战争末期。1944年为解决当时国内的“书”荒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与美国国务院美中文化处合作,推出“影片图书”(即图书缩微品)。影片图书馆总馆设在金陵大学理工学院重庆部,图书馆配有专人进行35mm有孔卷片缩微品的拍摄,当时有影片图书200余种。为了使用影片图书,金陵大学理学院物理教师设计了影片图书阅读机(即缩微阅读器),并由金陵大学校办工厂生产了100台。这些缩微品被寄往成都、昆明等各分站,进行交流。这些缩微品被当时包括西南联大在内的学术界和教育界视若珍宝。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起,情报系统、档案系统、气象系统、铁路系统等不少单位,如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国防科委情报所、编译局、上海图书馆、中央档案局、辽宁省图书馆、国家气象局、铁道部档案馆等,相继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各种缩微设备,缩微复制工作在各行业中得到大力开展。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工业局聂春荣局长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缩微机械的研制工作,1956年北京照相机厂研制成功大莱牌JSA35mm文献翻拍机(缩微摄影机),拉开了国产缩微设备上市的序幕。进入60年代以后,1960年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出35mm缩微胶片冲洗机。1962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JY1型透射式缩微卷片阅读器。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复制公司,专门从事文献缩微复制业务。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全自动逐格式JSD1型缩微摄影机和KY1型反射式阅读器。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半自动缩微摄影机。1966年国家科委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成立,并设立缩微技术研究室,从事缩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工作。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生产出自动逐格式JSD-Ⅲ型文献拍照机(缩微摄影机)。进入70年代后,1970年为了战备的需要,外交部从十几个驻外使馆调回10多名懂照相技术的同志,同时从国外进口了多台缩微摄影机及冲洗和检测设备,开始对外交部档案进行大规模的缩微复印工作。1971年我国援助毛里塔尼亚的工程中(“文化之家”),由北京照相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和北京图书馆等单位提供技术和全套国产缩微设备,帮助毛里塔尼亚建立了缩微技术设施,这是我国首次以缩微摄影技术和设备援外。这一时期,江苏泰兴仪器厂生产了KSD-Ⅲ型缩微摄影机,上海照相机器材厂生产了35mm冲洗机,上海电影机械厂生产了银盐缩微胶片拷贝机,北京图书馆自制了35mm冲洗机,北京图书馆与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研制了35mm冲洗机,北京图书馆与第一历史档案馆联合研制了35mm自动冲洗机。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上海情报所和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分别研制了105mm×148mm缩微平片摄影机。1976年新华通讯社引进美国柯达公司可以拍摄、检索条形码的缩微设备,实现以条形码检索、提调资料。

上述设备,有的曾形成一定的批量,有的则未形成批量。而且企业生产缩微机械设备都是兼业生产,市场需求也不够稳定。缩微行业初步形成,但未形成规模。

 

四、缩微机械发展时期(19811995)

 

这一时期国际上缩微技术的应用进入鼎盛时间,1983年以后,出现了缩微与光盘结合的新型信息文档系统;出现了缩微影像自动检索系统、光盘自动检索系统、缩微光盘复合检索系统等大容量媒体自动检索系统,缩微文档技术进入了电子文档系统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图书馆界正掀起一个全国范围的利用缩微技术抢救视图文化遗产的运动,开展了全国图书馆珍贵文献缩微复制工程。在文化部直接领导下,由全国图书馆缩微中心实施,从1985年起历时10年,取得辉煌成绩。该工程规模和范围之大是世界前所未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产生的作用将无以伦比。这个运动也扩大了缩微技术在我国的认知度。

这一时期缩微技术应用,在全国各行各业中掀起高潮。金融系统虽然应用缩微技术晚于图书、档案和情报三大系统,但发展较快,技术领先。从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拍摄旅行支票起,1980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建成金融系统第一套完整的缩微系统,到1995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纷纷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包括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COM在内),每天处理的票据高达上亿计。1995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又成功地进行了缩微影像和光盘影像通过计算机网络异地传输的试验。在军队系统,解放军档案馆、空军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总后档案馆从80年代初起陆续引进国外缩微设备开展缩拍;1990年前后,军队院校图书馆相继建成3个地区军队院校图书馆缩微技术服务中心。全国最大的工业行业,机械工业1993年发文,要求机械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加速开展技术的底图缩微工作,并在全国按地区设立若干缩微中心。

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促进了我国缩微机械的大发展。1982年春,受国家机械工业部的委托,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对国内七省()120个制造单位和用户单位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缩微新产品的“六五”规划,随后又制定了“七五”规划和15年长远规划,使我国缩微设备的生产开始走上系列化、规范化的道路。

