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行业现状

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是文字、图像、影像、音响等视听信息的记录、处理、复制、存储、传输、还原设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包括下列六小类:电影机械制造,幻灯及投影设备制造,照相机及器材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和其他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1.行业构成

2004年,全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00个,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0.64万人,人数同比增长12.47%

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25个、9599人,民营企业87个、51085人,三资企业188个、145675人,其中独资企业123个、115664人(港台独资企业54个、50669人,外资独资企业69个、64995人)。

全行业资产总计491.67亿元,负债总计285.7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11%;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108.42亿元,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33.88亿元,应收账款净额136.89亿元,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率为40.85%

2.主要经济指标

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94.27亿元,同比增长36.74%。其中,照相机及器材专业工业总产值现价448.41亿元,同比增长36.18%;复印和胶印设备专业工业总产值现价369.73亿元,同比增长34.46%

产品销售收入993.45亿元,同比增长35.45%。其中照相机及器材专业产品销售收入456.69亿元,同比增长37.51%;复印和胶印设备专业产品销售收入378.18亿元,同比增长30.02%

利润总额38.69亿元,同比增长28.48%,其中,照相机及器材专业14.78元,同比增长8.48%;复印和胶印设备专业利润16.61亿元,同比增长44.31%

(以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快报)

3.主要产品产量

2004年生产各类照相机6218万架,同比增长4.07%,其中数码相机2490.64万台,同比增长50.16%;复印机械282.77万台,同比增长11.25%;幻灯及投影设备4.37万台,同比下降17.42%

4. 进出口情况

200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9.6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7%。其中进口额29.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11%,出口额80.56亿美元,同比增长36.45%。其中:

照相机及器材:进出口额83.17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其中进口额22.08亿美元,同比增长48.09%;出口额61.09亿美元,同比增长46.71%

复印机械进出口额合计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进口额5.25亿美元,同比增长0.38%,出口额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5.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1)行业结构发生变化,三资企业成为行业主体

全行业300个企业中,三资企业188个,占总数62.7%,人数占总数的70.6%。三资企业资产合计占总数的87.43%,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占87.1%、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占90.56%、工业总产值(现价)占96.02%、工业增加值占93%、产业销售收入占96.01%、出口交货值占97.6%、利润总额占95.76%三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文办行业的原有格局,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和固有优势已不复存在,形成了以三资企业为主导的新格局。

2)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外向型行业已经形成。

 行业内出口型企业逐年增多,出口交货值占当年销售产值的比例高达70%以上。200277.3%2003年占78.73%2004年占80.98%

出口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为主,两种贸易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

3)生产、经营集中度较高。

生产地区高度集中: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天津、浙江和北京7省市的工业总产值(现价)、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合计分别占行业总数的97.23%97.42%96.25%。广东省最高,三项指标分别占全行业的56.09%56.45%44.77%

产品生产集中度也较高,照相机产量超过100万架的企业有13个,其合计产量5293万台,占总数85%;复印机产量超过10万台的企业有8家,其合计产量272万台,占总数的96%

经营出口单位也相对集中,照相机出口贸易金额超千万美元的单位42个,其中排序前10名的单位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56.03%;复印机与零部件出口贸易金额超千万美元的单位22个,合计出口金额占总额的81.99%

4)技术进步加快,数码化产品已占行业主导地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大批数字化影像产品应运而生,数码照相机、数码彩扩机、数码照片打印机、数码闪光灯、数码暗房设备、数码复印机、数字多功能复印设备、数字一体化速印机、数字投影设备、数字语音教学设备、数字电影立体声设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等数字化产品得到发展。传统胶片缩微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以光盘、胶片、磁性材料、纸张等多种存储介质的的信息计算机混合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产品已占行业主导地位。

5)行业界限淡化、跨行业发展明显。

随着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产品跨行业得到大力发展,国内IT行业和消费类电子行业以及军工行业的企业,都纷纷进军数字影像领域。

6)国内市场国际化、销售渠道多元化。

国内数码相机市场上主要产品集中在外国知名品牌:佳能、索尼、奥林巴斯、柯达四个品牌的产品占国内市场3/4的市场份额;国内复印机市场也全部是国外品牌。

销售渠道多元化,百货商场、品牌专卖店、产品专卖店、各种商城(家电、数码、办公设备等)、网上商城等。

6、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产品研究开发能力薄弱。与迅速增长的生产能力相比,行业研发力量不足,多数企业的新产品来源,主要依靠国外母公司(厂),行业难以做大做强。

