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早在2月初,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就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因此也提示应更注意手卫生。
指纹考勤机作为许多公司必不可少的存在,由于每个人都需用手直接接触,因此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细菌收藏机”。
一项2013年发表在《中国消毒学杂志》上的研究对医院指纹考勤机污染状况调查发现,手污染是造成指纹考勤机污染的主要原因,调查检测医院15台指纹考勤机,荧屏表面全部有病原菌,细菌污染率为100%。
2
那该如何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机构都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办公场所预防指南”,对办公场所的防护方法给出建议。
手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东西,也最容易接触各类病菌,上述最易藏有各类病菌的地方,也都是手最容易先接触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
工作时,接触办公室中的许多物品,如打印机、门把手、饮水机等,触摸这些物品后再用手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都是非常大的。
因此几个时刻必须洗手:刚到单位时;吃东西之前;从电梯间、食堂等人多的地方回到办公室;摸过公共区域的物品后;上厕所前后;咳嗽、打喷嚏不小心用手遮挡后。
在密闭的办公室里,不论是否与同事交流都要戴好口罩。要注意鼻夹侧朝上,一般医用口罩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使口罩充分贴合面部。
用餐时,把口罩和鼻子嘴巴接触的那一面向里对折,放入清洁的自封袋里,以防二次污染。
每天接触的桌面、鼠标、办公桌椅、文件夹等各种的大小物件,都是细菌和病毒容易藏匿的地方。
可以用75%的医用酒精或者酒精棉片对手机、鼠标、键盘等常用小件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如果可以,建议每天都擦一遍。
在密闭的环境中,病毒浓度自然就会升高,开窗通风有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预防感染。但通风时要同时注意保暖。
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人流较多的办公场所,建议走步行梯。可设立专人或在醒目位置张贴提示语,提醒员工在等候期间保持距离,乘坐人数不宜过多。
应保证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地下车库的地面、墙壁应保持清洁,受到污染时进行消毒。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空气流通,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应增加卫生间的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
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购(取)餐前洗手,保持手卫生。等候时、就餐后要全程佩戴口罩。
就餐人数较多的,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如延长供餐时间等。建议购(取)餐后分散就座、不扎堆,就餐时不聊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
茶水间应减少公共用品用具的提供,并确保一人一用一消毒。缩短在茶水间的停留时间,分散、错时使用茶水间。
员工休息区(室)原则上不建议开放,必须开放的配套服务设施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干爽。分散、错时使用。