按规划,机械工业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湖南等地,确立了北京照相机总厂、上海电影机械厂、南京电影机械厂、泰兴仪器厂、山东电影机械厂、安徽电影机械厂、湖南电影机械厂、唐山电影机械厂、甘肃光学仪器厂等九个厂为缩微设备定点生产厂,并确定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为缩微技术行业归口所。

19848月,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缩微摄影技术标准化技术分委员会宣布独立,改称“全国缩微摄影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缩标委),下设六个分委员会和一个法律工作组。其中第六分委会为缩微设备分委员会,挂靠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80年代制定有关缩微设备标准10项。1999年全国缩标委更名为“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文影标”,其覆盖范围已扩大到电子影像领域。

1986年是缩微设备新产品开发大丰收的一年。198610520日,由机械部仪表局主持的国产缩微系列产品基本成套联机鉴定会、展览会和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联机鉴定的产品有国内20个厂家生产的16mm卷片、35mm卷片和A6平片三个系列共1558个品种的缩微设备及耗材。多数样机在技术性能和技术指标上接近20世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引进国外同类样机的水平。其中五种缩微摄影机、两种冲洗机、三种拷贝机、六种阅读器、一种阅读复印机和八种其他缩微设备,可以替代或基本替代进口同类产品,而价格却远远低于进口同类产品。这一时期的主要产品有:

1983年:DJC-Ⅱ型35mm黑白胶片冲洗机(北照所)

1984年:缩微阅读器蜡质屏幕、工程塑料透射屏幕、反射式屏幕(北影所)BXY-Ⅰ型便携式缩微品阅读器(北照厂)S105DⅡ型落地式缩微平片摄影机(泰兴厂),激光全息超缩微存储系统成套设备——全息超缩仪、拷贝仪、阅读器、复印机等(天电所)

1985年:STS1616mm光点编码摄影机(北影所)S16T型平台式缩微摄影机(甘光厂)KB105型平片重氮拷贝机(泰兴厂)

1986年:SP1型缩微平片摄影机(北信所)XJR200型银盐缩微胶片冲洗机(上机厂)KJY16/35 300型银盐缩微卷片拷贝机(上机厂)YT16/35D400多用缩微品阅读器(上机厂)YTP型透射式阅读器(南影厂)YFP型反射式阅读器(湖南厂)FTD100型阅读复印机(武汉复印厂)SWC35(16)型超声波缩微接片机(唐山厂)CMT型透射式密度计(险峰厂) ZT16型阅读装配机(湖南厂)CG6J型缩微片柜(安徽厂),长城DG型缩微储片柜(北照厂)JPG型缩微平片检索柜(北信所)SJP1型片式缩微品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北影所)

1987年:EQR200型装框机(北照厂)QZCE缩微照度计(险峰厂)

19881月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的FTD100A3普通纸阅读复印机等17种缩微新产品在北京通过鉴定。

19882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计算机—缩微联机设备检索系统通过了电子工业部部级鉴定。该系统适用于银行与商业帐票管理和技术图纸、文档管理等领域。开发了CGF型永久性缩微胶片储存柜(安徽厂)

1989年:DSKJ型大容量缩微开窗卡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北影厂)

1990年:YTD840A1A1幅面阅读器(北影所)

1992年:缩微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成果:①为北京市科委机构处建立一套办公文件缩微品脱机检索系统;②为大亚湾核电站建立工程图纸缩微系统(北影所)

1993年:OEL-Ⅲ型海波残存量测量仪(北影所)

1994年:DT35/CAO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北影所、上机厂)SL3535mm卷片缩微摄影机(北影所)。湖南通达数据有限公司为汽车行业研制成功TDT180型大平片(又称珍宝片)缩微系统。

1995年:XJR35/16型缩微胶片冲洗机(北影所)YTD600A2A2幅面多功能阅读器(北影所)DT35/CA1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北影所)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还进行了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的研究与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谓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是指利用激光全息技术将传统缩微摄影机拍摄在缩微胶片上的影像进行二次“缩微”,并将其全息影像记录在全息片(玻璃片)上。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全息资料缩微科研组于198210月研制成功了激光全息资料缩微存储机,该机达到了每平方米可记录四开以下不同版面的图像和文字的能力。天津计算机研究所于19846月研制成功了激光全息超缩微存储系统,该系统包括超缩仪、拷贝仪、全息阅读器和复印机等。用该系统制作的全息超缩微平片(105mm×148mm)可记录存储3010个全息点,每个全息点可记录四项四页16开的杂志资料或一版人民日报(平均有汉字1万个)。记录速度达每分钟49个全息点,已达到可供实际使用的程度。与传统的缩微技术相比,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与机械的技术含量虽然更高,存储密度更大,但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使用不便,因而未能得到推广。随着计算机光盘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全息超缩微技术逐渐销声匿迹了。