    ⑵国有、民营企业发展缓慢。这些企业经过采取机制改革和产品结构调整等措施后,生产取得发展,特别是在器材制造、消耗材料、配套零部件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没有完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竞争力的主导新产品研发进展缓慢,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⑶核心、关键零配件依赖进口。国内关键零部件基础产业十分薄弱,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随着产品出口的增多而大幅增加,对国外的依赖也逐年增大,企业对关税税率的变化十分敏感,处境被动,行业亟待提高国内的自配率。

⑷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由于数字化产品处于高增长期,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产品更新加快。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企业采取降价策略,造成企业效益大幅下跌,行业面临重新整合的局面。

 

二、发展环境分析和需求预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鼓励外商投资政策的继续深入逐步落实WTO承诺,以及市场更为开放和成熟的投资发展环境,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国内外厂商对投资发展中国的文化办公设备行业仍充满信心,这将对提高产品本土自配率,形成较强大的制造基地,促进行业发展,起积极作用。

1、照相机械

2003年全球销售数码相机达4350万台,同比增长76.8%,实现销售额88.7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占36%的份额,美国占34%,日本占18%,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占12%2004年全球销量达到6947万台,同比增长59.7%,销售额172亿美元,同比增长93.9%。其中西欧销量约2420万台,美国销量约2280万台。预测,到2010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超过1亿台,争取其中的50%左右,即5000万~6000万台在中国加工制造。

国内2003年数码相机的销量达135.4万台,销售额29.3亿美元,2004年销量263.3万台,销售额57.74亿美元,同比增长94.4%86.8%。预计市场需求2005400500万架,20101000万架。传统胶片相机2003年的销量和销售额比上年分别下降8%15%2004年继续下降。但近期仍将占有照相机市场20-30%的市场份额。

2、复印机械

全球复印机总产量2003年为565.8万台,比上年增长16%。其中75%是黑白复印机。2003年全球数字复印机产量360万台,占复印机总数的63.6%,预计2010年有望突破680万台。国内生产300350万台。

国内复印机的市场需求量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平均增长率约为20%2003年销量28.75万台,2004年销量32万台以上,预计2005年国内销量达40万台。数字复印机发展迅速,将占据复印机市场70%以上的销量。

    

复印设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设备数字化和多功能复合化、印品彩色化、现代办公网络化。未来的发展是从OA(办公室自动化)到UC(超越时空的作业与协作)的现代化的信息智能化办公新思路。

3、电影机械

数字电影是自电影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技术变革,它给电影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自1997年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字影院放映机,到19996月第一部数字电影《星球前传Ⅰ:幽灵的威胁》的放映,标志着数字电影的诞生。截止20048月,全世界采用美国DLP CinemaTM技术的数字影院已有254个银幕,分布在26个国家,数字电影时代已经开始。预计2年内,全球将有5百多个数字银幕,而在4年内,数字影院将达到上千个。

20026月,随着国家广电总局首批10块数字银幕的建立,拉开了中国电影迈进全面数字化的序幕。到20048月全国安装DLP CinemaTM放映机61台,其中影院安装58台,后期制作3台。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到2004年底,中国数字影院的数量将达到164家,(其中100家为1.3K“一体机”)。目前数字电影的发行是通过DVD光盘和数据磁带传送节目。

数字影院的主要设备有:数字放映机,数字电影服务器,音频解码器,音频转换器等。数字电影制片设备主要有:数字电影专用摄像机、胶转数扫描仪、数字电影编辑设备、数字电影特技制作设备、数字电影录音设备、数转胶印片机等。

数字放映机,目前一种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研发的DLP技术(核心是DMD偏转棱镜)生产的1.3K2K分辨率的数字放映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科视公司、比利时巴可公司和英国数字放映公司三家得到TI公司的许可,生产DLP技术的数字放映机。2004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发出LCOS芯片技术(反射式液晶投影芯片)的4K分辨率数字放映机样机,预计2005年后产品供应市场。

国家广电总局“十一·五”期间,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确立数字电影在电影产业中的战备格局,数字影院发展到300-500家。完成“电影数字节目业务集成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数字制作基地;组建规模化的数字院线和形式多样的数字影厅;以数字节目为纽带,形成完备的数字电影新体系,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要求;努力提高数字电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缩微机械

缩微机械行业是为现代文献影像信息管理技术提供设备的制造业,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现今的缩微机械已发展成模拟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相融合的“文献影像设备制造行业”。目前全行业约有48家企业,有的从事设备(包括软件)和消耗品制造,有的从事设备代理和系统集成服务,有的从事缩微和数字扫描影像加工服务。有近半数的企业是数字影像技术引入后,由IT行业跨入本行业的新生力量。

目前全行业,从事设备、软件和耗材制造的职工人数约90人,年销售额约800万元,利税约150万元;从事设备代理和系统集成、缩微和数字扫描影像加工服务的在职人数900多人,销售额近3亿元,出口创汇70多万美元。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等使用部门,采用数字化转换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文档和数字化信息资料,组建了各类数据库,并开展了网络化建设,为数字图书馆及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随着新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献影像信息管理现代化及其服务的制造业,将会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求剧增,在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等,提出建立“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的需求;在医疗领域以病案管理数字化为基础提出“数字医院”;在政府机构、商务、金融等系统的文件、合同、票据和证券等信息现代化管理基础上提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等。这也给设备营销代理、系统集成和影像的缩微、扫描加工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增值空间。中国的文献影像信息市场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和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据专家确认,中国具有价值3850亿美元的未来产业市场。

 

三、发展方针

1、大力发展数字化产品,不断提高文化办公设备的水平。

2、继续鼓励外商来华合资、合作、投资建厂,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技术水平,引导、支持外商在华建立研发基地。

3、支持鼓励民族企业发展文化办公设备产品,进行主流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尽快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发挥在配套器材、辅料、另部件加工等相对优势产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链中,积极承担协作任务。

4、努力开拓、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的需要。

5、打破传统行业界线,促进传统文办行业与电子行业、通讯行业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形成稳固的产业链,推进集团化。

6、继续推进与外商合作生产、合作开发,解决国内急需、用量较大的新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四、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预计到2005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为1370亿元,工业增加值270 亿元,销售收入1420亿元,利润总额可达47亿元,出口创汇100亿美元。主要产品产量照相机为6630万架(其中数码相机3500万架),复印及胶印设备为340万台,电影、电教、银行机具和其他办公设备合计为44万台。

“十一五”规划期间,年平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增加值达440亿元;销售收入2750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出口创汇237亿美元。

主要产品照相机的产量将稳定在7300万台(其中数码相机5600万台),复印及胶印设备500万台,电影、电教、银行机具、其他办公设备为50万台。

2020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相比,将翻二番。

2、结构调整目标

⑴进一步完成模拟技术产品向数字化产品过度,使数字化产品占产品总量的80%以上。

⑵逐步形成具有较强产品研发能力,大部分零部件立足国内,产品水平基本与国际同步的较强大的文办行业,世界影像产品重要加工制造基地。

⑶坚持出口外向型的行业特点,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水平。扩大世界市场的占有份额。

⑷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细分和功能多样化上有实质性突破,主流产品有中国自主品牌。

⑸支持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产配置,推进企业兼并联合,支持生产集中度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集团的发展。

3.质量目标

全行业主要企业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或OHSM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以及相关的国际专业权威机构质量认证,获取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促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深化工业污染防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废旧复印机等产品,再循环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协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努力争取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使我国标准水平与产品发展、科技进步相适应,与国际标准接轨。

与国家质检局、工商、海关、消协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大行业产品质量检查和监督,定期公布检测结果。

 

五、发展重点

照相机械行业,在优化传统胶片照相机的同时,重点发展数码相机、数码彩扩设备、数码暗房设备、数码闪光灯等数字化技术产品。根据中国国情大力开发中、低端数码相机及相关产品,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彩扩设备应重点发展“电子片夹”和“高品质、低价位”的数码彩扩机,力争国内90%的彩扩市场。照相器材,品种多、应用广,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历史和基础,只要在创新、时尚等方面下功夫,紧跟世界潮流,将有很好发展前景。

复印设备行业,重点是发展数字式复印机、数字式多功能一体化复印机、数字式一体化速印机、数字化小型胶印机、复印机零部件及耗材。随着复印设备社会拥有量的逐年增多,维修配件和耗材,特别是显影剂的生产,将成为国内发展的重点。现代化办公已进入数字办公时代,有特色、有新意的小型办公机具,将受到青睐。