我国缩微机械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产品的开发都靠上级拨款,产品大多不属于企业主流产品,产品设计主要是按进口样机进行仿制,技术水平起点不够高,在工艺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还有明显差距,因此缺乏市场的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到9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大部分原机械部指定缩微设备定点生产厂,先后放弃了缩微机械产品的生产。再加上国外计算机、光盘等数字缩微技术快速发展,大量引进国内,给中国的缩微机械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五、缩微机械融合期(1996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传统的以胶片为载体的缩微技术开始与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一些高技术含量大的国产缩微机械产品陆续投放市场。首先出现的是大容量缩微开窗卡计算机检索系统(俗称M系统),后又出现了DT/35CA0DT/35CA1型工程图纸缩微品放大复印机以及SL35型缩微摄影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复杂的大型缩微机械设备(以上均由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其中部分产品成功应用了系统集成的先进设计思想,关键部件直接应用世界名牌产品,如在摄影机上使用德国原装蔡司镜头,在放大复印机上应用美国施乐复印件主体等,从而保证了整机的关键性能指标和可靠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997年,由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工程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该系统是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工程信息多种介质混合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幅面的工程图纸、文书、照片、图片及电子文档等档案的存储管理,并允许有多种存储介质形态,如纸张、缩微胶片、磁性材料及光盘等。系统既能从这些介质上提取信息,又能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记录到不同的介质上。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录入、消蓝、压缩、编辑、存储、查阅、光栅矢量转换、报表生成与打印、网络通信以及档案管理等功能需求。该系统将模拟影像技术、数字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集光盘存储、数据库管理、图像编辑、矢量化于一体的全新的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事业单位。

机械部在文化办公设备制作行业“九五”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归口所和重点生产厂的优势,继续完善缩微设备成套开发和生产供应,并注重新应用领域专用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档次;重点进行缩微设备国产化的产品结构性调整,加强数字缩微技术和集模拟与数字为一体的混合性系统开发研制力度;为完成产品结构调整,需扩展具有计算机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司参与攻关和产品开发,以便更快地扩大整个产业规模,适应文献影像与信息管理现代化管理新需求。

为了追踪国外文献影像技术的发展,缩微技术行业加强了传统缩微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融合。一方面加强对用户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吸收,一方面加强北京缩微培训中心开展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培训工作,以及数字影像录入服务;为人民日报社提供了建国50周年的图片扫描和图像处理工作。

1999年下半年起,北京缩微培训中心进一步加强中试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原有模拟缩微设备的技术档次和质量的同时,加速开发文献数字影像设备,如缩微胶片扫描器和文献数字拍摄机等;加速开发相配套的实用软件;加速开拓文献数字影像制作服务市场,使培训中心办成文献影像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彩色排版图像处理中心、计算机软件培训中心和CAD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已研制出彩色扫描系列产品,是采用丹麦飞思公司的扫描式高精度数字相机机背开发而成。该系列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机型和选件组合,满足用户多方面要求。可扫描最大原件尺寸:1.2m×1.8m,最小可扫描一张邮票;除扫描纸张外,还可以扫描透明原件,如缩微胶片、照相底片、幻灯片、X光片、航拍片、遥感片等;可配备完美的托书台,适合各种幅面和厚度的书籍的扫描拍摄;可配备各种缩微品扫描载片台,用以扫描平片、封套片、开窗卡以及16mm/35mm卷片,可扫描三维立体实物等。

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加强了软件的开发,2000年底为北京同仁堂集团科技处,开发了一套数据库系统——将数十万页的古旧中药文献、国家药品标准书籍等原始资料制作成缩微胶片和数字化光盘。并于20015月升级成《同仁堂药物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使用户在局域网环境下和在IE浏览器中,非常方便地全面检索。它具有海量存储技术、工作流技术和WEB技术等信息管理技术,同时具备了缩微胶片保存时间长、标准化程度高、具有法律效力以及数字影像检索快、易于联网、便于远距离传输等优点。这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型事例。

在医疗病案领域,国内已有将缩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盘技术与病案学理论结合组成病案缩微影像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范例;在图书馆领域,除传统的缩微技术外,国家已开始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在档案领域、城建档案领域、金融票据证券领域、工程图纸领域等,在采用传统的缩微胶片的同时,也采用了光盘存储,计算机网络管理。缩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赋予了以胶片为载体的传统缩微技术在世界上,即使是发达国家,仍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缩微机械行业发展的融合期才刚刚开始,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

 

 

审稿:臧公玉

撰稿:曲金魁

 

2004520


相关资讯

中国电影机械工业60年发展回顾
中国复印机械制造业60年发展回顾
中国照相机械制造业60年发展回顾
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年发展回顾
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年发展回顾
中国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年发展回顾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