电影已进入数字电影新时代,电影设备的发展重点是数字放映设备和数字化制片设备、数字立体声设备、具有红光还音设备的放映机是目前的重点产品。

现代教育中的电化教育设备发展的重点是多媒体技术,如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数字展示台、多媒体数码语言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重点产品有数字展示台、液晶投影仪、多功能数码语言教学系统等数字化电教设备。

为文献影像信息管理技术现代化服务的制造业,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发展的关键是突破原行业界限,改善产业情况。实现生产由单一和简单的模拟产品生产,向高附加值的模拟与数字复合设备和数字影像设备的生产转化;实现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向部分进口、有进有出转化;实现制造业由单一设备生产,向制造与服务双重领域转化;同时利用形成的专业技术优势,向相关高技术产品生产领域拓展;加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加快光学薄膜技术产品的发展。

 

六、措施意见和政策建议

1、进一步向政府提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有关政策建议

我国的文化办公设备行业是以三资企业为主导的、以对外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外资的引入对国内技术的进步,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商来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政策,在华建立产品开发中心的优惠政策等。

2、组织起来,进行数字技术产品攻关

集中行业内优势技术力量,制定攻关计划,以主流产品为目标,高起点运用资本,争取与国外掌握最先进技术的企业合作,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研发出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产品,尽快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3、组建产业链,实现跨越发展

打破行业界限实现产、学、研密切结合,大、中、小企业合理定位,发挥各自优势。以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团作为产业链的龙头进行整机生产,大学、科研院所发挥其人力、技术优势配合企业进行软硬件开发、研制,中小型企业则承担部分零配件的大批量专业生产,解决工艺、质量问题。按照这种优势互补、自愿互利、双赢的原则组建的半紧密型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4.走“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创新“之路  

文办行业许多企业加工生产主要是以贴牌的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这是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潜在较大的风险。在激烈的同质产品市场竞争中,要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积累,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开拓市场。从贴牌生产到培养自己的品牌进入市场是文办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5.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价值,多元化发展

文办厂商可以通过服务赋予产品本身以更多的价值,如宣传企业产品理念、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培育市场,以至创造实际的利润。增值服务本身既包括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服务和创造未来市场需求的无形价值服务。企业应正确认识到服务自身具有的价值。

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企业为了生存,要不断变换经营理念,在加强新产品开发的同时,实行多种经营,本着“产品相似、技术相近、工艺相同”的原则,不断扩大技术服务领域。

6.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化体系和认证体系,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行业标准化工作

加强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专业标委会应按期换届,专业标委会实现委员构成多元化,形成企业、协会、检测机构、科研机构、消费者等多元参与的格局,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对标准制、修订程序的监督,保证标准制、修订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确定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将逐渐取代政府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导者、投资者和受益者。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代表企业合法权益、协调行业与企业关系、维护健康竞争秩序的作用,协调各方面利益。

积极参与标准化改革,增加标准化投入。优化标准化制、修订工作机制,调整标准制定程序,有利于标准利益各方参与,保证标准的协调统一。推行“有效采用,实质参与”策略,快速转化对我国有力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审查和国际会议,争取使国际标准反映我国的技术要求。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的不同投融资模式投资标准化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7.加强质量管理,健全市场质量规则,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大力开展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推荐6西格玛(6Sigma)等依靠质量取得效益的先进理念,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振兴民族工业。建立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自律性质量规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和完善行业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公证检验测试、市场商品检验等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犯专利和商标权的行为,强化监督力度。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质量管理,培育扶植一批质量优势企业,创立知名品牌。

8.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产品设计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几个方面。企业在技术信息化方面,主要加强软件系统的应用,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在信息化研发方面,要大力推广精益生产、网络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进一步推动协同商务、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和业务模式重组等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将会提高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节省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材料,从而降低成本;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总体上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适合行业技术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现有技术开发人员、工艺人员和技术工人对新技术职业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海外学者和华裔科学人员回国参与行业科研开发工作;鼓励在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工作的科技人员参加行业技术的开发或指导。

 

 

 

 

 

 

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

2005631


相关资讯

文化办公机械行业
文化办公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文化办公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2
文化办公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